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
!!!坑来了——听课听一遍。这么大的坑我说掉就掉进去了,而且有点像是幻觉掉进去而不自知,当被拉出去回过头看原来是这么大的坑。看过就当自己知道了,听过就当自己明白了,这应该是最浅最浅的学习,而且好像在这也分辨出来为什么同学一门课结果却不同,实践是一个大的区别,而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课程中的难点疑点的探索,更有甚是课程全部听完真的会了(提不出问题)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呀。
!!!坑又来了——周计划计划和要求混淆,觉得一周有时间就把能想到的全部都填进去。好像不光是周计划这样,有计划和日计划也会出现的情况,干劲十足一股脑把想做的能做的全部放到计划中,美美地觉得要开始一个不一样的天/周/月,结果却被无情的打击,最后不再打开计划的页面。
以上俩坑,都缺少了目地性,没有去思考真正要的是什么,只考虑了眼前,这节课老大给出的port模型(目的目标成果任务),分分钟再次碾压。原来平时做事情直接从任务入手了,关于port模型可以看再次出发——做自己的CEO—Gravity01
上周一要些课程感受和笔记,我想今天这么累再等等吧。周二快到点了,心想完蛋没时间了,但是我这么想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穷人和富人思维”,考虑的是有什么没有什么,而不是我想要什么再去做什么达成什么。原来思维也是要进行刻意训练的~
富人思维be-do-have,对于知道最想要什么的人来说,他们的思维模型就是想要什么结果想要什么人是首要的,其次再是去实践去试错去执行最后才是获得。而想要什么也是这节课程的中的重点“以终为始”,有了be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be然后奔着这个方向不偏离就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笔记
课程主题:以终为始的人生战略设定
课程目的:澄清以终为始的意义、帮助大家了解如何从价值的角度去理解身份使命、学习人生战略的设定
关键词:人生战略、以终为始、富人思维、身份、使命、战略、愿景。
1、为什么要做人生战略?
人生战略定义:从全局考虑:基于生命周期的人生目标规划。(在哪?要去哪?怎么去?做什么?不做什么?战略也是选择做什么和选择不做什么的一个标准。)
人生战略意义:指导所有目标,让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减少试错的成本。
1.1 互动:你是如何做周计划?
痛点:觉得有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全部放到周计划中;没有目标和方向随便设置。
知识点:想做的一股脑放在周计划中,导致完成率很低,而周计划的达标率需要>90%;周计划要减少安排,因为人特别容易高估自己的短时间能力;当视野不同的时候设定的目标制定的计划也就不一样。
具象说明:“被放大10000倍后的图片”说明(一座红色的山实际上是鸡冠,再拉升视野发现是小孩在看鸡,再拉升始房子里的小孩在看鸡,再拉升是杂志上的人在看这幅画,再拉升是游艇,再拉升始这幅画始在公车上,再拉升是看电视、邮递员、飞机上,最后变成了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可进行百度搜索。
1.2 高度不同,视野范围不同。
人越往上升看到的范围就越广,站在A点和D点的视野肯定是不同的,想想我们做摩天轮,从最地点一点一点往上升的时候看到的景象一定是在不断的变化。将人生价值线竖起来,想象自己是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是在负价值、零价值、使用价值还是市场价值?站在不同的价值阶段内我们所看到的内容不一样,站在1年和10年的内来看自己要成长为什么样子也是有区别的。
核心观念:
拥有更高视野范围,才能让试错成本更低。
任何理论上的自洽都是有边界的。边界之内叫知识,边界之外叫见识。
把事情做对远不如做对的事情重要。
选择大于努力。
例:老大个人理财,2014年把对财富的管理交给专业人士,删除分类,今年思考不可行。理财师问:当孩子20岁的时候你想给他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你的家庭你是支柱吗?公司里你是主要生产力吗?20年后你的父母状态还是现在吗?你觉得需要多少钱来支撑呢?你觉得现在的钱能支撑的住吗?老大的视野范围从一年两年到20年以致整个生命周期的行为方式思考。
1.3 蒂芬柯维的“观为得”模型
观是思维;为是行为;得是结果。观是这个模型开始。
“观为得”联想到“富人思维(be do have)”和port模型(目的、目标、成果、任务)。
富人思维(be do have):想要成为谁;按照ta的方式去做;然后拥有充足的资源。反过来穷人思维是have do be(周计划没有目标乱填任务的时候会掉入这个坑)。
port模型(目的、目标、成果、任务):P目的是什么等同于观,都是思维;T任务在目标落地的时候会转化成行动等同于“为”;R成果就是“得”。
小知识:联想、框架、元认知是三大高效学习方法。
※问题笔记:我的思维不够高怎么办?
