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

历代古泉五十名珍,历来就是泉界收藏者倍受推崇的至上珍品,其收藏价值、欣赏价值及研究价值是无可限量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编辑18928810158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张图片

1桥足半釿布:战国时期铸币。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产生于战国早期,主要流通于魏国地区。基本形制为首部平实、圆肩(或平肩)、圆裆、方足。钱文纪地、纪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除此之外,当时楚国地区也曾铸行过钱文分别是“殊布当釿”和“四布当釿”的长足釿布。

战国时期“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一枚

2三孔布:圆足布之一种。因其首部和两足部各有一小孔而得名。这种布币发现极少,所见面文有二十余种,背文纪值,分“两”和“十二朱”等。战国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三孔布因形制特殊,存量极稀,是先秦货币中最富神秘色彩的一类,目前已发现的品种除“牟”字(包括大、小二型)已过10枚外,其余均在10枚以内,不少是仅见的孤品,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2010年嘉德春拍一枚“武阳”背“两”三孔布,仅见品,成交价格为352.8万元,至今是古钱币拍卖的最高纪录。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张图片

战国·莒国博山刀

3博山刀:齐明刀之一种。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国攻占齐大片领土时铸。清代嘉庆年间山东省博山香峪村出土,字样特殊,习称“博山刀”,传世极少。背面铸有三字或四字,一般开头两字都是“莒冶”。1979年,山东莒县故城遗址曾出土有这种刀币的钱范。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张图片

晋阳匕

4晋阳匕:即圆首刀,战国时期铸币,又称直刀、赵刀。形体轻薄,钱文有“甘丹化”、“甘丹”、“白人化”、“白人”、“白化”、“王化”、“城”等十几种,多出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成白”又释作“成帛”,河北灵寿战国中山故都城址曾出土这种刀币的钱范,可证其铸地。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张图片

战国 齐国“齐返邦长法化”背“化”六字刀

5齐六字刀:齐刀,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大化”、“齐大化”、“齐之大化”、“即墨之大化”、“即墨大化”、“安阳之大化”等刀币的总称。除此之外,一般将“莒邦”等残刀亦归入齐刀范围。齐建(造)邦长法化就是六字刀,据说当时是一种纪念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公元前378-324年之间,也就是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张图片

战国 圜钱“西周”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张图片

战国“东周”圜钱

6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圜钱,为战国中晚期一种外圆内穿圆孔形制钱的统称。其中的“东周”和“西周”铭文钱,即为圜钱其中之一种。此钱来历,为公元前441年,周王考封其弟揭于河南城。此城在洛阳之西,故称其为“西周”,西周君曾铸造“西周”圜钱。而“东周”铭文钱,则是公元前367年,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地,巩位于洛阳之东郊,称东周,铸“东周”钱。

“东周”、“西周”圜钱,为战国圜钱中的珍贵品种之一,其中“东周”圜钱遗存比“西周”相对还要少。关于“东周”和“西周”圜钱,近代泉界名家多有记述,如:曹铨在《古泉汇志》中记述:“右西周圜钱,制作与东周泉无异。余于二十年前得是泉于南乡故家,当时陶心如亦购有此品,审为吕尧仙旧藏。曾见拓片,西字尚完好,周字已平夷云。”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8张图片

战国时期 “共屯赤金”圜钱

7共屯赤金(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共屯赤金”圜钱是战国时期魏国铸币。面文古篆“共屯赤金”,旋读,圆形圆孔,无轮廓,背夷漫。“共”乃地名,周厉王时共伯和之封地,春秋时属郑,在今河南辉县境内;“屯”,“纯”字省,金文中“纯”皆作“屯”;“赤金”即为铜,《汉书·食货志》:“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魏文侯时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革,除布币外,开始铸行圜钱,面文纪地纪值,“共屯赤金”与“共”、“共少半釿”当属同一地区铸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9张图片

