番外一: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开去(1)

番外一: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开去(1)_第1张图片

|张明 著|


《负熵与货币》一书虽早已出版,但在公众号上以每天一更的速率重新发布后,许多朋友分别表示赞赏、关注、转发,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也有许多朋友阅读后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归纳可为两点。一、应该谈一谈书中认识论的源流关系。二、应该说明为休谟所“棒喝”的因果性的来源。所以撰写此文。

由于此文为《负熵与货币》的补充,故从俗用“番外”来区分。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他在《理想国》书中关于“洞穴囚徒”的比喻,言简意赅,在哲学史的认识论上非常著名,其著名的程度达到凡谈到认识论的场合都会提及这个比喻。

“洞穴囚徒”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铁链锁在固定地点,犹如囚徒,甚至连脖子也被锁住,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朝前直视洞穴的后壁。

在囚徒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堆。在火堆和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在这堵矮墙后面,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雕像,高举过墙,让它们做出动作。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直视的洞穴后壁上,形成多种多样的、不断变动着的影像。囚徒们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不能回头看造成影像的原因,最终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着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仿佛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人、动物和植物一样。

番外一: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开去(1)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28407?_t_t_t=0.20469999538675843,版权归最初创作者)

但在柏拉图看来,囚徒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世界,这些影像只是表象而已。真实的世界是看不见的,它独立于我们的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等感觉之外。这些独立于人并且不能被感知的实在,柏拉图把它们称之为理念。这些理念组成了一个与囚徒眼前表象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叫做理念世界。

柏拉图的“洞穴囚徒”比喻对整个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哲学家认为整个西方哲学中认识论的发展史都是围绕“洞穴囚徒”比喻进行设问和解答进行的。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形成这样的说法。

首先看一下“盗火者”说法。有人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一些科学家、哲学家、哲人,或者再抬高一些,是一些天才、伟人、圣人、先知、哲学王等等,他们能够带来真理性的知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见解,为世人指明光明的道路,从而把一般的人们从迷惘或无知中带领出来。而柏拉图在“洞穴囚徒”比喻的后一部分就谈到了这样的人。他叙说:假如有一个囚徒挣脱了桎梏,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甚至走上台阶,走出洞穴,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世界的真象、事物的本身了,也就是身处理念世界中了。

这个比喻透彻地说明,真理性的知识确实是先由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发现的,然后再传播给其他普罗大众,而不是大规模地由人们同时发现。

但是当这个解除了桎梏的囚徒把自己所看到的真像告诉其他仍然坐着面壁囚徒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最为理想的一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像解除了桎梏的囚徒那样,能够看到同样的事物真像。但是事实上,因为人们仅仅能看到的是现象界的表象,而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理念,所以这位囚徒就不得不以通常的方式,也即用洞穴后壁上影像来“示意”、“引导”、“说明”他所看到的理念。当然,这里的“示意”、“引导”、“说明”还包括使用观察设备、仪器、传感器等等,即在现象界能够使用表象的一切手段。

最为糟糕的一种处理方式,人们由于愚味、偏见或者受到威权的胁迫,从而不愿相信解除了桎梏囚徒所述说的事物真像,甚至将这样的“盗火者”处以极刑。历史上的乔尔丹诺·布鲁诺就是最著名的一例,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却在1600年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而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

但是,如何保证由解除了桎梏囚徒所“转述”他看到事物就是真的真像,而不是假像、误导、谬误,甚至是胡说八道呢?换句话说,如何保证一般的普罗大众,即所有的囚徒也能够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这在现代社会里,已经用可实证性、可重复性、可传递性这些严苛的要求予以保证。大家应用这些方法,已确认了多如满天星斗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也排除了多如恒河之沙的谬误或者胡说。

我们来看下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并不存在着可与真实分割出来的理念本身。他主张万事万物一定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质料规定了事物存在的物质载体;而形式则规定了物质存在的样式,并因此成为事物生成的动力和目的。质料是没有形式规定的基质,可与任何形式结合构成某种事物。而形式就不一样了,如果形式不同,构成的事物就不同。在构成的事物中,所含有的质料越少,等级就越高。据此他提出,第一等级是不含任何质料的纯形式,是万物的终极因。第二等级是形式和质料结合的各种各样事物。而第三等级是不含任何形式的纯粹质料。最终他认为,按动力因和目的因的,纯形式以绝对的完美性引导其他物体进行运动,即引导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进行运动。