※人生战略做起来很难,并且不知道是不是准确,但是它一定让你的生活比以前更精准。
教练技术中的人生目标体系:
人生有方向,三年有愿景。
年年有规划,月月有目标。
周周有计划,天天有行动。
时时有觉察,每周一教练。
人生的方向要根据战略来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资源来定。如果没有站在战略高度上的指导,很多底层的学习很难学会只能学得皮毛。
2、如何做到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来自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建议:利用三四个月进行3遍以上的阅读,检视提出问题、分析、给别人讲出来。)
案例:秋叶大叔的三问:你要打动他人的定位是什么?(背后是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目标达成)你围绕着这个定位要做那些事?那些你现在做的事情可以停下来了?(第二问和第三问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就是战略问题。)
2.1以终为始是任何创造的第一步。
第一步要现在脑袋中构建出来(想要什么?终点是哪?);第二步是付诸实践(关键习惯:要事第一)。
目标管理是你想要什么(be),去做什么(do),得到什么(have),实际上真正的目标管理基于富人思维的一种生活方式。
2.2 如何在日常做到以终为始
套port模型:直接问成果。
当你去做一件事情,多问自己一句“我想实现什么样的结果”?做年目标也是,问这个目标要不要,要的话问有什么风险和障碍,列出风险排除障碍,直接去做就好了。
顶层的一点调整会影响底层的巨大变化,但是底层的调整很难影响到顶层。
很多遇到坎的事,会问“我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儿啊”?这是在质疑价值观。
2.3 如何长期做到以终为始?
知道你的使命就可以长期的做到以终为始。使命就是你存在这个地球上是要做什么能够说清楚。问你的身份你的使用价值是什么就会得出使命。
身份——使用价值——使命。
身份:
事业发展中的人际关系。1-3年很难拥有管理者思维,需要大量的训练,3年管理者思维萌芽,5年管理者思维形成。做到负责人后一定要拥有企业的身份。企业的身份是站在企业的身份来看待问题,如果没有企业的身份在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会很慢。
人际关系中的身份根据财商分类是有四大层次12种身份的。分别是:导师、金主、机会给予者。拥护者、同侪、支持者。团队经理、团队成员。消耗者、怀疑者、乘客。
使用价值:是把身份使命和价值链接在一起的。价值不一定能帮助实现使命,使用价值才可以。
使命:使命是利他的!需要半年一更新或遇到巨大突发事件后更新。
如何拥有使命:找出关键身份——列出使用价值——把使命合成一个个人使命的宣言——半年更新一次。
没有使命定不下精准的使命怎么办?用时间来解决。一个更加精准的使命通常来源达到D点(专注状态),至少要跟世界联通一次才能得到精准的使命。
小知识:学习一个知识远不如一个打通来的重要。
3、人生战略的设定方法
半年一更新。
3.1 战略三要素
现状定位——定位工具越多越好,捷径找一个高级导师。
方向选择
资源布局
3.2 四步完成个人战略设定
探索常见领域的定位(通用:价值线定位、专业定位工具)
确定该领域发展方向(通常需要导师指导,这样更精准)
分析形成抓手方向(可以以一带多的方向)
形成资源投放原则(时间、精力、金钱)
具体实践:价值塔模型中的每个类型分别分析价值线定位。(身体、心智;兴趣、天赋、素质;家庭、品牌、人脉,事业、财务,贡献)——抓手思维找出关键方向(文章:如何分析自己的价值)——资源投放
3.3 如何制定高分的人生战略
自我探索
who(可以了解disc、tai)
》身份、使命、原则
》价值观、信念
》能力、兴趣、性格
form
》核心竞争力
》资源
如果你的财务管理中,没有财务成本的话,那么你的财务管理一定有问题。
目标管理是现状到目标可实现的最小化。
三、下一步行动
1、制定一年的人生战略。
2、制定2017年目标。
“你要开始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