壮泉四十:新莽钱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0张图片

新莽 “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

8壮泉四十:新莽钱,始建国二年(10)铸。“六泉”指规则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十布”指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其中规则直一在始建国元年(9)已铸,大泉五十则在西汉居摄二年(7)已铸,始建国元年(9)又铸。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1张图片

王莽 “国宝金匮直万”

9国宝金匮直万:新莽时铸钱。上部方孔圆形,有直读“国宝金匮”;下部方形,“直万”两字直书于两竖纹之间。传世仅两枚。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新”铸造钱币,形制特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为3厘米,面文为篆书“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边长为2.8厘米,身面、背有直纹两道,纹内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背无字。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有人认为是流通货币,因为折价太高而没有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也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该物并非货币,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装饰之类,象征着王莽拥金无数。现今只有一枚完整钱存世,另有一枚只存上部半枚,且流失海外,不知所踪。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真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我国历史上面值最大的铜币,当推新朝王莽(8—24)发行的“国宝金匮直万”古铜币,面值为一万枚五铢钱。据史料记载,王莽在位16年,由于国库空虚,共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每改一次,就搜刮老百姓一次。“国宝金匮直万”是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铸造的,其形状如葫芦。上部为方孔圆形,铸有“国宝金匾”篆字;下部为正方形,上铸篆体“直万”两字,字体十分精美;中部系一短颈,连接上下两部。在当时,万枚五铢钱,可兑换黄金一市斤,而一枚“国宝金匮直万”钱,竟值一斤黄金,可见其剥削之程度惊人了。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2张图片

大泉五千

10大泉五千:三国吴钱,史志无载。近年曾有出土。东汉末年开始,社会动荡加剧,经济状态和货币流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群雄割据的社会局面下,各个政权纷纷铸造各种虚值货币对民间百姓进行经济上的掠夺以支撑其军事需要。这一时期铸币品种繁多,且均具有各个政权的文化特点,其中部分品种由于虚值过大或政权存在时间过短而没有形成流通规模,可谓“胎死腹中”称为今天的珍稀古泉。传世极少,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是继王莽后最大的虚值钱。另有大泉当千、大泉二千,传世也较少。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3张图片

十六国·太夏真兴

11太夏、真兴: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铸钱。钱文隶书,面重郭,存世极少。“太夏真兴”为十六国时期夏国铸币。东晋义熙三年(407),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匈奴人认为自己是夏禹的后代,故称国号为“大夏”。东晋元熙元年(419),赫连勃勃在攻占长安后,返回统万城,以宫殿大成,于是赦其境内。又改年号为“真兴”,刻石都南,颂其功德。将其所使用过的三个年号龙升、凤翔、真兴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真兴”实乃真正兴盛之意,其标志就是统万城宫殿建筑的完工。古时“太”与“大”字通用,所以钱文“太夏真兴”,实为“大夏真兴”,即国号加年号构成钱币名称,这种命名方式由此钱开始。铸钱一事,史无记载,应是铸于大夏真兴元年至六年之间(419—424)。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4张图片

南北朝·永光铜钱

12永光: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钱。形制薄小,重二铢,存世极少。刘子业生于公元449年,小名“法师”是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公元464年,宋孝武帝去世,皇太子刘子业即位,改年号为永光。刘子业,是我国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之一,他狂妄自大,荒淫无度,侮辱先祖,嗜杀成性。既无政治头脑也不懂经济,公元465年(永光元年)正月,改,本已偷工减料的孝建四铢钱,铸造更为轻薄的两铢钱。三个月后,又铸永光钱,五个月改元,景和,又铸景和钱。他在位不到一年,就改元两次,铸过“两铢、永光、景和”三种重量不足两铢的小钱。据《宋书·前废帝纪》载:永光元年春二月“庚寅,铸二铢钱,三月甲辰罢”。又“秋八月癸酉,改元景和,九月戊午,开百姓铸钱”。是时,采纳沈庆之建议,允许百姓按官府规定,遵照颁布标准,由百姓自供铜料,在钱署内鼓铸;然后由官府检验是否合格,按万钱收税三千。这种官督民铸的方式原本用意不错,但引起民间私铸恶钱泛滥成灾,遂有耒子、荇叶、鹅眼等称谓。《宋书·颜竣传》:“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5张图片