已经阅读了《负熵与货币》中前述章节的读者们,就可以把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论述转译为:所谓第三等级不含任何形式的纯粹质料,应该限定为人的感官所能直接接收的那些物质运动形式的对应物。这是因为万事万物运动,依据作用反应因果链网的不断传导,一直传导到感性世界并“会聚”到大脑时,总要转换成感官所能接收的那些物质运动形式,这就是不含任何形式的纯粹质料,但更合理地应该被理解为可为任何形式所调用的质料。按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话说: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做现象。而在现象中,那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

所谓第二等级,就应该是彼岸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物体和物体所具有的运动。但是这句话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事物由质料和形式相结合有细微的区别。前者所说的物体和物体的运动,它们存在于我们感官所不能察知的彼岸世界中。后者所说的质料,却是指彼岸世界各种物体的运动,通过因果链网上其他物体的传导而最终在感官中获得,这也就是我们书中所定义的信息——物体与它运动的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亚里士多德随后猜测,在构成的事物中,所含有的质料越少,等级就越高。这相当于它们与大脑“会聚”时的间接传导距离越远,这些事物自身所含的质料越来越少,换句话说,有关的信息越来越掺合在后继的其他信息中。

最后讨论一下第一等级。对所谓第一等级的纯形式,就没有对应的概念了。因为在我们所叙述的认识论中,不能传导到“会聚”点而给出一丁点儿信息的物体无法感知,因而被我们“认为”是不存在的。当然这是被我们“认为”,并不代表真正的没有。比如推测一下,在我们现在所知由大爆炸形成的宇宙之外,是不是还有另外的宇宙呢?因为它们一点儿“质料”都传导不过来,所以只能认为是不存在的。这种不存在,也可以认为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亚里士多德不含任何质料的第一等级纯形式是万物的终极因的结论,在中世纪被奥古斯丁、阿奎那等教会学者用于论证上帝的存在。在这里引用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的论证过程让大家看看:

1.“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在世界上,有些事物是在运动着,这在我们的感觉上是明白的,也是确实的。凡事物运动,总是要受其他事物的推动,因而任何运动都是由在它之前的另一个运动引起的,这样一直推论下去,“最后追到有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此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2.“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在现象世界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动力因的秩序。这里,我们决找不到一件自身就是动力因的事物。动力因,也不可能推溯到无限,因为一切动力因都遵循一定秩序。第一个动力因,是中间动力因的原因;而中间动力因,不管是多数还是单数,总是最后的原因的结果。如果去掉原因,也就会去掉结果。因此,在动力因中,如果没有第一个动力因(如果将动力因作无限制的推溯,就会成为这样情况),那就没有中间的原因,也不会有最后的结果。所以,必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此最初的动力因就是上帝。

3.“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存在,又是不存在,是可能性,又是必然性。而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照此推论下去,“我们不能不承认有某一东西:它自身就具有自己的必然性,而不是有赖于其他事物得到必然性,不但如此,它还使其他事物得到它们的必然性。”这个东西就是上帝。

4.“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是好的、真实的、高贵的,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东西接近的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我们称这种原因为上帝。

5.“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生物)都为一个目的而活动,其活动总是遵循某一途径,以求获得最好的结果。显然,他们谋求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计划的。如果它们不受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指挥,那么它们也不能移动到目的地。所以,必定有一个有智慧的存在者,一切自然的事物都靠它指向着它们的目的。”这个存在者,我们称为上帝。

注意,托马斯关于“归于上帝”的断语,并不是前述语句的逻辑推论,而是一个没有前提的断语。牛顿之所以把星空运动的原因最后归因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就是运用这种哲学思维的必然结果。

作为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一方面清楚,证明上帝存在是整个经院哲学理论的中心和基石,另一方面也明白,要想证明上帝的存在有着无法摆脱的难题。

但是,这样用哲学的思维(在经院哲学者看来,“哲学是神学的婢女”)来论证上帝存在带来的好处是,它的论证过程是理性的,思路是清楚的。想一想只要把最后断语中的上帝换成自然神也完全行得通。

和亚里士多德持基本相同的观点,把原因推导到极致而得出纯形式的概念和思想的大有人在,其代表人物还有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绝对观念)、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理在事先)等。

(待续)



番外一: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开去(1)_第3张图片


微信号:

zhangming1954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负熵与货币》(PDF)下载:

http://pan.baidu.com/s/1skTHHdN


你可能感兴趣的:(番外一: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开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