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禅中级班(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自序品)1-1

缘 起

为什么选择《六祖坛经》作为永嘉禅中级班的教材呢?永嘉大师早年修学天台教法,由止观入门,颇有心得,于禅定已有深厚功底。后读《维摩诘经》,方知自心本具之理,所以我们将《<维摩诘经>选读》作为中级班的教材。读《维摩诘经》开悟后,他又遇到六祖弟子玄策法师。两人一番对答,玄策认为永嘉大师的见地与六祖暗合,应该请六祖为之印证。所以就带他到南华寺拜见六祖。永嘉大师见到六祖后,互印互证,证得佛心本具的妙理。永嘉大师本想即刻返回,被六祖留下小住一晚,第二天便启程回温州大弘禅法,时称“一宿觉”。永嘉大师当年的弘法之地,就是现在的松台山。妙果寺大雄宝殿外有南怀瑾先生题写的“宿觉名山”匾额,指的正是这一公案。因为这一渊源,所以我们将六祖所讲的《坛经》也作为永嘉禅中级班的教材。

得到六祖印证后,永嘉大师又写了一部《证道歌》,传诵至今。其中不但有禅宗明心见性、直指成佛的法门,更包含了释迦佛一代时教中最为圆满的《法华经》的义理。可以说,禅宗和天台的思想精髓,皆融会于永嘉大师一身。在禅宗顿教法门中,六祖大师指示我们从自心直证真如本性。而在天台宗的理论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从凡夫到成佛的每个阶段,体系完备。所以,永嘉禅既重视理论体系,又重视内在证悟,极为殊胜。

过去,天台学人常将参禅者讥为狂谈暗证。因为不懂教理,得一点受用就口出狂言,自以为明心见性,是为狂谈。此外,是否开悟,是否证得佛菩萨境界,只有自己知道,没有一个标准进行衡量,是为暗证。

这一现象,佛在世时即已有之,有些比丘入得四禅,就以为自己证得四果;还有些虽已修得不错,但因尚未证果,就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结果因自卑而退却。可见对修行而言,不懂教理是非常危险的。反过来说,如果学教者不用功修行,就会像《永嘉证道歌》所说的那样:“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数沙徒自困。”到大海中数沙,数得完吗?同样,宇宙人生这么多道理,怎么可能学得完呢?只有把所学教理用起来,落实于心行,才能从中受益。所以,教下和宗门的关系是“分则两伤,合则双美”。就像一个人,如果有眼睛而没有腿,虽然看得见却无法走路;如果有腿而没有眼睛,虽然能走路却往往走错。

在汉传佛教史上,把教理和实践融会贯通的,首推永嘉大师。现代人学佛,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分子,往往会问:我为什么要学?我为什么要修?只有道理想通了,修起来才感觉实在。永嘉禅法既有理论体系,又有实修证悟,特别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永嘉大师早年修学天台,得六祖印证后,又撰写《证道歌》,将法华思想融汇其中。永嘉禅高级班的教材,分别是《证道歌》和《法华经》选读。这样,就是以永嘉大师修学、开悟、弘法三个阶段为脉络,来编排我们的教材。第一阶段,先学习教理,修习简单的止观,以此安住身心。第二阶段,明白打妄想的心到底是什么,进而悟入真心。第三阶段,则是悟后起修,证体起用,利益一切众生。这三步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佛法的博大精深、圆融自在。所以,我们是把永嘉大师一生的修行过程,来作为永嘉禅的修学次第。(未完待续)

自序品

《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共十品,分别是《自序品》、《般若品》、《疑问品》、《定慧品》、《妙行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我们的课程是选读,将讲述每品最精要的部分,由此掌握本品大义。

《坛经》自始至终就四个字——直指见性。随时随处,让我们和自己的本来面目相见,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十字路口见爹娘”。我们流浪在外,无依无靠,到处找不到家,突然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遇到爹娘,那是什么感觉?如果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有所觉了,就是那种感觉。若对本来面目一无所知,还要追求世间的五欲六尘,那想见的机会都没有。希望大家做好准备,把初级班的基础打好,再来学中级班,才会有相应处。当然,也可能有上根利智,不需要初级班,直接一点就破。那是过去生就学过初级班,现在不必再学。否则,这个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止观入门的部分,即如何调节身心。只有找到让身心安住的方法,才可能进一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身上挂满五欲尘劳,挂满名利财色,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怎么可能见到真心?

