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怀疑贾乃亮在嗓子里安装了一个拟声器。
一个人配了八个人的声音,西游记三兄弟,偷吃人参果的经典片段,申公豹和敖丙,一个奸诈一个懵懂,袁春望的绝望与偏激,曲松林倒背如流的气象诗句,全部都是信手拈来。
我想过贾乃亮上《声临其境3》会炸,没想到炸成了窜天炮。
尤其是配苏大强的片段,我瞬间后退两步,已经不能用像来形容,而是倪大红直接魂穿到了贾乃亮的身上,他只不过是开了原音在对口型,真的就是声线气息抠到细得不能再细。
结果就是冲上热搜第一。
苏大强的声音其实很难配,为什么,他的声音黏,咬字也不清楚,甚至有一些细小的颤音,而且这个时候的苏大强是有病的状态,有气无力,糊涂又荒谬,等于难度又再次升级。
专业的配音演员都不敢拍胸,何况是贾乃亮。
怎么办,只有投入技巧来琢磨,贾乃亮很拼,为了尽量让声带疲惫,硬是熬夜到凌晨三点不睡,等到声带有拉丝的现象,就吃奶糖,吃奶糖让声音黏起来,然后喝水,力求自然。
果然,一套技术操作下来,像打了一套苏大强声音补丁。
我在感叹贾乃亮敬业的同时,我又在想,声音的技术到底有多强,尤其是像这种,一人分饰八角,技巧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然后这时技术流的韩雪开麦了,“其实就是打组合牌”。
她说到声带的闭合程度,说到挂腔体,说到借助道具,都能影响声音的变化。
韩雪一直都是技术大神,她很会切换自己的声音,在动画片《头脑特工队》里,同样分饰八个角色,一会中文,一会英文,一会咋呼,一会邋遢,每一个声音都让人拍手叫绝。
做配音演员,技术很重要。
因为你要遇到不同的角色,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懵懂无知的小孩,男人配女人,女人配动物,都有可能,要把一个人的声音劈成这么多款式,能怎么办,只有去找技巧。
我看过一个配音演员的采访,他的工作量,一天要配三集的台词,而且可能是不同角色。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到这个演员的原音,拿起本子,然后使劲模仿。找到演员声音的辨识度,去故意放大辨识度,找发音的地方,断句,节奏,气口,然后差不多就开始念词。
声音像吗,像,但你要说情感浓吗,好像又不够。
这次王耀庆来《声临其境3》,不止是贡献了自己的表情包,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态度,就是配音的情绪,他一直在强调,“我要感受到你声音里的情绪,这是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
他对配音的评判标准就是,能不能透过声音去感动到人。
这个思考就有点像我们唱歌,高音固然厉害,炫技确实很帅,但是否就意味着这种满堂喝彩的东西就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技巧承担了大多数的比例,剩下的走心的东西又有多少。
王耀庆在配《解救吾先生》的时候,他很明显的没有重在模仿。
他的声音肯定是在贴刘德华的声音,但没有重在还原,他的第一顺位是戏,就是先去捋顺这个角色的动机和状态,想自己该怎么处理台词,然后再来说这是刘德华演的,不能违和。
包括他被捆在椅子上,他都建议导演组要用真的铁链子,因为他要用氛围来找人物。
王耀庆对配音的理解,不是去追逐已经表演过的演员,而是重新用声音为他们塑造形象。
就有点像在配音室里的二次创作,现场有专门的导演来帮你调度情绪,帮你找到演戏的状态,如果戏过了,台词这边收一下,戏不够,台词这边用点力,尽量平衡到角色的最佳表演。
听起来很锦上添花,但其实重情绪也有局限。
一是声音的可塑性差了,配自己可以,配别人就吃力,二是情绪的调动也需要去控制,像万茜配《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台词都没说,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配得时候更是声泪俱下,喘息又绝望。
她配了之后依然在哭,一直还出不了戏。
重情绪去配音就是有这点不好,要花长时间去调动情绪,要花长时间来收住情绪,不稳定。
重技术的话,稳定性就很强,比如朱亚文配《喜欢你》金城武那段,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技术,他的咬文嚼字里都带着金城武的港普腔,一旦掌握这个腔调,怎么去发挥都不会错。
但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容易标准化和流水线。
不过,我不是说朱亚文完全没有情感,肯定是有的,就像体验派演员和学院派演员一样,不可能说只选其一,这是一个混淆的东西,但我们讨论的其实是情绪和技术的优先级。
说白了就是想寻求一种最佳的求解方式。
技术肯定是越高越好的,但技术一旦达到巅峰,其实就是身外之物,想再往上走,可能就要走心,情绪对配音来说是宝贵的,但一味的去追求情绪,可能会忽略到技术的重要性。
到底是要配得像,还是要配得有自己的好,其实就是这一季《声临其境》的命题。
第一季的主题是挖掘,寻找宝藏的声音,第二季的关键词是绽放,让小众变成大众,到了第三季,我觉得现在是在探索,探索声音的丰富性,探索配音的互动性,探索行业的可能性。
这一季的《声临其境》有两个明显的亮点。
一,打破了单一的台词配音,加入了诗词歌赋,第一期,俞灏明就唱着张学友的歌剧亮嗓。
二,打破了单一的人物配音,启用组合制,让声音与声音的碰撞,让声音与声音的互补,尽管一个人的声音也能有力量,但声音不是孤独的斗士,声音需要变得日常和可爱。
这样的改变,其实就是架构了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声音体系。
不断拓展声音的内容,不断加宽声音的多元,好的与锋利的,感动和动感的,都在这里一一呈现,如果说之前是去门槛,那现在就是由繁化简,平易近人,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声音的美。
我个人的话,很喜欢现在两两对决的一个形式。
倒不是说赛制多残酷,而是两个人会合力去拉一根绳子,单人的配音秀会变成一个双人的表演秀,不止是观众有观赏性,而且演员在配音的时候,代入感和声音的张力也会更好。
都说综艺节目做到第三季会有一个坎。
但我发现,《声临其境》却毫无疲态,反而是像一个勃勃生机的大树,在风里茁壮生长,在土里不断向更深处蔓延,以前都说配音多小众,但走到现在,谁还敢说配音小众。
季冠霖以前说过,也许现在看来配音小众,但只要够专注,强大的水流也能冲出河来。
河,出来了,但河不能只是河,河要变成海,《声临其境》的初衷从来都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海纳百川,它永远像一个爬山涉水的探险家,带着我们去领略从未见过的风景。
编辑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