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的行将消亡,耀眼的终会暗淡 | 光阴的故事

题记:一篇去年的旧文,写在看完《神奇动物在哪里》之后。虽然影片想象力无限、神奇动物的特技也惟妙惟肖,但看后却只想感叹:人类的世界不相信魔法。

岁末年初,又到了唏嘘光阴短暂、人生无常的节点。发出这篇与光阴有关的故事,作为在上立下的第一个flag。

知时酱,是一对80后小夫妻的创业品牌,这里有我们在原产地找寻的佳时美味还有我们在路上的创业故事。

繁盛的行将消亡,耀眼的终会暗淡 | 光阴的故事_第1张图片

1.

给别人打工时,无论工作怎么干,工资都会按时发,所谓焦虑多半与生存压力无关。如今,实实在在地自己挣自己花,真正get到一个词“朝不保夕”。用我奶奶的话说:人家是刮风下雨都有钱发,你们这是一分钱一分钱都自己挣。

我们80年代生人赶上了集体主义时代的尾巴,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有父母单位发米、发面、发苹果、发带鱼的美好回忆,吃食堂、坐班车、住集体宿舍——如今看似让人艳羡的待遇,当年却道寻常。

那时的人们深以为,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会裁员,才会公司破产,才会一人下岗全家挨饿……

2.

很多父母一辈子就只从事一个行业、做同一种工作,或忙或闲走到退休,从此安享晚年,人生也算圆满。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如此,不奔波、不忧虑、有保障地从容老去。

我们奔着稳定、有保障的工作而努力,可到了三十岁才忽然发现,所谓“保障”不过是个伪命题。原本以为衣食无忧的你,可能在尚未察觉时便一无所有。

光阴见证着不少“老大行业”,从金字塔顶端忽然崩塌。在所谓战略转型、结构调整的概念背后,无数真实个体在为了生计而奋力挣扎。

3.

我有几个朋友在煤矿长大,他们的成长伴随着“煤老大”的辉煌时代,每每说起从前多半以“矿上好的时候”“我们矿风光的那几年”作为开头。

那时,矿里发吃发喝发生活用品,矿里有子弟幼儿园、子弟小学、子弟中学,矿里有中心花园、灯光球场、渣子山,矿里有办公区、家属区、火车站、商业街、矿医院……矿区就是个小社会。

矿里好多家庭都是世交,孩子们从小就认识,有些人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是同学。我曾见过两张照片,一张是四位孕妈的合影,另一张是几年后四个宝宝的合照,而他们四人到现在还时常一起聚聚——这种熟识是普通城镇小孩没有的体验。

4.

“每当学习雷锋日,矿里大喇叭就会反复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矿区入口的黑板上画着巨大的雷锋头像,就是那种放射万丈光芒的头像。贯穿矿区的街道从这头到那头全是免费服务的摊位:给自行车打气、修车、修鞋、理发、缝裤脚……学校组织大家清扫街道、画学习雷锋的主题黑板报。那时候觉得世界真美好,到处充满爱。”

煤矿子弟孔同学充满感情和现场感的表述,很容易就把我带入到80年代大国企的场景之中。

但这样的美好犹如镜中映像,如今都已破碎,散落一地。

我原来的同事也在矿区长大。他说,现在不愿意回老家,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矿上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剩下老弱病残,工厂也老旧报废了,想想以前那么热闹的大街现在这么冷清,心里真难受。”

5.

繁盛的行将消亡,耀眼的终会黯淡。

在产业转型、产量过程、市场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煤老大”地位日渐衰微。煤矿破产,矿区败落,不少人还没来及反应就必须直面惨淡的现实。

有个在矿上上班的80后,在矿区买了房子准备结婚,没想到煤矿效益下滑,姑娘都不愿和他谈恋爱更别提结婚了;银行不给煤矿的员工贷款,因为担心他们还不上;去年形势最不好时,甚至有的矿提出工资从“保六挣八”到“保四挣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听说今冬煤炭行业回暖,工资已经发到今年八九月份,但经历了寒冬的煤矿人却再没有了以往黄金时代的底气。

6.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开篇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如此。我们在最好的时代里体会自由,科技与创意让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也在最坏的时代感受前路未卜的不安和忐忑。

我曾自以为是地说:拒绝一望可知的人生。

其实,哪有什么一望可知。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清醒、扎实干活、咬牙撑住。

繁盛的行将消亡,耀眼的终会暗淡 | 光阴的故事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繁盛的行将消亡,耀眼的终会暗淡 | 光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