在佛教中,一切佛讲的法,称为经;一切佛制的戒,称为律;而菩萨及祖师大德的著述,则称为论。唯六祖大师这部开示,被他的门人弟子乃至后世学人尊为经,名之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这是把六祖当做佛一样来尊重。无独有偶,永嘉大师的著作传到印度后,也被印度人尊为《东土大乘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只有这两位古德的著作被称为经。

《六祖坛经》的体例和释迦佛所讲经的体例相似。佛经并非由佛陀亲自撰写,而是一次次法会的记录。佛陀般涅槃后,由阿难尊者诵出当时讲经的场面、对机者、主要内容,最后是奉持此经的功德感应,然后结集流通。《坛经》同样如此,是在六祖圆寂后,由法海、神会等弟子,根据他多次说法的内容记录而成。(未完待续)

摘自《永嘉禅讲座》(中级)

自序品

《自序品》提要

《自序品》的主要内容,是六祖大师自述身世和得法因缘。在中国佛教史上,六祖堪称传奇。其他祖师大德往往学识渊博,文采斐然,而六祖只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不通文墨,且出生于南蛮之地,却在五祖千余弟子中脱颖而出,传得衣法。他见地洒脱透彻,说法明晰,善巧接引了众多弟子,使禅宗顿教一脉走向极盛,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一章。

有人说,六祖是祖师大德中的农民祖师。其实,学佛不仅和身份无关,也和世间的学问、地位、名利无关。佛世时,像周利槃陀伽那样愚笨到一个偈颂都无法完整背诵的人,同样能证得阿罗汉果。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关键只是在于迷悟之别。如果一念迷失,不论有多少知识、地位、福报,都不过是凡夫而已。唯有破迷开悟,了达觉性,才能转凡为圣。而这个觉性是人人本具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只是迷失了,所以不曾见到而已。

《自序品》的详细内容,大家要去读《六祖坛经》。这门课程是选读,只是讲述每品的重点,所以要多读《坛经》原文,至少十遍,甚至百遍,对《坛经》的整个脉络了然于胸,然后再来听课,才能把重点贯穿起来。(未完待续)

摘自《永嘉禅讲座》(中级)

自序品

闻法因缘

《自序品》中,六祖首先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其祖先原在北方为官,后被流放到广东岭南,孤儿寡母,砍柴为生。一天,他挑柴去卖,听到有人在客店诵《金刚经》,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问说:“您读的是什么?”客答:“《金刚经》。”他说:“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答:“我自湖北黄梅东禅寺来,五祖弘忍大师在那里弘法,常劝大众多读《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六祖闻言,心向往之。客人见其善根深厚,就出资让他安顿老母,然后前往黄梅求法。

六祖初见五祖,即有一段著名的公案。五祖见到他之后问说:“你从何而来?来做什么?”六祖答道:“我是岭南百姓,远道而来,唯求做佛。”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凭什么想做佛?”当时,岭南一带尚未开化,称为南蛮之地,是朝廷流放犯人的地区,而獦獠是一种动物,用来比喻贱民。一般人听来,五祖此话带有贬义,会很受伤害,或嗔心大起,但六祖却不卑不亢地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一听,此人根性大利,但身旁门人众多,怕说多了令人起疑,反而对六祖不利,就让他去碓坊舂米。

过去舂米,是用石锤在石臼内反复砸,把谷舂成米。石锤和人分别在杠杆两边,此起彼落,叫做踏碓。六祖是南方人,个子小,踏不起石锤,只能在腰间绑一块石头增加重量。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古德道心之切,也就是五祖所说的“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达摩祖师来到中国,说汉地有大乘气象,可以直指见性。这个大乘气象是什么?就是由传统文化中孔孟和老庄思想而来的两大优点:一是积极入世,认真负责。六祖虽然身体不够踏碓的重量,却不因此推辞,而是绑上石头来做,不畏艰苦,勇于担当。二是看得开,放得下,不计较个人得失。很多人在意别人讲他几句好话,或者对他好一点,这还是一种私心。六祖不远千里来到黄梅之后,在碓坊默默劳作八个多月,并不觉得受了冷落,而是欣然承担。这样的精神,为国人修习大乘佛法奠定了基础。

其后不久,五祖准备退位,便令大众各作一偈,自呈心意,看谁最有资格传得心法,为第六代祖。当时,五祖住持的东禅寺共有千余住众,以神秀为上座,即大众的教授师。除五祖上堂说法外,大众都要接受他的指导。所以,大家听了五祖所言之后,纷纷议论说:神秀上座已是教授师,准接班人,祖师位必是他得,我等何劳作偈,枉费心力。神秀亦知自己是众望所归,同时也想让五祖印证自己心中见解深浅,便作了一首偈。虽然作了,但他没有把握,不敢直接呈给五祖,思来想去,就于夜间将偈写在五祖堂前的步廊墙上。

