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有部分删改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翻开阮昊的履历,有一种让人惊叹的完美:
清华本科毕业后,他拿到全奖去普林斯顿学建筑、
曾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榜的创业者、
登上过《纽约时报》、
是哈佛艺术学院最年轻的访问学者、
中国美院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而此时的他不过三十出头而已。
他喜欢叫自己为「设计革新者」,并且毫不避讳自己的野心,「我不想当什么大师,如果非要做出选择,我要做那个知道起点和终点的修高速公路的人,因为修路人比开车的人更伟大。」
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
2014年,浙江天台出现了一所奇葩学校,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和人们所见到的小学迥异的是,这座学校将校园跑道被「搬」到了天上。
从前听到上体育课,孩子们都是齐刷刷往楼下跑,如今是到楼顶上去。
这也是中国第一座屋顶跑道学校,还登上《纽约时报》。
85后设计师阮昊
这个神奇的学校背后的操刀者就是阮昊和他的小伙伴。
85后的阮昊总能颠覆某样事物的既定印象。有人说他的设计另类,乃至批评他哗众取宠。也有人说这是革新,夸赞他大胆而有新意。
这种特质可能和他在普林斯顿的求学经历不无关系。
这座拥有274年建校史的学校,对阮昊影响至深的是,对真理保持质疑的警醒。在普林斯顿读书时,老师曾向学生推荐一本书,布鲁诺拉图尔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认知到——
科学并不等同于真理,而是被建构过来的一套能够自圆其说、逻辑闭环的系统,然后让大部分人去相信它。
这样的理念的影响,让他不太相信已经被人贴上「真理」标签的东西,他更相信那些经过自己选择,并且亲自体验,并建构的逻辑。独特变得不再令人畏惧,世界每天都是新的,可以被自己建构的。
「其实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已经存在了,但是大多数人视而不见,是因为在人们心中,认定经验保留下来的东西,不会错的,这本身是一种成见。」
就好比学校的建筑。
「如果做一个类比,你会发现普通的学校它和监狱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小孩和犯人有着同样的时间和作息表,学校广场叫做行政广场,每个学校就是一个一个简易地排列组合的教室。」
在阮昊看来,这样的建筑「不是很孩子」,而是围绕着管理者的角度,希望学校是安全和高效这个角度出发的,「其实学校不一定非得设计成那个样子,它可以更有趣,更好玩。」
于是就有了天台二小,中国首座跑道建在楼顶的神奇小学。
最初接到这个项目时,阮昊和团队就感觉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毕竟七千平米的用地,建设一万一平方米的小学,除非......拿掉操场?
不行,一来中国的中小学有个环形跑道的硬性要求,二来如果孩子们没有这个跑道的话,六年的时间就无法快乐地奔跑。
身为设计师,阮昊他们无法做出这样的决策建议。
面对这样几乎无解的状况,阮昊他们最后提出建一个环形学校。
但这样一个史上从未出现在中国的建筑,要落地,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零壹城市团队并没有胆怯,他们通过设计多层的围栏,来建比原有规范更高的高度,来保障孩子在屋顶活动的安全,建造过程中跑道下面每隔50公分去布置一个弹簧去减震,减少声音对楼下的干扰等等。把这个最接近蓝天的跑道,从设计图纸变作了现实。
远远看去,被拥挤的楼房紧紧围绕的白房子,就像是一座海上的轮船,因为是环形的,200米的跑道被放到屋顶后,孩子们又多出了3000多平方米的活动空间,从体验上来讲,椭圆型的教学楼,让每个身处其中的孩体验到一种内向性的安全感。
这座建筑成功地用设计解决了学校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成为可以复制的建筑案例,让纽约时报大为追捧,写了专门的报道,还拿下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A+awards大奖。
会有人质疑阮昊,是否为了革新而革新?打破常规难道一定是正确?