13景和: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铸钱。重二铢,钱形薄小,存世极少。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6张图片

咸通玄宝

14咸通玄宝:唐钱。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钱官王彤所铸,寻即废止,存世极罕。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桂阳监铸钱官王彤进新铸钱,文曰‘咸通玄宝’,寻有敕停废不行”(《古泉汇考》)。又《钱币考》考定此钱在彬州铸造。“咸通玄宝”四字隶书直读。钱径2.3厘米,重3.5克左右。钱文称“玄宝”而作正用通货者历来仅见。由于此泉铸时甚短,传世绝少,成为隋唐时代古泉珍品之一。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7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8张图片

开平通宝、元宝

15开平通宝、元宝:梁钱。开平是五代梁朱温年号(907-911),存世仅通宝、元宝大铜钱各一枚,对其真伪钱币界看法不同。另有开平元宝铅质小钱,系南汉刘隐奉梁正朔而铸。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投降唐朝后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攻城略地,几无宁岁。经过二十多年终于灭唐自立,创建了后梁王朝。五代战乱频繁,民生困苦。史料中未见后梁铸钱的相关记载。传世原有“开平通宝”、“开平元宝”大铜钱各一枚,通宝生坑、元宝熟坑均系孤品。经民国大藏家方若、戴葆庭等人收藏,现二品均在国家博物馆收藏展出。此枚开平通宝为本场古钱拍卖重要拍项之一。九十年代被发现,后辗转流失海外。该钱红绿锈入骨,文字版别、制作风格均与国博所藏一致无二。无论从历史地位还是存世数量,均是古钱中的顶极珍品。

五代十国·后唐天成元宝

16天成元宝:五代后唐钱。"天成元宝"的天成为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天成年间(926-929年)明宗废铝锡铸造的劣等钱币,所铸成"天成元宝"。这种钱在制作上精整,文字十分清晰,钱径约2.3厘米,重3.4克左右,"天成元宝"几个字从上往右依次旋读。"天成元宝"因所出甚少,可谓五代钱中的珍稀之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19张图片

五代十国·前蜀永平元宝

17永平元宝:前蜀钱。永平年间(911-915)铸,存世极罕。永平元宝的版式为小平钱,有大样[早期]、小样[晚期]之分,铸工不精,面文粗糙, 钱文"永平元宝"隶书,旋读;然"永平"二字已近真书,"平"字中竖粗长。径约2.3厘米,重3克左右。背平夷无文,穿上或有仰月。无大钱及铅锡钱。王建所铸五种年号钱中,永平元宝传世独少,极为罕见。传世多见一种文字纤弱之"永平通宝"小钱,系安南所铸。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0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1张图片

五代 “天德重宝”背“殷”

18天德重宝:闽钱。天德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当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纪国号。五代十国时期南闽政权铸造。公元943年,王审知第三子王延政杀兄自立,称帝于建州,改国号为殷,建元天德,共历2年,铸造有"天德通宝"和"天德重宝"背"殷"钱。根据文献记载,"天德通宝"有铜铁两种,但铜钱仅见数枚,铁钱有折拾型大钱留世。"天德重宝"背"殷"钱也分铜铁两种,其中铜钱有大样和小样之分,面文也有隶书和楷书的区别,有"宝"字"足"部作隶笔,钱币界成为隶宝天德,依据旧谱讲解尚有折拾型【天德重宝背殷】大铜钱传世,极其罕见,惜拓图已残缺。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2张图片

五代十国•马殷 鎏金“天策府宝”

19天策府宝:楚钱。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于乾化元年(911)铸天策府宝,有铜、铁两种。据《十国纪年》载,当时城中行用铁钱,城外使用铜钱。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内境外。铜钱又有背龙及鎏金等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3张图片

