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

在仓央嘉措时期,藏传佛教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为主的四大派系。大家因为不同的师承、不同的修持教授、根据对佛家不同经典的理解等各种因素,而形成的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的各种佛派,但最终都是大日如来的弟子。

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_第1张图片

三百多年前,有一对藏人(门巴族,1964年确认为独单一民族)夫妇,男的叫扎西丹增,女的叫次拉旺姆。他们深爱着对方,在一片清净而安详的大地上静静地劳作,任时光打磨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

他们生活的地方是被称作“情感之乡”、“酒歌之乡”门隅,那是一块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生长云雀与灵芝的土地。这里风景秀丽,山高谷深,道路险阻,人们称之为隐藏的乐园。门巴族民风淳朴,民风开化,崇尚自由,尊重爱情。这里的人们大多信仰宁玛派(红教)佛教,扎西丹增家族算得上是红教世家。红教的戒律相对宽松,僧人们可以娶妻生子。

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_第2张图片

在门巴族的传说里,门隅的神山圣湖中住着爱情化身的美少年,还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少年与姑娘相爱了,他们以月亮为弓,流星为箭,射出定情的靴带,孕育了成群的儿女。民歌里也会唱到:东边的山再高,也遮不住天上的太阳;父母的权再大,挡不住儿女选伴侣。追逐着,烂漫山花的孩子们长大后,听懂了情歌里的大胆直白。吹过山岗的风儿也变得温柔起来,月儿缺了,月儿圆了,花儿谢了,花儿开了,少男少女的眼神却不再懵懂了。黏在某个人身上的目光软了,像蘸了蜜糖、长了钩子,再也收不回去了。父母们并不会担忧什么,那是他们经历过的岁月,一切都会变的很美好。门巴人的爱情是那样质朴与开明,带有甜甜的信仰。

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_第3张图片

扎西丹增是个坚强的汉子,善良、淳朴、乐观。他的父母从他小的时候就病倒了,坚强的少年便挑起了家的重担,终日辛劳、养家治病,成为他所有的生活。就这样住在破屋、守着父母,扎西丹增从少年到青年,再到壮年。在他的泪水中,父母还是离他而去了,永远的与他告别了。现在的世界,他只有自己,还有那个孤独的影子。

次拉旺姆贤淑温良的女子,同样生活在门隅安详的天空下。她静静的等待,视乎就是为了能够与扎西丹增牵手一生。在她的身边,她早就听说过一个心地善良、坚强笃厚的汉子。她倾心于他纯净的灵性。他们是纯洁的山茶花和清透的露珠,在彼此的路上走向最终的交叉点,期待着露珠滚落到花朵上那一瞬间的美好。

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_第4张图片

两个清澈的生命,两个纯然的性灵,在门隅的安详里,终于相遇了。他们,扎西丹增和次拉旺姆,很幸福。他们的屋舍,屋舍前的月亮、不远处的小河,以及那些高俊的山,清澈的浮云,都在沐浴着他们的幸福。

有一天,天生异象。有许多穿戴华丽宝石的神男神女展现在天幕之上,并显现出身着披风和头戴通人冠的众多喇嘛。孩童刚出生落地,大地便震撼三次,一时间雷声隆隆,风散花雨,枝绽花蕾,树叶生芽,七轮朝日同时升起,彩虹罩屋。扎西丹增与次拉旺姆爱情的结晶诞生了,是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一生短暂,却成为传奇,这里便是他传奇开始的地方。

我们相信,他是追随者爱情而来,是乘着莲花而来。来到爱情自由的天地,注定给释迦带来不一样的传奇。他们的孩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阿旺诺布。阿旺是“语自在”的意思,就是不遮不掩不藏不掖自然发露出来。而诺布,是宝贝的意思。后来,一位喇嘛建议,小阿旺诺布的名字改成了阿旺嘉措。“嘉措”是经常见到的来自西藏人的名字后缀,意为大海。后来这个孩子住进了布达拉宫,叫做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_第5张图片

仓央嘉措的到来,如同千万个家庭一样,为这个温暖的家庭增添了许多幸福。这个孩子余生俱来好像就与众不同,他喜欢诗歌,经常高声或低吟那些流传久远的藏族民歌。诗,多么神奇的东西,一捻到手指,心就会颤动,灵就会飘飞。

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_第6张图片

这个孩子的生活都是诗,灵透、清新、灿然;还有未来等着他的,缠绵的爱,以及,无边的佛。

扎西丹增与次仁旺姆就幸福的看着,在清风里,在斜阳下,在细雨中,在月光下,慢慢长大的儿子。

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_第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仓央嘉措:红教土地上诞生了黄教活佛,爱情把信徒赠予了释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