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加剧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以媒体妖魔化赵薇事件为例
摘 要
“沉默的螺旋”理论试图揭示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形成或引导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但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媒体妖魔化现象频生,社会舆论场形成,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沉默的螺旋”。 2016年4月25日,“赵薇启用辱华演员”事件掀起轩澜大波,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然而复盘事件中涉及到的所有议题,可谓漏洞百出,但当时提出质疑就是不爱国,毫无疑问失去理性的群众和媒体妖魔化导致了“沉默的螺旋”。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媒体妖魔化;赵薇事件
引言:罗格斯大学副教授基斯·汉普顿(Keith N. Hampton)称:“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们正在寻找新的政治互动方式,但政治参与政治讨论存在着巨大差别。如今,人们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展示给其他人。而在一个民主社会,这种展示恰恰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之前许多人认为,互联网可能不存在“沉默的螺旋”理论,因为互联网连接着更多形形色色的人们,还会成为一些“微弱声音”的扩音器。但事实却相反,互联网也没有摆脱线下生活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甚至在媒体妖魔化“赵薇事件”中,加剧了“沉默的螺旋”。[1]
媒体妖魔化机制的表象与成因
媒体的妖魔化是指对某个特定的对象全盘否定,以负面意义为主的报道。其表象有三方面,即偏向、炒作和负面。妖魔化的形成不仅仅是一种媒体行为,更应该被看成一种各种社会因素与媒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除媒体自律、法律和政府管理之外,受众对媒体内容的监督和批评——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李希光教授认为妖魔化有几个特点,即媒体不顾事实本身和事实的整体,筛选出一些负面素材或镜头加以放大、夸张,构成冲突和对立,以此达到渲染和煽情的传播效果。[2]
(一)媒体妖魔化的表象
媒体妖魔化现象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有几个特点:短时间内大量报道、多家媒体同时报道、负面倾向明显、迎合受众故意煽情。
1.媒体偏向是指媒体由于其生存环境和特殊的产品生产制作方式,易于在传播的同时带有某种固定的偏见,这种偏见来源于媒体周围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媒体偏向是媒体妖魔化的一个重要的内涵,它表明媒体妖魔化机制的特征之一,即:不顾事实的整体性,从某个固定的价值观出发,抓住某些异端行为和思想加以批判式的报道,以偏概全,或者将报道中心放在新闻中的冲突和对立上,报喜不报忧。自古以来爱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民族威严不容任何人质疑,而台湾问题、中日关系又是由来已久,“赵薇启用台独辱华演员”的消息无疑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炸出的不仅是爱国群众,还有盲目跟风突破底线毫无原则的部分媒体。
2.炒作是媒体妖魔化的基本传播方式,也是媒体商业化的最大表现之一,其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商业利益。媒体炒作的特点是对事实的某个情节进行夸张、放大、渲染,再进行大面积的报道。例如,2016年 7月6日,@共青团中央转发长文《赵薇、戴立忍及<没有别的爱>为什么遭网友普遍谴责抑制》,发布后疑似被删除,后被恢复。党刊“紫光阁”也转发该文并评论“怕你再被删帖”。与此同时,网络议程已经从“台独”问题朝向电影以外的混乱议题狂奔而去,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因有人指出,赵薇团队对戴立忍事件进行大规模删帖,其背后绝对有神秘力量支持,由此牵扯出“资本控制舆论”的种种猜测,与赵薇交好的马云、李连杰等纷纷被拉下马,“共济会”阴谋论产生。可以发现,网络议题已经从赵薇启用“台独”演员的话题,到共青团中央的加入后引爆局势,进而上升到政治、资本、法律等领域。毫无疑问一些政府媒体秉承着公正客观的原则在陈述事实,但从网友的反应就可看出,大多数人被铺天盖地的负面言论蒙蔽,甚至来不及进行思考就加入了口诛笔伐的队伍之中,在这背后,却是一些无良媒体的刻意夸大,捏造事实博人眼球。此外,炒作就是将个案扩大成群体行为以博得受众瞩目的传播方式,而且,这样的炒作往往是多个媒体同时进行的。媒体在炒作某个事件时,还喜欢用某个易于迎合读者的报道模式去硬套事实进行报道,“赵薇事件”中,媒体首先套上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模式,这样的报道因为迎合了读者的社会心理,从而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3.媒体妖魔化是通过大量负面新闻构成的。经历过“赵薇事件”便能对此有深刻体会,在此不多做赘述。