唐“乾封泉宝”鎏金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4张图片

唐 乾封泉宝

20乾封泉宝(楚):楚马殷所铸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铜钱数量少于铁钱,钱文隶书,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乾封泉宝背天,乃五代十国时期楚马殷铸币。马殷(公元852年—930年),河南人,曾被唐任为潭州(长沙)刺史,武安军节度使。不久,后梁灭唐,被封为武穆王,字霸图,号天策上将军,开天策府,都长沙,辖湖南八州及广西东部地区,始建楚国。据《十国纪年》载曰:“时城中(辖区内)行铅铁钱,城外(辖区外)特用铜钱。”之后,沿用唐乾封泉宝、乾元重宝钱名自铸钱行用。楚马殷铸乾封泉宝钱,在形制和钱文上均与唐铸乾封泉宝钱不同,楚马殷铸品形大而背多有文,如“天”、“天府”等。历谱所载,乾封泉宝背天、背天府钱,主要是铁钱为主,铜钱均载铁母,未见载入流用铜钱或者铁范铜钱。楚马殷之乾封泉宝铁母,史出罕少,诸谱定级为一,皆曰珍罕品种。作为地方政权之楚马殷所铸乾封泉宝钱,一方面史铸量不丰致遗存不厚,即使是铁钱,也为少见之品;另一方面其材质因多用铁铸,铜钱更少,故,铜质钱甚为珍贵。而根据《十国纪年》所记载,乾封泉宝钱在以鉄为主铸的情况下,另铸有铜钱,无非,铜钱使用范围更窄,铸量更为有限。换言之,楚马殷乾封泉宝铜质钱,应非仅铁母,而理应有流用之铜钱矣。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5张图片

广政通宝

21广政通宝:后蜀钱。孟昶广政年间(938-965)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广政通宝,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广政元年(公元938年)铸行。 分铜钱、铁钱两种。铜钱面文广政通宝,直读,八分隶书体。 钱背多光素无文。 广政廿五年(公元962年)始铸铁钱。 广政通宝铁钱形制大小与铜钱相同,当时十枚铁钱值四枚铜钱,与广政通宝铜钱并行流通。 北宋灭蜀(公元965年)后,蜀地专用铁钱,直至南宋。近年先后在四川合川、彭山等地发现广政通宝小平铁钱实物,出量稀少。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6张图片

大蜀通宝

22大蜀通宝:后蜀钱。钱文形制与广政通宝接近。存世极罕。蜀地,历史事故的多发区。历来就为兵家长争之地。其铸币可追溯的战国时期。秦统一中国后也有铸币,汉到三国的历史朝代更替期铸币更是不断。尤以唐末五代时,天下大乱,军政割地而居,各自铸币,今考之极其繁复,铜、铁、铅质参差不齐。这时蜀地铸币以隶书体“大蜀通宝”为代表。宋时,淳化五年即公元993,四川李顺义军铸应运元宝、应感通宝。元末蜀地只有明玉珍一支起义军队伍.元至正十七年二月,徐寿辉部将明玉珍自巫峡入蜀.第二年明玉珍破成都,尽有蜀地.元至正二十年明玉珍闻徐寿辉死,与陈友谅绝,众推为陇蜀王.元至正二十三年明玉珍在成都称帝建国【夏】改元‘天统’.铸‘天统国宝’宫钱.从1357-1363年,的七年间,明玉珍不会不铸钱.他号称陇蜀王,利用元代钱监钱范改范铸陇蜀国的大蜀通宝入情入理.1357-1371明氏治蜀期间,与内地战乱不同,蜀地基本是安定平和,其使用历代旧钱和新大蜀通宝基本满足了经济需求,估计没有再铸新钱.而世之所传疑为明玉珍钱的楷篆天统通元宝钱已证明是耶律留哥的东辽所铸.故明玉珍大蜀通宝钱的发现意义重大,它不仅证实东辽天统钱的真实,而且证实了大夏国明玉珍父子确实铸有大蜀通宝. 此品大蜀通宝钱,直径25毫米,厚1.5毫米书体与上述义军铸币书体一致,钱的规制也一样,属同一时代风格特征,尤似元末吴国公朱元璋铸大中通宝钱和其原上属徐寿辉铸天启通宝钱的书体。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7张图片

