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环球旅行随笔:头发篇

小弟我于2017年7月到11月,花4个月时间完成了一次简短但连贯的环球旅行。从杭州出发,到北京乘坐国际列车,横穿蒙古国,来到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然后从伊尔库茨克开始,一路向西,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走走看看,来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从圣彼得堡飞到伦敦,从伦敦开始,按基本四五天一个城市的节奏,在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游荡40余天。然后,从伦敦飞到巴黎,绕地中海逆时针转一圈。先到巴黎,再去巴塞罗那,然后去罗马,之后去德国柏林、杜塞尔多夫、科隆、埃森等地,再之后从柏林前往阿姆斯特丹,最后从阿姆斯特丹途径冰岛、飞往纽约。在纽约呆几天,接着去匹兹堡暂住两周。最后,从匹兹堡,途径波士顿、北京、上海,一路回到杭州。达成连续绕地球一圈的成就,虽然人困马乏,但是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人、学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历史、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处21世纪,理发刮胡子早已不再被当作忤逆不孝,大家可以自由地选择喜好的发型。我从小到大都留短发,无他,方便打理者也,洗澡时顺手抹点洗头膏即可清理干净,吹头发几分钟搞定。当年脾气古怪的我,还曾干过暑假前剃光头、闷在家里看书到开学的事情。我不甚讲究,每过一到两个月,感觉头发长了,就去理一次发。若是理发师问我想要什么发型,我通常答曰:剃短一点就好,你觉得怎么好看怎么来。

生活是需要变化的,一成不变的短发留了这么多年,有时候我也禁不住好奇,自己梳个大背头、或扎个小辫子,会是什么样子。更何况国外理发店费用昂贵,因此在这次环球旅行开始前,我做好了4个月不理发的准备,一方面节省一笔开支,同时趁机留次长发看看。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头发篇_第1张图片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河边远眺

刚开始一切顺利,我的经纬度慢慢向西,我的头发慢慢变长。头发变长以后稍微带来一些不便,比如吹头发需要花比以前更长的时间,比如起床后一头鸡窝般的乱发特别毁形象。但是,头发的长度还不够扎小辫子,没有达到我的目标。不够长,继续留。我逐渐养成了每天洗完头、用浴巾擦擦完事、不再使用吹风机的习惯。出门则尽量戴上我的黑色包头帽。戴着黑色墨镜和包头帽,把衣领拉起来,要是几天不刮胡子,看上去如同痞子打手一般。有时候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还因此沾沾自喜:原来我还可以这么有杀气。

在英国时,有一天早上我洗漱照镜子,突然发现头发似乎变少了。一摸头发,好像有些头皮部位确实变薄了些。我稍微留了个神,但也没太在意。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头发篇_第2张图片
英国切森特的天鹅

跟远在国内的女友打电话时说起此事,女友问我:你是不是在每天洗头呀?我说:你知道我的,脑子里转的东西比较多,头发一天不洗就特别油。何况在外面每天至少步行20公里,到处走走看看,风尘仆仆,不洗个头总觉得脏兮兮的。

女友说:洗头就是会掉头发的,每天使用洗发液也对头发不好,可能你现在有点水土不服,因此头发掉得比较厉害。这样,你试试几天洗一次头,或者减少使用洗发液的次数看看。头发油得比较快跟你始终每天洗头也有一定关系,应该是能够慢慢改善的。

我采纳了这个建议,调整为每周使用一次洗发液。有时候觉得头发有灰尘,就简单用水冲一冲。掉头发的趋势似乎是止住了,头发迅速变油的状况也在改善。每周有一两天头发比较油,我就直接戴上帽子。我在利物浦青旅遇到一位吉普赛大妈,一头浓密的长发扎成五颜六色的脏辫。她一边在不列颠各个城市流浪,一边做一些头绳和染发剂的生意,青旅里不少长发姑娘对她的产品感兴趣,拉住她问个不停。谈起洗头的习惯,吉普赛大妈说:扎这种发型肯定是不能每天洗头的了,我一般一周洗一次,这样对头发也好。听完大妈的话,我对自己及时调整洗头习惯的行为更有信心了。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头发篇_第3张图片
纽约华尔街金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激动地挤到金牛附近,都只为了一件事——摸金牛的蛋蛋。金牛的蛋蛋经过无数人的抚摸,已经变得金光锃亮。我不知道金牛蛋蛋到底有啥好摸的,混在人群中,拍了些大家兴奋摸蛋的表情,再随便抓了把金牛屁股,就走了。

