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一定得瓜吗?

自从正在充电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被双双烧了以后,已经习惯了这两位工作伙伴的我就歇菜了约一周。

一、谁是主人?

马克思貌似说过人的异化,就是人会被社会、技术奴役,我一想还真有点:难道离开了它两我就写不了字了?

其实只是习惯了而已。

这几天就重新恢复原始的纸笔写作。

二、眼见就为实吗?

因为我的自媒体事业刚刚起步,所以心里冲突其实还是蛮大的:我全力以赴地做这个,能应对政策趋紧、红利已过、没有特长等种种难关吗?

手机、电脑被烧会否是上天给我提个醒:别头脑发热,随波逐流地去赶潮流。没听连马化腾都自嘲:我们没有错,只是我们老了!

可是不走怎么知道此路不通呢?

于是,该干嘛干嘛!至于未来和结果,还是交给时间吧。

因为正在看经典管理学名著第五项修炼(第二次看),近期要注意和努力的就是:

1.碎片化

我们毕竟不是上学时完整系统的有老师有教材有考试的学习了,阅读、思考、学习基本都是碎片化的。所以,网络导师、牛人们强调的系统化、知识整理、复盘这些不能偷懒。

2.知见障

现在流行故事化表达,手绘、思维导图,音频视频,像我这样单单习惯于文字的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简笔画、演讲等基本技能要补课。

3.避免非系统化思考

第五项修炼中写到:

用熟悉的办法使劲儿努力,再努力,而深层的根本问题并没有改变,或更加恶化,乃是“非系统思考”的可靠指示信号—我们经常把它称为“我们这儿需要更大号锤子”综合征。

想要精进,想要突破,低水平勤奋是要避免的。努力要努力在点子上,否则有高昂的时间精力信心热情成本。

要注意成功学上简化因果的弊端--也就是忽略复杂系统的多因素作用,单单抓住心态、努力、人脉等作者、演讲者要讲的主题。

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就是为了克服这种简单片面的观察与思考,并找到其中的关键点--也就是第五项修炼中说的杠杆作用点,用最小的力量撬动系统的正向持续优化。

而这里,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强调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就尤为重要。

作为半路出家的半个中学物理教师,一心想摆脱牛顿定律等题海,却没想到在现实中还得反复揣摩和实践,真是一种幽默。

你可能感兴趣的:(种瓜一定得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