保大元宝(背天)

23保大元宝(背天):南唐钱。李璟保大年间(943-957)铸,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极少。南唐李璟保大年间(943~957年)所铸,昔被泉家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对于其铸地的归属问题,历来颇有争议,如单从面文上看,保大系南唐李璟继位后的第一个年号,是钱应为南唐所铸;但其形制与背文"天"字,存有楚马氏铸钱遗风,故又有楚铸之说。南唐铸币说认为:保大钱是李縖派兵攻入潭州(今湖南长沙)灭楚后所铸,其背文铭以"天"字,只是因循楚地铸钱旧制,是一种纪念性质。楚铸说则认为:保大钱系马殷之子马希萼归附南唐时用其年号所铸。据史料载:自楚王马殷开天策府后,其铸钱背文多有"天、策、天策、天府"等字。马殷死后,曾遗命自次子马希声以后,王位由诸兄弟依次继立,违者斩之,结果造成了诸子争位,内乱迭起的局面。马希声在位二年卒,尔后继立,再后马希广为王,马希萼因争位不胜,遂兴师大动干戈。后汉乾?元年(948年),南汉攻楚,相继占领了楚地贺州、昭州。马希萼也于次年秋组成静江军攻打潭州,被马希广打败后,经过一年调整,又重新大举进兵,自号顺天王,并向南唐称臣求助。潭州失陷后,马希萼自称楚王,袭天策上将军职。不久马希崇发动宫廷政变,自立为王,囚马希萼于衡山而再起内乱,南唐遣大将边镐率兵直趋潭州,马希崇投降,楚灭。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8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29张图片

永通泉货 篆、隶

24永通泉货:南唐钱。显德五年(958),李璟铸永通泉货大钱,以一当十,钱文有篆、隶两种,篆书者较薄小,为后期的减重钱。公元943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宗李璟在位时期铸“永通泉货”钱。其计有隶书和篆书两种钱文书式。该钱无论书意和铸制水平在五代十国时期铸币中都堪称上乘,颇为精美。而之前诸谱入载,永通泉货隶书钱有版式二三,近似折五形制(径36毫米—38毫米之间),而篆书钱则分为标准与小型形制(直径约在28—32毫米之间)。就形制尺寸来说,篆楷二书钱,入谱之品并未成对。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0张图片

25大齐通宝:南唐钱。此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建国号大齐时所铸。一说为南唐后期铸大唐通宝时所铸。大齐通宝,乃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弁)于公元937年所铸造。该钱主铸材质青铜,小平形制。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1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2张图片

建炎元宝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3张图片

建炎重宝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4张图片

建炎通宝

26建炎元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同时期高宗尚铸造有“建炎通宝”,“建炎重宝”,皆罕见,为古钱大珍。作为宋室唯一赵姓传人,赵构高宗立年号"建炎"作为南宋第一个年号,所谓"建":建立,所谓"炎":权威,自是这位曾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的新皇高宗心之所想、志之所向,肯定是在满目疮痍、山河破碎的国土上建立起他高宗的权威,似乎满含复兴的雄心,只是建炎年间,赵构高宗一直是疲于奔命、忙于逃亡,还不断罢黜主战派大臣,一味地策划向金虏求和,并未建立起统帅全民全军抵抗外族入侵的权威,只留下了"泥马渡康王"的滑稽戏。不过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建炎元宝的铸造发行却可以说高宗登基后表现其继承乃先祖的一大物证,更给后来的钱币爱好者收集和研究留下了美妙的联想。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建炎元宝的铸造发行,自建炎元年(1127年)始铸,完全与赵氏乃祖北宋铸钱格局一脉相承,实行对钱制度,以建炎通宝为例,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铜、铁钱,钱文为篆、楷二体,均为对钱,铸量较大,版别也复杂,建炎通宝折二钱,为诸版中最有代表性的钱币,版别有篆楷书、大小字、点建版、省宝版等多种;另小平与折三钱数量相对少一些,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钱币流通结构是以折二为主的。建炎重宝、建炎元宝均不多见,尤其建炎元宝铸量极少,价格昂贵。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5张图片