媒体妖魔化机制形成的内外因
导致媒体妖魔化现象产生的内因有四种:第一是媒体报道的片面性,第二是新闻价值的奇异性,第三是新闻制作的程序化,第四是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网络媒体传播的电子化方便了信息的传贴,也形成了不采访不调查仅靠引用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这种现象在网络上尤为突出。“赵薇事件”一出,不少媒体靠着网友从各处扒来的“证据”就能形成一篇篇报道,在全民讨伐的社会背景下,凭着追随舆论的优势来获得注意。而媒体妖魔化机制的形成外因如下:首先是媒体神化,正如把大众媒介看作社会的第四权力一样,现代人对媒体越来越崇拜和依赖,在媒体面前,人们渐渐的失去了分析和批评的能力,对媒体报道的内容全盘照收。其次,面对媒体的报道内容,受众读解语境的偏向也会导致媒体妖魔化的形成。再次,具有易传播性的新闻素材极易被妖魔化,例如人情味、民族主义和爱国心。最后,被妖魔化的对象往往是不为受众所熟知的人和事,如明星。消息来源的单一和媒体的独语无疑会导致妖魔化程度越来越深。2016年6月30日,戴立忍与片方官微分别发声,否认台独传言。7月11日赵薇再次发博,称自己为“中国国籍”,力挺戴立忍非“台独”、并宣称水原希子未参与出演《没有别的爱》。7月15日,《没有别的爱》官微再发声明:撤换男主戴立忍。当日,水原希子发布道歉视频,解释了近日被网友热议的辱华、参拜靖国神社事件,表明自己对中国的喜爱。针对官微和戴立忍的声明,网友显然并不买账,依然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深扒并曝光相关内容。
二、受众理性集体缺失
(一)去中心化的“乌合之众”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内容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认为媒介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信息裁量权,他们是媒体传播内容的决定者。这个观点其实只反映了媒介内容生产的一个方面,当媒介工作者在思考和决定传播内容时,判断的重要尺度之一。[3]勒庞在大众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中,对“乌合之众”的话术有过非常精妙的总结:他们通常采用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即“作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 “赵薇事件”中,网友、水军运用的即是“乌合之众”的经典话术,而这些方式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下找到了更加如鱼得水的试验场。
1.简洁有力的断言
网友们扒出一个个所谓“证据”、“实锤”,然后得出结论,再将此结论通过大量的发帖、转发、评论等传播出去。这些简单有力的结论包括:“资本控制舆论”、“渣浪删评论”等,不管是谁稍微提出质疑,这些已经编织好的断言就在第一时间被抛出,以不由分说之势压下质疑之声。
2.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
事情如火如荼的发展,舆论已经不再纠结戴立忍是否是台独、水原希子有没有辱过华,而是集中火力攻击赵薇一个人。当戴立忍、水原希子出来道歉,网友表示“不要替赵薇背锅,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赵薇背后资本的力量和万惠老公生死”;当热搜出现“窦靖童删除微博”、“陈坤删除赵薇相关微博”时,网友的解释为“赵薇在博取同情、转移注意力、洗白自己”。
3.不断重复形成群体意识的传染
冲刺在一线的护卫者们,在不同场合都用同一种重复话术来回复所有问题,毕竟,“谬论说一千次也能成为真的”,久而久之,这种断言就因重复出现而完成洗脑目的。在所有热门的帖子中,但凡提到赵薇,下面所有的回复都是同样的内容,给人一种代表舆论民心所向的感觉,复制粘贴在此时发挥了最大的用处。
(二)群众的感情和道德观
1.群众的冲动、易变与急躁
2.群众的易受暗示和轻信
3.群众情绪的夸张和单纯
4.群众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5.群众的道德[4]
以上的群众特性也是导致理性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沉默的螺旋”如何形成
(一)网络与社会舆论场