五祖见了,令大众依此诵持,说可以由此见性。但可以由此见性,不等于作偈者已经见性。所以,五祖晚上又把神秀叫来,明确告诉他:“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令其重作一偈。(未完待续)

摘自《永嘉禅讲座》(中级)

自序品

神秀之偈

神秀的偈颂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佛陀当年是在菩提树下证得菩提,故以菩提树为喻,形容佛陀圆满的一切功德。我们的身体就像菩提树。一个觉悟者,他的慈悲智慧都是通过行为或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没有身体,这些功德又如何得以彰显?

“心如明镜台。”心是什么样子?平常是看不到的,因为能看到的都是妄想。你想到这个磬、这个杯子、这个话筒,会知道心在想什么。除了所想的东西外,你看不到真正的心是什么样子。佛经中往往以镜子来比喻真心。当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转过来,就是我们的真心,为大圆镜智,就像一面巨大无比而圆满无瑕的镜子。但这只是取镜子能够照物的作用为喻,不是指镜子的形状,而是说,心具有镜子那样的能够映现外物的功能。

我们看镜子时,会发现镜子中有你的影子。当你看到镜子中的影子,注意力往往是在影子而非镜子上。如果你能直接看到镜子本身,就知道其中那个你只是影子。如果你看不到镜子本身,就会把那个影子当作是你,反而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坐在这里,如果心里没有任何妄想,我所讲的,你一样能听到;眼前这一切,你一样能看到。虽然听到,看到,但你并没有起心动念,并没有任何动摇。那么,它为什么会看到?为什么会听到?就因为心本身具有照物的功能。所以,“心如明镜台”是比喻真心像明镜那样,能够照见一切。

“时时勤拂拭。”这是告诉我们,妄想、杂念、习气种子,像尘埃一样堆积在我们心中。只有一点点去除这些杂念,才能见到明镜台,见到心的本来面目。其中,色声香味触是外在的色尘,概念则是内在的法尘。比如你觉得这是幸福的、那是痛苦的,这是荣耀的、那是丢脸的,诸如此类,这些概念同样是一种尘埃。修行用功的人,必须先舍弃这些色尘和法尘,才能转迷为悟。这个过程有快慢不同,利根者一下就明白了,但钝根者则要循序渐进。一旦放下内外六尘,就离本来面目不远了。

“勿使惹尘埃。”神秀此偈以明镜为喻,说明心具有照物的作用。问题在于,他并没有看到镜子本身,所以会在意镜子上的灰尘。一旦真的看到镜子,直接就没有灰尘了。因为镜子本身是无尘的,灰尘是后来沾上去的。或者说,即使沾上去,镜子本身还是没有灰尘,只是灰尘在那里,呈现出有灰尘的样子而已。如果这里有面干净的镜子,再把灰尘洒上去,你会发现,镜子中也有灰尘的影子。因为外面有灰尘,所以镜子就照见了灰尘的那个“相”。我们的心能够照物,自然也能照见六尘。如果看不到镜子本身,就会认为它惹上了尘埃,需要通过“时时勤拂拭”来保持清净。

事实上,镜子是镜子,灰尘是灰尘,就像说白马非马,“白马”其实是两个概念,一是白,一是马。同样,镜和尘也是两个概念,灰尘在镜子上,还是在哪里,其实和镜子本身并没有关系。神秀错就错在这一点,其实,我们也和他错得一样。常常有人说:“我妄想很多!我烦得不得了!”其实,你从来就没有妄想,也从来就没有烦过。那些你认为的妄想,你认为的烦恼,只是一些缘起的事相在你心中呈现出来。如果认为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把尘和镜混为一谈,还是凡夫的见地。所以五祖的评价是:“如此见地,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自序品

慧能之偈

六祖听到这首偈颂后,也说了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是针对神秀之偈而说。因为神秀把尘埃和自己连在一起了,所以六祖直接指出,一切只是缘起的呈现,背后并没有自己。佛菩萨的功德不是通过任何形象来表现的,我们那个明镜般的真心也是无相的。

“菩提本无树。”这是说觉性没有任何形象,也没有任何概念可加以形容。我们现在观察自己的心,在没有妄想时所呈现的,就是菩提的妙用。但我们往往会在上面安一个头说:“我现在明白了,看到我的心了。”其实,这些全都是概念。但连这些概念都没有的话,哪怕有八万四千张嘴,都无法形容心是什么样的。因为你一形容就是概念,就是尘埃,所以六祖直接就说是“菩提本无树”。