至宁元宝

27至宁元宝:金代卫绍王至宁元年(公元1213)铸造。存世仅有一枚折五型铜钱孤品,书体与北宋崇宁小平楷书相似。珍罕无定价。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6张图片

南宋大宋通宝当拾

28大宋通宝(当拾):南宋大钱大宋通宝当拾直径一般:52MM.厚:3MM。大宋通宝当十大钱为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七月后所铸。当时行"大宋元宝"钱,而"大宋通宝"只有铁质小平钱。铜质者仅见背"当拾"大钱一种。制作精整,传世绝少。"当拾"大钱径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钱文楷书直读,书法秀丽,拾字从入,是其特征。据云出自宋代大书法家蔡京手笔。按钱文字形又分为瘦书小字及笔划粗壮的大字两种,其中以瘦书者为佳。当拾大钱铸于西川地区,与嘉定折十同监。铸量究竟有多少,则无从查考。流传至今已成为世上罕见的钱币珍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7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8张图片

贞祐通宝、元宝

29贞祐通宝、元宝:铸期:宣宗贞祐年间(1213-1216年)特征通宝,小平,钱文真书顺读。元宝小平,钱文真书旋读。贞佑元宝,早年流入日本(日本平岛春水藏)国内仅发现此一枚。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39张图片

南宋临安府行用准伍伯文省铜牌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0张图片

南宋“临安府行用 准陆拾文省”铅牌

30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俗称“垮牌”),是一种独特的品种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系南宋末年宋理宗淳衤右年间(1241—1252年)所铸。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北宋时,称为余杭郡,高宗南渡后建都于此,改称临安府。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就是由当时的临安府铸行的。其面额分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准”为“平”的意思,“省”为“省佰”,即以七十七文充当一百文铜钱。该铜质钱牌呈狭窄长方形,上端有一圆孔,四周及圆孔有廓;长度和宽度因面额大小而异,“准贰佰文省”长6.2厘米、宽1.9厘米,“准伍佰文省”小型的长7.3厘米、宽2.3厘米,大型的长7.9厘米、宽2.7厘米;面文均为“临安府行用”五个字,背面标明币值,分别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书,且制作精美。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1张图片

大朝通宝 铜质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2张图片

大朝通宝 银质

31大朝通宝: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存世极少,铜质更罕见。属中国古泉五十名珍。

乾亨通宝

32乾亨通宝: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一般制作不精,文字内多流铜,极少见。另有“乾亨重宝”铜钱。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3张图片

天显通宝

33天显通宝:天显通宝隶书小平光背无定价辽太宗天显年间铸,据内蒙出土:径2.38厘米,重2.7克。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太宗天显年间(947-950年)铸,仅发现1枚孤品,该钱已流入日本。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4张图片

中统元宝

34中统元宝: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直或旋读。背可见星纹,平钱。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5张图片

永安一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6张图片

永安五百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7张图片

永安一千

35永安一十、五百、一千: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永安一十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永安五百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仅孤品,古钱之大珍。铁钱存世也已屈指可数,价格颇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独特,按照右左上下顺序读,永安一千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为古钱珍品。铁钱存世量也已不多,能得善价。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8张图片

应历通宝

36应历通宝: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公元951~969),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辽代应历通宝,直径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49张图片

元代大元国宝背至大双龙大钱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0张图片

元 大元国宝光背(铅)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1张图片

元 “大元国宝”锡质试铸

37大元国宝: 元朝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文字形制极为精美,有以孤品背龙纹者尤其精致,疑为开炉试铸样钱。另有铅钱孤品,系雕母。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2张图片

