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1 迷失东京

2016.10.01 迷失东京_第1张图片

首先该说一声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待在国外,时间总是有些混乱,现在国内其实已经是10月2日了吧。从盼着国庆节到盼着感恩节,只是期待放假这一点,全世界哪里都一样。

刚刚看完了《迷失东京》,想着不能总像以前一样看完就算了,时日久了连内容是什么甚至自己是否真的看过都记不清,于是决定来写点什么。几天前就向Rita借了爱奇艺的会员,抱着也多少可以练练听力的心态,每天吃饭时断断续续地看一点,直至刚才伴着Just like honey的曲调结束。拜爱奇艺完全不翻译日语还有英语翻译错误百出所赐,看电影的过程就如同片名,lost in translation,听力或许真的有所提高也说一定:)

我一向不太擅长看出电影想要表现的深意,或者说常常感觉自己抓住了什么意蕴却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部电影也是如此,就随便说说吧。大学毕业不久结婚两年的迷茫少女和陷入中年危机的电影明星大叔的故事。情节简单,一个因为丈夫,一个因为一份并不想做的工作,俩人在陌生的国度偶然相遇,好像发现了另一个自己,一样的失眠焦虑困惑不知所措辗转反侧。于是如同找到了共犯和依靠,恶作剧一般通过传真和塞进门缝的卡片互相邀请,语言和文化的隔阂是禁锢也是保护,可以在街头肆意呼喊放纵,然后互相说着“会好起来的”。随后短暂的相伴结束,尽管不舍,终须落幕。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一直担心的就是不知什么时候两个人就会“自备卧具”“遁入芦苇”,让人庆幸的是,一直都没有,直到最后也只有一个充满感激和坚定告别意味的吻。因为一开始的相识就是灵魂的碰撞,如果诉诸于情欲,总觉得可惜,虽然最后一开始的惺惺相惜确实有转变为爱情的意味(当夏洛特发现鲍勃和酒吧驻唱发生关系后的表现)。可能这两位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常常彼此凝视良久,将对方的肩膀作为依靠,躺在一张床上交谈,因为不想分别而错过电梯,数次有擦枪走火的趋势,但最终仍克制着没有将其与情欲混淆在一起。真正陌生城市的美妙邂逅。

对于这样没有沦为一夜情的故事我很喜欢。尽管我也想着,这会不会不过是个用精致的场景,细腻的话语矫饰的婚外恋故事,或者说,这算不算精神出轨。但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想,似乎会变得非常非常现实和无聊,毕竟前提就是处于对婚姻和生活产生了迷茫时。萍水相逢,过后可能永不相见,但对彼此的生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似乎也说不清楚从他/她身上得到了什么,但因为这寥寥数日,依旧危机重重的生活依旧不知所谓的日子好像可以继续前进下去了,things would get better,这很美好。用片名来说,我非常喜欢“迷失”这一部分。

不过我一开始想看这部电影的原因,并不是“迷失”而是“东京”。话虽如此,片名并不是Lost in Tokyo,而是Lost in Tanslation,作者想表达的是异国偶遇知己的故事,而这个异国是不是日本,这个城市是不是东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作者索菲亚·科波拉20多岁时在日本的旅行,因此她将作品的舞台放在了日本,当然我想这也与东京独有的怪兽般璀璨的都市感有关。如果查阅百度百科,索菲娅是这样说的,“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对东京的热爱与怀念”。但我对于她画面下的东京,其实持保留态度。

一方面,我很喜欢她的拍摄视角,比如从酒店高层俯视的东京,俯瞰充满摩天大厦的城市时,不只是东京,总会让人从心底浮现巨大的孤独,寂寞,渺小以及满足感;我也很喜欢流动的东京,尤其是最后一段两人告别后鲍勃坐在开往羽田机场的出租车里的一连串视角,东京铁塔,高架桥和两侧的会社,格力高的巨大展牌,色调不明亮,想到片头鲍勃和经纪人抱怨一天也不想再待在这里,可是最后他对夏洛特说我不想走,曾经想要逃离的城市却成了充满怀念和不舍的地方,这组镜头给人这样的感觉;也很喜欢夏洛特漫无目的地闲逛视角,她是以真正对日本全然未知的状态去接触这个城市的文化,她所表现的大概就是作者当年与东京相遇的状态,涉谷十字路口,寺庙诵经,玲琅满目的游戏厅,“天下无敌”的日本学生,和服,插花艺术,J-POP,光怪陆离的酒吧,西式高中制服,卒业旅行,身着白无垢的新娘。可以感受到作者竭力地想传达出她眼中那些曾让她惊奇的日本文化。