为什么我们看不懂后来的那些禅宗公案?因为他无法用概念让你明白,只能举一个例子,或者说一个张三李四,这样一举,和自我没关系了。以这样的缘,把学人的执着打掉,让真心显现出来。一旦抽离当时的背景,再去执着这个例子,自然是看不懂的。其实,真心本来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所谓的觉性,就是你能看能听,没有任何障碍。再讨厌的人你照样会看到,再麻烦的事照样想得起,因为自性本来没有障碍。如果你说此人不善,我彻底忘记,以后再也不想,反而是一种障碍,把自己关住了。

六祖的偈颂,就是把“身是菩提树”的相给舍掉,直契本来面目。如果你还粘在这个相上,对心、佛、众生、内在外在,乃至世间所有一切,只要有一个尘埃让你粘住,就是轮回的开始。如果没有这个障碍,觉得“生命如此圆满!我真想说,却说不出来”,就对了。如果你想说就说出来,反而错了。所以我也很遗憾,怎么讲都是错的。

“明镜亦非台。”以镜为喻,本是说明心有照物的功能,而不是有个具象的镜子在那里。我们坐在这里,周围有些什么,一望便知,清清楚楚。到底是谁在那里清楚?我们往往会觉得,是“我”很清楚。这就是“台”,你自己搞个台在那里,上了台就下不了台——轮回路就是这样。

所以六祖告诉我们,这个明镜不是所谓的“台”。我们现在想到天安门,想到太阳月亮,想到十方法界,无论想什么,随时能在心中呈现出来。但这种呈现没有对立,没有一个可执着之处。如果觉得有什么在那里,有句话要说,有个形象要表达,就不是你的真心。所以,六祖让我们不要错会这个比喻。如果觉得有个地方可以清洗自己的尘埃,每天拜了多少佛,念了多少佛,就以为是在用功。其实,只要有一个尘埃在心中出现,你就与法不相应了,就离自己的本来面目十万八千里了。

“本来无一物。”这是直接扫除之前“时时勤拂拭”的心态。什么是“本来无一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你以为有个东西是“无一物”,就又错了。日本禅宗有句话,叫“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这是什么意思呢?“本来无一物”是一切万法的本体,并不是有个具象的体在那里。但真心所起的妙用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你的整个身心乃至世界,都在心性的本来面目中呈现出来。在无一物中呈现出天地万物,呈现出六道、十法界。

“何处惹尘埃。”这是说没有地方会沾染尘埃。换言之,心性既然没有对立,没有尘埃,没有妄想,那么,我们做什么、说什么都和自性无关,因为它本来就不受这个束缚。所有的尘埃、所有的执着妄想,它的体和心性并无差别。当它呈现出来的时候,都是心性在作用。尘埃本身没有烦恼和痛苦可言,如果你执着在相上,执着在概念中,那你就成了尘埃。

我们现在就是因为迷失了心性,所以会抓住一点,得少为足,因小失大。自以为抓住了什么,实际却忘了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圆满。所以六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没有菩提树,没有明镜台,也没有所谓尘埃,这就把心的本来面目彻底彰显出来了。(未完待续)

自序品

五祖传法

五祖见此,知道他已开悟。但六祖当时尚未剃度,不过是个做粗活的净人而已,来了也不过才八个多月。而五祖门下千余徒众,修行多年,如果最后让一个岭南獦獠独拔头筹,这让其他人情何以堪。五祖见大众对慧能说偈一事大为惊异,担心有人加害,就把写在墙上的这首偈擦了,说这也不曾见性,众人皆以为然。

次日,五祖悄然来到碓坊,问六祖道:“米熟了没有?”六祖答说:“早就熟了,犹欠筛在。”米舂完后,还要把糠筛掉才大功告成,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在唐音中,“筛”和“师”同音,所以这是一句双关语,意思是:我的功夫早就成熟,就是没有老师给我印证。五祖闻言,就以拐杖击碓三下而去,六祖心领神会。我们可能觉得这个太神奇了:他敲三下,你怎么知道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在双方心心相印的时候,有些话不必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彼此就明白了。

到了三更,六祖来到丈室。五祖以袈裟围住窗户,不让别人看见,单独为他讲授《金刚经》。《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以大智慧到彼岸。彼岸是什么?按大乘佛法的观点,就是“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既不能住于轮回,也不能住于涅槃。