建国通宝(篆书平钱)

38建国通宝:北宋宋徽宗赵佶有 建中靖国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小平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曾被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以400银元购得。也有人认为此钱太过离奇,怀疑是建炎通宝改刻而成,但据考证,建国通宝是取建中靖国年号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铸造的货币,却因赵佶的建中靖国年号中的“建中”二字与唐代某年号重复,所以此币刚刚铸成就马上废止,而改铸非年号的“圣宋通宝”、“圣宋元宝”。因此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过10枚,无法估价,称建国通宝为北宋第一珍稀币并不为过。楷书建国通宝早在清末,民国时期曾被发现,可惜皆已流失,1956年锦州博物馆在发掘清代范子和墓时,曾经出土一枚隶书“建中靖国”钱,铜质厌白,属于夹锡钱一类,实属仅见。请大家欣赏国家博物馆所藏名珍篆书体建国通宝。根据实物考证篆书体建国通宝的版别有三种,均属试铸。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3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4张图片

保宁通宝

39保宁通宝: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铸币,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极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宽缘、细缘、狭穿、广穿、背月纹等区别。其钱文右旋读,书体隶兼八分,浑厚朴拙,古意盎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谓影响了整个辽一代钱风。目前,根据相关资料、图谱及所见所闻,保宁通宝平钱的统计存量大约在数十枚之内,是辽钱中的稀见品之一。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5张图片

元 “至正之宝”背“吉 权钞 贰钱伍分”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6张图片

元代至正之宝背权钞壹钱五分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7张图片

元代 至正之宝权钞伍钱

40至正之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铸造.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制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面文“至正之宝”为端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古”系记江西吉安道监制;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右为币值银重,所见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及“伍钱”五种。“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最大者;径达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来出现之最大行用方孔圆钱。以铜钱权钞行使,又称“至正权钞”。钱文书体特别俊秀流畅,与“至正通宝”一类书法相同。这类铜钱均比较罕见,价格极高。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8张图片

北宋“圣宋通宝当五”试样

41圣宋通宝:直径2.4厘米,穿0.65厘米,厚0.1厘米。钱币完整,未见拼接、挖补、改刻的痕迹,应当是一枚真品古钱。“圣宋通宝”行书旋读,字体与行书圣宋元宝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现一斜月,左侧边郭有一个直径0.1厘米的圆形深孔,形态较规则,似乎是用作定位用。  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1103年)铸圣宋通宝,行、篆二体,以一当五,崇宁三年(1104年)乃止。圣宋通宝钱行世只有8个月,世间所见甚少。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59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0张图片

西夏 西夏文贞观宝钱

42贞观宝钱(西夏文):西夏崇庆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造,形制为小平钱,直径2.5CM。钱形较大。目前存世仅有一枚,极其珍贵。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1张图片

明·天启通宝(背十一两星月)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2张图片

明 “天启通宝”背“密十一两”

43天启通宝:背面有字的天启通宝是明代的,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此钱为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2.4厘米的小钱。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天启五年,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其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种用日本铅锡销熔入铜所铸的铜呈折色的“折沙钱”就是此时所铸。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3张图片

元末起义军徐寿辉铸“天启通宝”折二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4张图片

元末•徐寿辉 “天启通宝”折三

元末南方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公元1358年铸“天启通宝钱”,该币质地为紫铜,就式样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三种,钱文有楷书和篆书两种,由于从发行到停铸仅经历了一年,因此元天启通宝比较珍稀,尤其是篆书折三天启钱为一级品,为可遇而不可求之神品;而明天启钱则版式较多,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折五钱、折十钱多种,质地也为黄铜,但钱文却均为楷书。元天启钱光背,而明天启钱背丰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户、浙、京、新等多种,纪值有二、十、十一两等,当然还是以光背为常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5张图片

