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不安感。为了缓解焦虑,一些家长会借助基因检测的方式,预测孩子的未来成就与收入。在下文中,外滩君将带大家了解:是否存在能决定孩子未来收入的“金钱基因”?除却基因外,又有哪些因素对孩子的未来起重要作用?
文丨张凌锋 编丨Travis
在21世纪前叶飞奔的中国,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在提高人们生活条件外,也被用来拆解曾经对众人来说神秘莫测的诸多谜团。
这些谜团中,以基因最为吸引眼球。
一面是未来感十足的科技,一面是亘古陪伴的基因,用科技揭秘基因,无疑成为新闻中的热门话题。
2020年到来前,大到震惊全球,主责任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一审获刑三年并罚款300万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小到各类基因检测机构的兴起,号称几毫升唾液便能溯源族谱、检测疾病,与基因有关的新闻总能在媒体上引发热议。
根据亿欧智库相关报道,2015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规模为177.43亿元,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1015.49亿元,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借着媒体的“东风”,风驰电掣地发展着。
基因检测行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是基因检测门槛的不断降低,基因商业正从原来的“高精尖”向大众化过渡。
基因检测技术的存在,在满足大众窥探欲,了解自身起源与携带疾病的同时,似乎也成为部分人筛选成功的“算命机器”。
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媒体“中新经纬”,曾报道了“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这一现象:
“只要用棉签刮拭孩子口腔,再将采样后的棉签放入检测机构寄来的采集试管中原路寄回,经过几天的等待,便能获得所谓有关儿童求知欲、记忆力、抗压能力、吸取教训能力、数学计算能力、阅读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基因分析报告。”
这样的报告,最少只需花费几百元便能获得。
对比当下一件大衣千元起步的物价,几百元便能预测孩子各项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在今后人生获得高收入并走向成功。对家长而言,为孩子进行基因检测的这一选择,看上去似乎物超所值。
某宝基因检测产品
基因是否真的能影响孩子未来收入?基因之外,又有哪些因素对孩子迈向成功起关键作用?外滩君查询相关资料,与家长们聊聊如何科学“算命”。
决定孩子未来收入的“金钱基因”?
对于基因是否能影响我们的未来,有着许多研究。
其中,英国爱丁堡大学统计遗传学家大卫·希尔 (David Hill) 及其团队,就在一个月前,即2019年12月,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了有关:基因是否影响未来收入的研究。
希尔的团队对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28万位英国受试者的基因样本及其相应的家庭收入,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即GWAS)。
GWAS,指通过对不同个体基因组的对比,以发现遗传变异是否与某一特征相关。
举例来说,将体重正常与体重偏轻的两类受试者的基因变异进行对比,如果体重偏轻的对比数据中某一变异基因频繁出现,便会认为该变异与体重偏轻存在关系。
在研究中,希尔团队发现:基因中有30个独立的位点与收入有关,其中29个位点尚属首次发现。更重要的是,有18个基因与智力发育(认知能力或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研究过程
这并非希尔第一次对基因问题与收入进行研究,早在2016年,他就与人分析了10万英国民众的基因数据,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产生的遗传效应对收入存在影响,这种影响最高可达11%(当时只找到两个相关位点)。
在此次最新研究中,希尔团队发现:“家庭收入”这一因素,受遗传的影响程度为7.39%。
根据上述研究,希尔团队认为:基因影响着收入,但并非直接决定,而是通过遗传与智力发育相关的基因,进而影响孩子智力这一生理现状,通过更高智力程度,让孩子获得更优渥的收入,以达成更美好的未来。
他们认为,在当下的英国存在着遗传效应,并且这一效应影响并促使了一些在社会层面能被大众感知到的社会经济不平等。
至此,似乎基因检测的重要性与正确性得到了体现。
既然研究表明了遗传效应的存在,并且这一效应在英国达到了能被群众感知的地步。
对于普罗大众,特别是家长来说,越早给孩子进行基因检测,就越能提早打磨自家的璞玉,使其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
基因对人未来的影响,真的如此重要并且巨大么?