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体现在传播权力上,这也是公民实现自我赋权的途径。而去中心化则导致了传播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的全民化,个体在舆论场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传播的权利并不等于传播的权力。“赵薇事件”中奋起的网络暴民看似只手遮天的行为,其实是滥用权利,站在爱国主义的道德制高点上,对一切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攻击甚至人肉搜索,也可谓是传播权力全民化的负面效果。网络时代社会关系洗牌,重构行动中心。新媒体推动了社会交往的新模式,活动行为越来越由网络主导。
从社会舆论场的基本特征分析,可得出“赵薇事件”席卷网络的部分原因。
舆论场的多元、撕裂(博弈)
官方(主流)舆论场和草根(民间)舆论场,后者依赖自媒体平台在网络时代愈发突出,“赵薇事件”中主导的不是普通网民,而是各路草根大V。
宏大叙事削弱结构、草根叙事增强
网民不太关注宏大叙事,格外关注一些娱乐和戏谑话题,娱乐至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舆论场独特的社会景观,而公共话题意见由公开转向隐秘。赵薇作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事件又牵扯到李连杰、马云等各行大鳄,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轻易点燃网民的好奇心进而引发讨论。
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出现了一定的互动和勾连
“赵薇事件”中,共青团中央转发长文《赵薇、戴立忍及<没有别的爱>为什么遭网友普遍谴责抑制》,发布后疑似被删除,后被恢复。党刊“紫光阁”也转发该文并评论“怕你再被删帖”。二者作为主流舆论场积极培育和扩大同民间舆论场的合意空间,毫无疑问爱国主义的相关话题就是最大的合意空间,就此设置议题形成共鸣,寻求更大的一致,取得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二)“沉默的螺旋”如何形成
“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不同的声音沉默甚至消失了,占绝对优势的舆论将会更加肆虐,由此形成螺旋状循环。这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当独有的态度和信念无法立足时,唯有沉默最安全。互联网时代,扁平化的社区并没有为讨论提供更开放、更宽松的空间,反而会放大偏见、激进和绑架。当理性选择沉默,中立选择离开,单一而极端的思潮占据统治力量,真实便无人探究。[6]
当有大V质疑围绕赵薇的指责真假时,网友马上聚集攻击、展开骂战、扣帽子等,给不同的声音造成舆论压力。甚至还有网友列出曾表态支持过赵薇的人名,呼吁共同抵制。而在整个网络环境是以某种舆论占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当有人认为事情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时,刚发出不同的声音,便被大量刷屏谩骂,甚至还会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更有甚者被人肉搜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自然选择了缄默。所以,“赵薇事件”演化的如火如荼,却鲜见主流媒体或网络娱乐大V发声,与其说是“被赵薇公关”,不如说害怕网络舆论的裹挟而聪明的选择了沉默罢了。[5]这样一来,网络上就形成了沉默的螺旋。
结语:从“赵薇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对于舆论的发酵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的传统媒体,而媒体妖魔化以及受众个体在舆论场域的地位提高,众多激情却不理智的网友则是导致“沉默的螺旋”加剧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的存在一定加剧了“沉默的螺旋”,网上聊天的“交互式”讨论通常是采用匿名方式,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于“本我”,许多人可以在网络媒体平台畅所欲言也多半因此,而当人们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看法时,反而削弱了“沉默的螺旋”。所以网络媒体究竟加强还是削弱了“沉默的螺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社交媒体加剧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2] 《畸变的媒体》李希光
[3] 《媒介社会学 信息化时代媒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张宇
[4] 《心理学统治世界》[法]吉斯塔夫·勒庞
[5] 《复盘“赵薇事件”始末:理性集体缺失,是谁制造了沉默的螺旋?》马普尔 袁佳琦
[6] 《网络传播学新论》毕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