北宋 折二正样“靖康通宝”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6张图片

北宋 “靖康通宝”篆书小平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7张图片

北宋 靖康元宝折二真书、篆书折二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8张图片

北宋·靖康元宝铜钱一对(折二)

44靖康通宝:“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北宋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69张图片

太平天国 天国通宝折十

45天国通宝:天国背通宝当十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第一批试铸的通用钱币,因不久即改铸太平天国圣宝钱而属临时过渡性的钱币,因此铸额有限而十分罕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0张图片

46应运元宝:应运元宝铜钱,系北宋淳化年间李顺起义所铸起义军钱,

隶书“皇统元宝”小平钱(铜质)

篆书“皇统通宝”小平钱(铅质)

47皇统元宝:金代钱币,皇统年间(1141-1149年)铸造,制作极为精美。存世不多枚皇统元宝篆书孤品。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1张图片

北宋 “应感通宝”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2张图片

北宋 应感通宝铁钱

48应感通宝:北宋时,李顺于994年发动农民起义,攻克成都,建元应运。曾铸应运元宝。李顺死后,部下又铸应感通宝,存世皆罕。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3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4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5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6张图片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7张图片

崇庆元宝、通宝

49崇庆元宝、通宝:崇庆元宝为金卫绍王崇庆年间(公元1212年)所铸,由青铜铸造。有元宝、通宝两种。元宝为篆书当五大钱(即折五,直径为3.5厘米);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仿瘦金体所制。崇庆元宝传世极少,有书籍称其为“孤品”,实际上据了解目前全国保存有五六枚真品。  崇庆元宝史志不载。唯辽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与文字近似泰和重宝。“崇庆元宝”四字作玉筋篆,旋读,光背无文。钱体铜色青白,制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宁钱制,然仔细推敲仍不免匠气。近代京沪诸多泉家皆审为赝品,而钱币学家郑家相以为当属金泉。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8张图片

西夏 折二型“元德重宝”

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_第79张图片

西夏元德通宝旋读(直径24.8mm)

50元德重宝: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铸造。版式为折二型钱。钱文楷书,直径一般为2.7厘米。今存世仅有两三枚,珍罕无定价。崇宗皇帝朝另铸造有“元德通宝”钱。“元德”为西夏崇宗年号之一,元德重宝是枚年号钱。崇宗名乾顺,是惠宗之子,在位五十三年,先后共用天仪、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贞观、雍宁、元德、大德八个年号。崇宗继位时只有3岁,当时西夏王朝有三大家族,互相倾轧,争夺军政大权;到永安(崇宗第三个年号)二年,梁太后病死(一说被毒死),崇宗才开始亲政,那时他才16岁,他亲政以后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下令在“蕃学”之外,特建“国学”,教授汉学。这就为西夏接受汉族文化开辟了道路,也表明他大力提倡汉文化的决心。西夏为党项族所建,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铸行汉文元德通宝、重宝,有助于民族之间的强而有力的结合,有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因为崇宗决心推行汉文化,于元德(崇宗第六个年号)年间,开始铸造汉文钱——元德通宝、元德重宝,遗存至今,皆为珍稀古钱,而元德重宝(折二),存世极罕,成为我国古钱币序列中一大奇珍了。

西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一度比较发达,党项族建立的王朝有自己的文字,西夏文又称屋驮文,西夏文钱币,被称作屋驮钱;多年来,西夏钱币均有出土,1981年,内蒙古出土了西夏文大安宝钱,第二年包头出土了乾佑元宝;1984年,各地还出土了汉文元德通宝,甘肃出土了元德重宝。“西夏”是公元1038年党项羌在宋朝西北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此前“西夏”也广见于史籍。《穆天子传》载:“自阳纡西至于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一般认为,这里的“西夏”即《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所提到的“大夏”,其地当在河西一带。西夏最盛时,东至河(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今宁夏固原附近),北控大漠,共辖22个州,与辽、金先后成为同宋鼎峙的政权。它与宋有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元德重宝折二大钱的遗存,就是明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泉友必看:中国历代古泉五十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