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7

在做完了李燕学姐和王超杰学长的采访后,终于打算空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来好好写写过去这些天的自己。

被录到北理,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将北理作为垫底志愿放在了第七。当时以为肯定会被前面的录走,结果却阴差阳错地来了北理。来的那天北京的天气很不好,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陌生的天空。那天晚上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了好久,不是想家也不是想妈妈,好像就是因为坐了一天火车觉得很累,或者是因为叔叔家的菜味道太淡,淡得有些涩涩的苦味。

大学生活差不多是在穿上军训服的时候开始的。八月的北京热的让人喘不过气,不是南方那种朝湿湿、泡在蒸汽里的热。北京的热,才真的像是在火炉里一般,热而燥。军训天里,最活跃的是蝉。站军姿踢正步练摆臂,耳边总是少不了一声一声的蝉鸣,有一种飞蛾扑火的气势,恨不得把这一生的鸣叫都叫完。

专业分流之后学习开始忙起来,每个学期20节专业课,加上课后作业和背诵单词课文,似乎一整个星期的时间都被德语占满了。有一种还在上高中的感觉,从早到晚都在学习,有几次因为社团活动和一些例会,甚至学到了十二点多,同寝室的同学都上床睡觉了,就我一个人还开着台灯背着单词,那一刻突然矫情地有一种“众人都醉我独醒”的感觉。学习步入正轨后,就经常会听到同学抱怨德语怎么怎么难学,甚至还有说不想学德语要转专业之类的。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虽然我也老是抱怨单词难背,但从来也没有想过转专业。可能骨子里就是追求安稳的人,选定了德语,便只想好好读下去。记得室友问我:“你喜欢德语么?这样每天每天背单词不无聊么?”我当时没有回答,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这之后我也想不出答案。兴趣也好责任也好,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习惯。可能真的是受过去十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只是习惯了学一课便消化一课。以前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学习状态,直到Herr Liu那天找我谈话,说觉得我是一个特别踏实的人,我才终于恍然大悟。我的这种学习状态,也许可以称之为踏实。

都说大学里面最难处理的是寝室关系,尤其是女生宿舍。之前也听过一些同学抱怨寝室关系怎么不好,在来之前其实有点担心,毕竟要在一起生活四年,矛盾不可避免。但是自己很幸运,室友人都很好,虽然四个人里有三个人专业都不一样,但还是一有空就约在一起吃饭,总是半夜不睡觉闹得隔壁宿舍的小姐姐第二天就找上了门。一号床的管事大妈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感动:“我们是一家人啊,关上门我们什么话都可以说,我们是一家人。”天南地北,我们在陌生的城市相遇,从此你的委屈有人倾听。

一个人离家久了,就会格外想家想父母想朋友。时间和距离总是让我们的回忆美得有点不真实。经常会在空间朋友圈看到同学转发一些文字,内容大体都是怀念高中吐槽大学。好像我们越长大越懂事反而还越想念以前单纯简单的日子,但仔细想想,这个时候的自己又何尝不是最好的自己。褪去了稚气,懂得去理解包容别人,又还不至于市侩到虚情假意,有梦想也懂妥协,有些许现实又还怀有诗和远方。还是可以伸手管爸爸妈妈要钱的时候,可以住在寝室和室友打打闹闹的时候,课虽多但也会偷偷翘的时候,还是可以因为年纪小被原谅的时候。

前几天鹃跟我讲给我买了蜂蜜,过两天就寄到北京了,说北京天气很干要注意多喝水,天冷了记得加衣。比我妈还啰嗦地交代了我一堆。付敏亲爸爸今天跟我聊微信,说要好好照顾自己,多跟她联系。还有那个胖子牛喊着绘绘绘说要跟我视频。猩猩还是一样,什么事都要火急火燎地跟我讲,我家邓邓还是温暖得让人可以安心依靠。还有矫情的川,以及一聊天就要互怼的澳仔和泥巴,还有帅惨了的竹马和听我说心事的树洞……这些人啊,就这样跨越了时间和距离,住在了我的心上。

今天深秋歌会正在进行着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那个喝醉了酒会在教室里涛胖天的张老师走了。很可惜没有记住他送给我们的两首诗。随着年岁的增长,突如其来的事越来越多,而我除了惋惜后悔难过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在院宣传部最喜欢做有关繁星的,也是通过繁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听他们讲双学位讲保研讲出国,总是有一种马上就要毕业了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加珍惜还能做梦的现在。Herr Liu上次问我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他说不用太具体,就说说四年期间有没有换专业的打算,四年后继续读书还是工作……我含含糊糊地回答了他,这些问题似乎离我有点远,但仔细想想,也不过就是两三年,这些将成为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考研?出国?工作?留京?而再过个三四年,我便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离开原本的那个家,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要开始自己组建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时间会越走越快,但是还好我并不惶恐。一步看一步地慢慢走着,问心无愧便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