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从前慢》

我常常在早上挤地铁公交时发现大伙都低着头盯着手上那个小屏幕。

手机发明的初衷是方便人们相互的联系。从最初的大哥大到功能机到智能机,科技日新月异,但是并看不出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事实上还相反。

以前通讯很麻烦,要装座机打电话,不在家就联系不到人。电话没普及之前是写信,几毛钱邮票全国通畅。盼一封信让你的生活充满期待,在手写的书信的字里行间,在那每个笔画中,都不经意的流露出了写信人的情绪,那是种语言之外的东西。

可能八零后,只要不是太晚出生的人,小时候都交过“笔友”。当时许多报纸的中缝都有通信地址,交友宣言,你对他们一无所知,只是从宣言里面看出一二,写的信多半都有回音,聊得来的一直通信。有时一天收到四五封,特别高兴,感觉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给你回音。

网络聊天工具出现后慢慢改变了人的交流方式,什么都开始加快,百米纪录一破再破,铁路提速,甚至,开个玩笑,跟老婆同房也想三两分钟了事。手机普及后能让你随时找到人,再也不用像以前,等个一周才有一封信了。

然而人也慢慢发生着改变。这像是物理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工具的快,提高了人的快。感情成为快餐,一次聊天就想确定某种关系,没人有闲工夫陪你瞎扯淡。与此同时,这种对“快捷”的需求催生了许多产品,其主打特色就是“方便快捷”。

智能手机是移动技术的一次突破。将PC某些功能转移到了移动端。各种层出不穷的APP应用包围了生活圈。衣食住行,总有一款应用你每天都会用到。你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跟人打听路线,打听哪家饭馆好吃,你也不用向别人请教一些问题了,只需要用搜索引擎查询...你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的某部分给外包出去,让你逐渐迷失其中。

这些应用确实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以至于你已经离不开。但在另外一方面,它们把人孤立起来,让你甚至不知道如何跟聚会中的陌生人打招呼。

有一个场景大家都不陌生:一群好友聚会,一上菜大家都掏出手机拍照上传微博,吃晚饭也不聊天,坐着摆弄手机。人们好像不知道如何跟他人进行当面的交流,而是逃避到手机中,跟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聊得起劲。手机也逐渐成为了看人的一个标准,比如用功能机的或者非高端机的人很可能被边缘化,被视为“混的不好”。

但是你又能说什么呢?说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倒退?

马克思提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最高进步的标志,它建立在生产力无限发达,到那时什么都按需分配,细想之下其实这很“原始”,难道按需分配不是一种“原始的需求”吗?所以真正进步的时代可能本质是“原始”的,是技术登峰造极之后的返璞归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