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的艺术特征

傣族舞的艺术特征

摘要:本文对如何提高傣族舞蹈教育质量进行了一些探讨,高度重视风格和韵律在傣族舞蹈教学中的地位;灵活运用编舞技法,合理编排舞蹈组合;突出重点和难点,循循善诱: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关键词:傣族舞蹈教育 风格和韵律 傣族舞体态的基本特征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傣族舞蹈典型的表演形式

傣族民间舞蹈安详、舒缓的动律,来自他们劳动生活的环境,来自他们传统的审美情趣.傣族生活在天气炎热的亚热带地区,人们自然喜欢树荫和水边,喜欢明月和繁星,连劳动生活的节奏也不能过于激烈.劳动后归来清洗洁净,饭后在微风清拂凉爽的夜晚,大家和着清缓的鼓声尽情歌舞,那是最惬意的事.素有洁净、爱美和歌舞风习的傣族,就是这样把水的清纯和水波轻柔的流淌,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此外,人们生活在亚热带的环境,经常和孔雀、大象等温顺、可爱的热带动物相处,舞蹈中自然融入对这些珍禽异兽的艺术升华,成为动律动态的文化因素。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不断丰富民族舞蹈知识,积累舞蹈素材,提高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提升民族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

风格和韵律是傣族舞蹈中最难掌握的两个基本要素。风格是神,韵律是形。神贯于形,形现于神,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只有神形兼备,傣族舞蹈的表现才会有血有肉。

掌握了傣族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才不会偏离原汁原味的舞蹈本质。

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有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和习俗也与上述民族接近。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带地区。

一 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我们可以看出,服饰的特点、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势神态等都较为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zNZ无忧研修网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型有: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头)、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基本脚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弯的勾绷脚;基本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双合翅”、“抱翅”、“JI质展翅”等。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即是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zNZ无忧研修网

二 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在“宁静的田园”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前后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种律动不仅模拟孔雀行走时的步态,还颇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zNZ无忧研修网

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多种柔媚线条的组合,体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详、舒缓的规律特点。舞姿“一顺边”来自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扬场劳动时的步态和形态。又如农家活中,手拿特大的蔑扇风筛选谷时,手、脚、身体一致,都顺着一个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仅有三道弯的特点,也具有“一顺边”之美。zNZ无忧研修网

三 傣族舞蹈典型的表演形式:zNZ无忧研修网

“孔雀舞”是傣家最喜爱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审美特征的生动具体的体现。其表演的形式是:一种是以广场上表演片段为初始的,由男子挎道具舞蹈,舞者头戴塔盔假面具,身穿绘有孔雀羽毛花纹的衣衫,腰部系上用彩纸或彩绸扎成的雀身和雀尾,表演时双手拉线牵引雀尾以使其舞动,内容多为表演孑L雀的林间漫步,:、溪嬉戏,飞翅下山,拖翅、晒翅、尾翅、飞翔以及极为精彩的开展抖翅等。这种孔雀舞借助道具的表现力,使舞蹈更具形象化,但它同时却又影响了舞者身体动态的发挥。另一种“徒手的,孑L雀舞是·道具舞·的进一步成长。傣族舞蹈家毛相率先改革了笨重的面具和舞具,吸收了不少外来民族舞的动作和技巧,如汉族的圆场步,蒙族的碎抖肩等。

傣族的历史悠久,从公元1世纪,汉武帝开发西南后就与内地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来。东汉时,傣族首领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乐舞、魔术、杂技者到洛阳献艺。由此可见,傣族的乐舞文化早在两千年前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本文摘自百度文库

����u�\���

你可能感兴趣的:(傣族舞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