在阮昊看来,设计最重要的是那些使用者。
在设计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的时候,阮昊和团队找到一个小孩画出的心目中的学校的样子,发现画里有很多带坡屋顶的小房子,有街道。
零壹城市的设计团队充当的角色,
就是把孩子眼里的学校用设计语言翻译出来,
然后建设出来。
「设计本身从这个维度来说,
就是去解决孩子的内心对童话式乐园的向往。」
28000平方米的空间,
最后呈现出来的几乎就是画上的样子。
15 个坡屋顶小房子散落在校园里,
每个房子都根据不同年龄段
学生的身高和对空间的需求来设计,
街道旁边种了绿色的树。
这样的一所学校
直接打破了城市里略显僵硬的建筑排布,
搭配上明媚的用色,
让整个校园变得活泼灵动。
「设计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轻松指的是一种心态。」
阮昊说,在设计的时候,就是希望人们看到这个房子的时候能够会心一笑。就足够了。其实并不需要去考虑很多厚重的问题。
在这种心态里设计出来的作品,没有很多复杂的心机,阮昊一直希望自己的设计是有趣的,「有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建筑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美是会过时的,而有趣不会。」
2014年,阮昊和团队被邀请去参加米兰设计周设计一款家具,「我就不想去设计一款普通的家具,我希望它能够有趣、好玩。」
时代不停往前推进,桌子里抽屉的储存信件的功能变得不再必要,人的腿和桌板之间留出来的二十公分的距离,就有些冗余了,这二十公分对于猫来讲又恰恰是一个可以玩耍,适应它的身体尺度的空间。
「为什么我们不能给那些养猫的人一个人和猫可以共处一室的空间呢?」于是就有了猫桌1.0,它在米兰设计周一亮相,马上吸引了人们的驻足凝望。
猫桌2.0则是释放了更多自由给使用桌子的铲屎官,他们可以自己定义这个家具的样子,而对猫咪来讲,玩乐的空间也有了更多可能。
小小的一方空间,被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报道,还拿下世界善待动物组织(PETA)颁发的「为动物创新设计奖」,而它透露出来的温柔,远不是一个奖项、一篇报道就能一以概之的。
「当你看待一个事物时,假设是个刚出生的婴儿,用这种好奇的心态去审视所有的东西,而不是一种漠然的、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能够发挥你设计价值的地方。」
阮昊和团队的每一次设计的实践,都是一场大胆的反叛,一次对既定范式的挑战。
比如为情侣创造的「不睡」的Mylines情诗酒店,来情侣酒店不光只有「睡」这个需求,你有没有想过,「不睡」,或许更有趣~
黑科技零售店也不必就得设计成冷冰冰,
生人勿近的模样。
在阮昊设计的奇客巴士里,
左右突然分界,
虚拟和现实开始碰撞。
酒吧也不一定就是
喝酒放空交朋友释放暧昧的地方。
2100 Club全球首家区块链酒吧,
这座空间的风格更像一个高端咖啡馆。
「你想象这样的场景:
理性睿智的创业者,
在有落地窗户的空间里把酒言欢,碰撞思想,
没准你对面坐的那个人,
就是下一个正在改变世界的人。」
接触过阮昊的人,可能会发现他的能量场很强,他说自己是那种上一秒沮丧,下一秒就能投入战斗的人,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危机」这个词,大部分人可能看到第一个字,而他则是把目光转向第二个。
从少年时代迷上从无到有的创造,到如今以一个设计者的身份活跃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在外界看来,阮昊是这个时代的精英。
抛却那些履历,那些标签,阮昊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自在的创造者,梦想着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的设计,能够像针灸一样插到每一个城市当中,转角就能让人遇见惊喜的同时,带给人们一些回味。
「我已经34岁,总是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真的挺费劲的,但你会发现人身上其实有一种原动力,人永远要向前看,因为眼睛是长在前面的,如果每次都能对之前做的事情有所超越,让昨天的表现成为今天的最低标准,等你六十岁的时候回过头来看,就不会再有遗憾。」
非常感谢阮昊先生接受专访,
本文主要图片由零壹城市提供
部分源自微博@-阮昊ins@ruan_hao
lycs-arc.com版权归原拍摄者所有
有奖征集
摄影作品话题:#我眼中的杭州瞬间#
你有拍过杭州吗?快来「一城」社区发布你拍摄的杭州城市相关的照片,人物、建筑、风景等,题材不限,和我们分享你眼中的杭州。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发布照片+文字描述 ,赢取免费试睡体验:
点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