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 315 晚会再次拷问相关行业或公司的“诚信”问题,而网络诚信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如果没有一个可靠、可信的网络安全环境,那么用户的资金必然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杜绝这种情况发生呢?
    显然,作为上网第一步,浏览器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如果能够在浏览器端就开始设置第一道闸门,那么对于用户的资金安全也就更加牢靠了。
日前,据媒体报道,“可信网站”验证管理机构中网(knet.cn)与阿里云达成可信验证战略合作,中网将向阿里云免费开放其“可信网站数据库”,而阿里云浏览器则全面融合中网“可信网站”验证,今后,网民在使用阿里云浏览器上网时,输入网址或域名后,如果地址栏中尾部出现可信网站验证字样和绿色标识,则表明当前的访问的网站真实身份信息已经验证,网民通过点击标识可实现用最简便、快捷的方式实现对当前访问网站真实身份信息的验证和核对,最大限度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那么,可信浏览器或融合中网“可信网站”验证会否成为浏览器下一个竞争热点呢?
笔者认为,伴随阿里云浏览器的上线,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浏览器集成或融合类似中网“可信网站”验证的第三方验证服务,而可信验证则有望成为浏览器的标配,理由如下:
首先,网民查验、核对网站真实身份信息的需求巨大。统计数据显示,仅2011年上半年,就有3880万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约占网络购物网民规模的22.4%,相当于每5个网上购物网民中就有1个曾遭遇过网络消费欺诈。
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1月底,该联盟已累计认定并处理钓鱼网站77726个,其中1月认定并处理钓鱼网站1859个。网络钓鱼是指通过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网络站点等手段来进行网络诈骗活动,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上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而盗窃其财产。
事实上,网民遭遇消费欺诈或陷入网络钓鱼骗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普通网民不具备甄别网站真伪的能力,缺少简便核验网站身份的工具或途径。而这恰恰是以中网“可信网站”验证为代表的网站真实身份信息核验服务的基石。
其次,“快速—安全—可信”已成浏览器竞争新路径。从浏览器的发展来说,早期浏览器竞争或比拼的是,谁的运行速度更快、打开网页速度更快,而当时的背景是拔号上网网速慢,随后,伴随***病毒的兴起和泛滥,安全成为各大浏览器招揽用户的招牌,如今,伴随假冒钓鱼网站的泛滥成灾,网购、支付的需求激增,如何避免陷入骗局,识别网站真伪,甄别网站可信度成为广大网民的需求,则这也给浏览器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从安全浏览器过渡升级到可信浏览器。
其三,中网与阿里云浏览器可信验证合作开辟新模式。阿里系下的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等都涉及到资金的安全使用问题。中网和阿里合作,显然是希望帮助用户设立第一道关卡。中网目前凭借起步早、发展快迅速占领第三方网站验证市场领导者地位,建立起全国最大的可信网站数据库并免费开放给业界共享,中网与阿里的携手将为国内浏览器升级树立典范。虽然阿里的浏览器并不是业界的大鳄,但对于国内浏览器市场而言,也会引起IE、谷歌、腾讯、搜狗、遨游等浏览器厂商的关注。如果这些浏览器都能接入中网搭建的“全国可信网站数据库开放平台”,实现对中网“可信网站”验证数据库的无缝对接,那么对于用户的浏览安全都有很大的益处。
 
值得期待的是,我们希望中网能够和更多的浏览器企业达成合作,从更快、更安全向更可信转型。只有用户的权益受到保障,那么用户自然也会选择这些可信赖产品,对浏览器厂商来说,这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毕竟,在安全基础上,可信已经成为用户考量浏览器产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