事实上,希尔团队的研究自刊发以来,便处于诸多争论中,尤其在《自然通讯》杂志介绍该文的推文下。
相关推特
这些争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方法的恰当性
希尔等人用GWAS方法来进行基因检测,这一选择是否合理?
对此,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郑厚峰博士解释到:传统意义上,GWAS这一研究方法,主要被用来研究身高与糖尿病等具有较高遗传度的性状(遗传度为50-80%);相对来说,多诱因性状或者传播性疾病,并不适合用GWAS。
收入也是如此,研究最终得出收入受遗传的影响程度为7.39%。
首先,这一影响程度并未达到进行GWAS的高遗传度标准。其次,收入也受环境与偶然因素影响,并非直接由基因控制。因此,用GWAS来进行有关基因与未来研究的这一行为,其实值得商榷。
2. 研究样本的限制性
研究样本的限制性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虽然研究覆盖了28万英国受试者的基因组数据,但这一样本的取样存在诸多限制。
首先,样本来源国综合水平高。在全球环境下,样本来源的英国走在发达国家前列,虽然各类法规常常被网友吐槽,但民众生活水平、精神状态与社会保障一直处于全球高位。
其次,样本来源库数据选取不全面。英国生物样本库启动于2007年4月,根据官方资料,截至2010年,生物样本库共拥有50万基因数据。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英国各地40-69岁老人。年轻人在50万基因数据中的占比寥寥无几。
最后,基因录入这一行为本身就需要额外花销。到达录入点与提供基因的举动,不可避免会产生金钱与精力的消耗。
对普通民众来说,这一消耗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对需要救济的人来说,这些消耗就不折不扣地,成为阻挡他们录入基因数据的门槛。
这样看来,这一覆盖了28万人群的基因数据研究,只是在有限条件下得到的有限结论,即在高社会水准与收入群体中进行基因分析,最后得出基因影响收入这一结论。
这就如同在亚洲人群中寻找影响使用筷子的基因,并无任何现实意义。因为亚洲人普遍使用筷子,并且这种现象更多的是受文化与环境影响。
3. 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希尔团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证实了“金钱基因”的存在,毕竟研究确实指出,基因中存在30个位点与收入有关。
要了解30个位点的意义,我们需要对基因有着大体了解:
基因,是DNA上一段具备特定功能的片段;
位点,则是基因片段上不同碱基对的位置。
放在人体DNA的大环境下,30个位点对未来收入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希尔与其团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基于与收入相关的位点设计了一个多基因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不同群体之间的家庭收入情况。结果表明,这一模型只能预测1.2%-2%的收入差异。
这意味着,以年入百万来计算,“金钱基因”替我们赚取的收入,至多只达到2万元。
因此,希尔在随研究发布的问答附件中进行了解释:他们并没有发现能真正影响到个人未来收入的“金钱基因”;影响个人未来与收入的主要因素,很可能是环境,诸如社会与家庭环境、经济政策,甚至是运气等。
影响孩子未来的其他因素
既然大概率不存在能直接影响孩子未来收入的“金钱基因”,对于爱娃心切的家长来说,是否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增加孩子成功的概率呢?