另一方面,我感到不满的,说不满可能也不合适,觉得有点儿不舒服的部分是它制造笑点的方式。《迷失东京》给自己的定位是剧情,喜剧。个人认为要称为喜剧一般有两点要素——结局不悲伤,剧中的台词动作或情节让人发笑。以“美国人在东京”为主题,要制造笑点自然是从文化差异入手。但对于这部影片抖出的很多包袱,我却笑不出来,因为它们并不源自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矛盾,而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俯视。说到日本人的梗,最经典的便是举世闻名的英语发音问题,影片自然不会放过,但拍摄三得利威士忌广告这样的正规工作却安排一个英语水平四级以下的翻译,实在不像是敬业到死板的日本人所为,还有那篇幅颇长的导演用蹩脚的英语执导拍摄的镜头,难免让人觉得是为了“英语梗”刻意设置。虽然我一直也很“敬佩”日本人理直气壮地不好好说英语这一点,他们甚至还自己发明了一套日式英语发音,但揪住一点吐槽过度就不好了。除此之外,鲍勃从走进酒店大厅到进入电梯一连串的鞠躬,特地为他准备的几近神经质的援交小姐,鲍勃参加的神神叨叨的电视综艺节目等等,首先不觉得好笑,其次使得电影展现的都是大家固有的对日本的负面印象,过度的礼貌,发达的色情业,无下限的深夜节目等等,没有新意令人失望。

大概是最近来到美国的缘故,越发觉得美国人对东方人的印象非常固定,就像在打tag一样,日本人总在不停地鞠躬道歉,中国人穿旗袍会打拳,影视作品顺着这个套路去塑造角色形象,把一切框得更死,鲜少看到关心,了解,表现当下的中国,当下的日本,当下的东方是如何的(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我看的作品,了解的现状不够多,可能不该这样断言,但确实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自认为在世界上正备受瞩目,事实上nobody cares。《人物》杂志前段时间有篇文章《我不是个典型的亚洲人,但在电视上我要这样演》,采访对象是在好莱坞的一位亚裔群演,她一直扮演着“一般的亚洲路人”(为了展现影片的种族多样性而出现的亚洲面孔,需要的是她的脸以及固有的亚洲符号,而不是她的故事):“或许,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让自己的故事为人所知,只能扮演舞台背景。”她在电视剧《永无止境》里表演太极(瞧!又是一套拳法),在《尼克病院》里穿着青布和抽绳裤。她说要为亚洲人找一个角色太难了,“我们甚至不能扮演我们自己”。我觉得悲哀的是,美国或者说西方的文化在我们一般民众的世界里占了很大比重,我们关心着苹果发布会,Billboard的排行榜,给总统候选人起外号比谁都积极,但在对方的世界里,我们好像啥也不是。

好吧,已经扯远了,多了些身处异国的感慨。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吧,作者虽然想要展现对东京的“热爱和怀念”,但可能是为了向观众强化“这里是东京”,强调了许多固有的负面的认知符号,并以此达到“笑果”,让期待看到“独特的外国人视角”的我有些失望,鲍勃视角的东京让先前夏洛特视角的东京大打折扣。

不过东京毕竟只是个舞台,重点仍是“迷失”,所以无伤大雅。《迷失东京》是部好电影,想念东京的时候看看风景,茫然失措的时候找找慰藉,指不定何时何地,也能遇到这样一位“理解者”。

看到豆瓣的一句话短评,“两个不会旅游的人在东京的不幸遭遇”,笑了。但夏洛特还是挺厉害的不是,她可是自己一个人从东京坐电车摸到了京都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10.01 迷失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