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卢浮宫遇见紫禁城随想

浮宫作为世界顶级博物馆之一,藏品千万,声名远播。与中国的紫禁城一样,卢浮宫也曾经是王室的宫殿、王权的中心、城市发展的起源地。策展者该如何选取小部分展品提纲挈领地让参观者领略到卢浮宫的艺术魅力以及馆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一直让我很好奇。除序幕外,此次展览选取126件展品,主要分为五个展区:“宫殿与王室收藏”、“卢浮宫与启蒙运动”、“拿破仑博物馆”、“从权力王宫到万国博物馆”、“今日卢浮宫”;旨在描绘一座世界级博物馆是如何建立的,希望能够探知法国人对艺术的浪漫追求以及世界不同文明的魅力。

 王室藏品。法国历代君主都喜欢通过收藏艺术作品来表现其艺术品味。这些油画、素描、工艺品和古代文物为主的大量藏品构成了卢浮宫博物馆藏品最精美的部分。其中,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收藏尤为壮观。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慢慢走,欣赏啊---卢浮宫遇见紫禁城随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上图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战神阿瑞斯为争夺雅典的守护权而争执。这幅画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杰出代表作,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多从古希腊、古罗马传说中寻找灵感和寓意,将古典主义艺术形式和现实生活结合,展现大革命的时代气息。

欧洲的文明源自于古希腊,随着希腊的兴衰,希腊神庙的雕塑及残片被掠夺到四处。征服者征服希腊,却又被希腊的美征服,西方艺术作品中,随处可见希腊的影子。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中,两件来自希腊——胜利女神和维纳斯。希腊人认为如果你在某方面接近完美,那就是神。希腊的神就像人间的英雄一样,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人和神一样可以成为万物的尺度,神的生活的描绘来自人的生活的放大,从各种雕塑可以看出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早期的希腊文明属于克里特文明的旁支,也就是古埃及文化的分支。本次展厅一个重点来自卢浮宫的埃及馆。古埃及的王权核心是法老王,法老王都是荷鲁斯神在人间的化身,他们独享着天下的荣耀,追求长生和永恒,修建了宏大的金字塔和神庙和陵寝。埃及人认为死亡并非寂灭,而是再生的开端。心轻上天堂,而记录这些规则和考验的文件为《亡灵书》。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如果说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王权的象征,那么青铜大鼎在中国商夏时期即为国之重器,建朝定鼎,而国灭鼎迁。一墙之隔的展厅里有着见证中国王朝更替的青铜大鼎,这两种古老的文明相对静立无言,交相辉映。想到这里有一种电流从脊椎骨往头顶蹿,兴奋到战栗的感觉。

想到文明的交融,对面南面展厅的甲骨文卜骨仿佛透过层层墙壁清晰的浮现在眼前……不同的文明,早在开端的时候,就其文字的形式和功能显现出明显的区别.中国古代认为文字为天之造物,甲骨文是用来祭祀仪式的,刻在珍贵的龟甲上的文字就是为了沟通天地,具有玄之又玄的奥义。西方最早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刻画,内容多为记账、交易合同之类,完全是实用功能。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从根源上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审美。西方重逻辑,重演绎,重写实,喜欢通过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受,造就了形象各异的雕像,绘画的背景、透视都非常精准,光影明暗交界,色彩丰富。中国呢,重感悟,重归纳,重天人合一,绘画和书法均偏重境界和留白,以形写情,情景相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一直知道西方人对世界各国文明珍贵文物艺术品有近乎贪婪的占有欲和收藏欲,当看到来自古埃及、希腊和波斯古冢的石像、彩绘侍俑、陶钵、神像砖石等如同炫耀似地出现在展厅陈列中,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卢浮宫的海量收藏,这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还不知有多少我国散失海外的器物书画珍宝在卢浮宫里金屋藏娇似地掖着,只是不会“借”回来送展,缘由大家都心知肚明了。我心里想的是,法国大革命同样牺牲惨重,伤亡无数,持续不断的社会动荡和接二连三的内外战争使其经济严重倒退,城市设施破败不堪,但是好像并没有殃及太多卢浮宫的古玩珍品?法国大革命时期作为当时皇宫的凡尔赛宫会多次被民众掠夺,而卢浮宫作为博物馆被共和政府管理保护下来,有序转移并保管好近千件藏品,包括共和国军队在历次战争中猎获的战利品。这确实是值得钦佩和反思了,我们在这条路上依旧任重而道远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让我们欣赏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了很多诚意和正能量,可以期待更多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慢慢走,欣赏啊---卢浮宫遇见紫禁城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