毕竟,成功与否并不只靠收入来衡量,还包括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与未来获得的成就等等。
1. 家庭教育
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遗传统计学教授Kong,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即使父母的基因并未完全遗传给孩子,但那些非传递的基因,仍旧能够通过父母所提供的培养环境来影响孩子的各种特质,这种间接效应被称为“遗传培育”。
对此,Kong表示:遗传培育对于个体成长十分重要——我们的一生中,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完全依赖父母而存在。所以,父母的基因会通过遗传培育放大其影响。
这项研究强调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对家长来说,该如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美国资深媒体人Tatsha Robertson曾对60多位“成功者”进行采访,并总结出家庭教育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秘诀(外滩君曾对此做过介绍)。
Tatsha Robertson
首先,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需要坚持培养以下三个目标:使命感、行动力与聪明才智(执行挑战性认知任务的能力与思维决策力)。
其次,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扮演以下八种角色。
· 早期学习伙伴(The Early Learning partner);
·飞行工程师(The Flight Engineer);
·维修工(The Fixer);
·启发者(The Revealer);
·哲学家(The Philosopher);
·人生榜样(The Model);
·谈判者(The Negotiator);
·导航仪(The GPS)。
这些角色有着各自的作用,并且家长的言行举止会通过这些角色印刻在孩子的记忆中,当他们成年后需要做决定或克服困难时,这些角色与家长的行为就会出现在孩子的脑海中,为其指明方向。
最后,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也对父母提出了要求,即:高行动力、高质量陪伴与对孩子的高熟悉度。
以被Tatsha采访的家长为例,无论他们做何工作,无论他们生活多么艰辛,这些家长总能用自己的高行动力安排出亲子陪伴时间,并有策略地利用这段时间,确保高质量陪伴孩子同时也能加深亲子熟悉度。
2. 情商教育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高曼 (Danial Goleman) 在《情商》(EQ)一书中强调: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情商而非智商。
高曼总结了多项实验研究并得出结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的一生中,至多20%的成就受智商影响,而另外80%的成就归根于其它因素(尤其是情商)的帮助。
也就是说,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在未来获得成功。
高曼为情商划分了5个维度:
1. 了解自身情绪;
2. 管理自身情绪;
3. 能够自我激励;
4. 认知他人情绪;
5.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针对这五个情商维度,第74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等人在书籍《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给出了家长帮助启蒙孩子情商的三个阶段:
1-2岁期间,在孩子情绪发生时,家长们可以描述其情绪体验,帮助孩子感受并识别情绪。
3-6岁期间,当孩子能较流利地进行语言表达时,家长能引导孩子,让其尝试表达自己的情绪。借此,孩子会意识到情绪的可识别与可表达性,明白情绪背后的诱因、内心感受与会引发何种行为。
7-12岁期间,在孩子能熟练表达情绪后,家长能帮助孩子反思自身情绪,明确情绪会带来何种后果,提升孩子换位思考能力,更好地融入学校与社会环境与他人社交。
虽然DNA中或许并不存在“算命机器”,一些家长可能也腾不出精力进行家庭与情商教育。幸运的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自己留下了后路——“均值回归”。
均值回归,是指孩子并不会平均地继承父母双方的能力,而是将父母的基因随机取样并与当下环境重新组合后传递给孩子。
在均值回归的背景下,概率这一目前无法后天修改的因素,或能成为慰藉家长们焦虑内心的良药——即使家长分身乏术,若孩子取值较高,也能靠自己的能力搏出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3. Hill, W.D., Weiss, A., Liewald, D.C.et al.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two special factors of neuroticism are associated with affluence, higher intelligence, better health, and longer life.Mol Psychiatry(2019) doi:10.1038/s41380-019-0387-3
4. Hill, W. D. , Hagenaars, S. , Marioni, R. , Harris, S. , Liewald, D. M. , & Davies, G. , et al. (2016). Molecular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deprivation and household income in uk biobank.Current Biology,26(22), 3083-3089.
5. Kong, A., Thorleifsson, G., Frigge, M., Vilhjalmsson, B., Young, A., Thorgeirsson, T., . . . Stefansson, K. (2018). The nature of nurture: Effects of parental genotypes.Science (New York, N.Y.),359(6374), 424-428.
6. Rietveld, C. A. et al. GWAS of 126,559 individuals identifies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educational attainment.Science340, 1467–1471 (2013).
7. 郝景芳,王立铭,童行学院教研团队.“《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抓住0-7岁关键期培养一生的优势”. 中信出版社.
8. https://www.iyiou.com/p/101183.html
9. https://new.qq.com/omn/20191215/20191215A0FYTA00.html?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1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ome-wide_association_study
11. https://twitter.com/NatureComms/status/1206537867507445763
1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15-950230.html
13. https://www.ukbiobank.ac.uk/about-biobank-uk/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