然而信心有时候不是万能的。随着时间的过去,我的头发还在变少,直到有一天我照镜子发现有一块地方已经稀疏到几乎肉眼可见头皮,这时候我才慌起来。其实我是一个挺洒脱的人,以前想到中年秃顶的可能性,觉得要是真有那一天,直接剃一个清爽的光头,也没什么不好。但是这次我正想留长发时,却平生以来头一回遇到脱发的苦恼。未到中年就这么秃了,还不能变强,我不甘心。

无计可施,于是我打开平板电脑,在谷歌上搜索关键字:“英国”,“脱发”。跳入眼帘的第一个链接,是一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人写的帖子。纵观全文,讲的就是一个意思:中国人不要喝英国自来水!体质不适合,喝了会掉头发!掉得有多厉害?我喝了两年,都可以跟查尔斯王子认亲家了!

原本迷迷糊糊的我,差点一拍桌子跳起来。啥?英国自来水不能喝,你他妈的在逗我?作为在尼泊尔等地待过的人,每次前往一个新的国家或城市前,我都会事先在网上查询当地自来水卫生情况。我在前往英国前,认认真真地谷歌过“Is tap water in UK drinkable?”。谷歌的回答也很简单,英国自来水细菌含量完全达标,totally drinkable。更何况,在英国一路上的青旅民宿里,我亲眼见过不少背包客浑不在意地直接饮用自来水。我遇到过几个来英国徒步旅行的法国姑娘,每天早上都拎着几个大塑料水壶到厨房水龙头接满水,然后出门。我自己虽然没喝这么多自来水,但是早上煮一杯茶,做饭时烧一锅水,免不了摄入一些。难道这就有问题?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头发篇_第4张图片
梵蒂冈博物馆一角

疑惑不解的我,重新打开谷歌,搜索“英国自来水能否饮用?”。果不其然,这次的解答是旅居英国的中国人给出的。他们说,英国自来水水质硬,矿物质含量偏高,长期饮用可能会导致脱发,建议使用滤水器,或者直接去超市买纯净水云云。我回想一下,恍然大悟,难怪在伦敦的地铁和街头,曾经看到那么多当地人拿着瓶矿泉水行色匆匆,估计他们自己也受不了这个水质。

同一个问题,在同一个搜索引擎,用中文搜索和英文搜索,居然得到截然不同的两个答案。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欺骗。

可惜伤害已经造成。虽然我立马停止了自来水的饮用,改买矿泉水,但我丢失的头发,已不是一天能长回来的了。在之后的欧洲旅程,我吃一堑长一智,不再搜索“Is tap water in Paris/Barcelona/Rome/etc drinkable”,改成搜索"巴黎/巴塞罗那/罗马/**的自来水能否饮用",调查的结果是:中国人在欧洲,还是老老实实买水喝的好。我改变了自己的洗头习惯,不再放肆揉搓头皮,改为用手指肚温柔按摩。我改变了自己的吹头习惯,不再用浴巾一股脑乱擦,改为先用浴巾顺着头发轻拍、吸收水分,再用吹风机小心吹干。我扔掉了以前的洗头膏,改买Lush等有机洗头皂。每次洗完澡,看着浴室地上的头发,我都禁不住产生一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忧愁。慢慢地,我甚至习惯了被人偷瞄头顶,心情好的时候,我还能洒然一笑,跟他们讲一讲我的悲伤往事。出乎我意料的是,头顶上少了两根毛并没有影响我旅途上交朋结友,有些人还觉得我这次脱发危机是个挺有意思的故事。 ——等我头发慢慢长回来,那已经是环球旅行快结束的时候了。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头发篇_第5张图片
多云天气的巴塞罗那海边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环球旅行随笔:头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