当五祖说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顿时领悟了大乘佛法的核心要义。这句话也是整部《金刚经》的核心。心本是无所住的,比如你要抓住什么,觉得“它是我的”。刚刚想完,这个念头就过去了。你所喜欢的人也好,物也好,没有一样可以让你抓住。因为思维一直在流动,外物也一直在流动,一秒都不停留。所以,世间本来就无所住,生命本来也无所住,这是它的本来面目。

但在无所住中,又能“生其心”。我们平日用功,很怕自己生妄想。其实你有定力了,一点都不必担心妄想。因为妄想不是无缘无故的,只是业力推移的过程。你内在善心多一点,智慧多一点,妄想打起来就比较舒服;不善心多一点,愚痴多一点,妄想打起来就非常痛苦。如果一味抗拒,既控制不住妄想,又觉得不能要妄想,就会矛盾纠结,甚至精神崩溃。要知道,妄想不过是业力的一种展现。如果你看见自己的妄想,正说明智慧在开始提高,你已经认出它,而不是茫然地跟着转了。(未完待续)

达照法师:《六祖坛经》要义解读连载(Ⅰ-8)

2017-09-30 达照法师 一宿觉禅修营

直指见性

《六祖坛经》要义解读

自序品

言下大悟

六祖由此言下大悟,明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对五祖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期”,就是“十字路口遇爹娘”的那份惊喜。无量劫轮回至今,天天盼着回家,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但又不敢过多奢望。此刻峰回路转,真就遇到了,所以感叹万千地说了这五句话。

“自性”,就是我们的本觉。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功能,能看、能听、能说、能想。这个功能在什么地方?如果你的心不住一切法,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想到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只是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尘埃把你蒙蔽,就是心的本来面目。

“何期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不假造作,不是扫除妄想后才开始清净。你当下就是清净的,不但现在如此,过去、未来亦如此。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看起来都是有生有灭的。可是,你睁开眼四处张望时,能看的性能是这样;闭上眼什么也不看时,能看的性能还是这样。我们小时候会看,长大了也会看,它什么时候变化过?什么时候停止过?听也是一样,耳朵可以听到各种声音,哪怕万籁俱寂,也会听到没有声音,这个会听的闻性从来不曾生灭。所以,生和灭只是一个尘埃,是在生,是在灭,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但这个过程中其实没有一样东西。因为能了解生灭的心性没有生灭,生的时候知道自己生,死的时候知道自己死。这个根尘相对的过程,本已具足,从未改变,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不但具足诸佛菩萨的无量功德,也具足三途恶道的贪嗔痴慢:从能量上说,它具足一切功能。凡是生灭的一切,都是生命本来具足的。但我们抓住其中很小的一点,当做讨厌或喜欢的,结果就变得七零八落,充满人我是非。如果你完全看到心性的作用,那无论到什么地方,是看到庄严的佛菩萨像,还是看到监狱的犯罪分子,同样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不会说面对犯罪分子,看的功能就自动屏蔽了。因为这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一切妙用,它不需要去分别是非人我,但可以清楚是非人我。

“何期自性,本不动摇。”我们的心会左思右想,思绪万千,但会打妄想及了解所打妄想的性能,从来不曾动摇。就像我们的眼睛,无论看到哪里,会看的性能从来都是一样的,而不会说,只有到东才显现,到西就失灵。即使看不出了,也能看见黑乎乎的一片,这个性能同样没有失灵。事实上,它永远不会失灵,不曾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前面四句都是体,是证得真如的本体。大乘佛法说到心的本体,一般采用否定的形式。比如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净,它就说本来清净;感受到的是生灭,它就说本不生灭;感受到的是匮乏,它就说本自具足;感受到的是动摇,它就说本不动摇,把你感受到的一切全部否定。此时,你的执着无处生根了,就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什么说自性能生万法?你眼睛看到那里,知道这几个字是“乘本愿船,与慈运悲”,你的念头立刻会从对境上生起来,这就是自性的妙用。看到山河大地的一切,也是如此。所以,自性不但是如如不动,也是能生万法,一切自在。

以上是六祖讲述自己开悟被印证时所达到的境界。我们如果有一些佛法基础,都可以在这里回光返照,有所觉悟。或者说,有没有基础都不重要,因为心性其实和基础无关。关键在于,这一念是迷是悟。如果前念迷失,有种种尘埃、种种执着,那一定是照不起来的。只有后念觉了,你才会发现,尘埃就是你的妙用,没有任何执着可言。这就是《自序品》中的精要部分。(未完待续)

摘自《永嘉禅讲座》(中级)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嘉禅中级班(六祖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