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64】

2017-01-30 华杉

做一次好人不难,就是义袭而取;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就是集义而生。这句话,如果只当一场话说,那就是口耳之学,道听途说,没往心里去。如果听懂了,真的一辈子做好人,真做到了,这就是学以润身,知行合一,达到至诚无息的境界,无息则悠远,则博厚,则高明,养成浩然之气,活在他人想象之外,王天下易如反掌。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口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功夫。”】

这段话两个概念,一个“口耳之学”,一个“义袭而取”。都是治学修身的大忌,也是极普遍的毛病。

口耳之学,出自《荀子•劝学》:“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很多人每天修的都是“口耳之学”,口耳之学,是入之于耳,马上出之于口,没经过大脑,也没有走心,更没有学以润身,学到手上脚上去践行,没有知行合一。

小时候老师批评我们记不住老师教的东西,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荀子说这个呢,是刚从耳朵进,马上从嘴巴出,就在腮帮子上走了四寸,哪能学到东西呢?

口耳之学,孔子称之为“道听途说”。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道听途说”的本意,不是指传播没有根据的小道消息。是指当你在路上听到一句善言,没有带回家仔细体会、学习、践行,而是为了显摆自己学问,还在路上就说给别人听,就等于把这句善言丢弃在路上了。

讲这个道理的,还有一句话,叫“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学以润身,学自己身上去。为人,是空谈以取悦他人,或者虚荣,求为人知,让人觉得我说得好,说得妙,有学问。

所以王阳明说:“现在许多学习我的格物之学的人,大多是流于口耳之间。何况那些喜欢空谈学问的人,能反躬自省吗?天理人欲,其精微之处,必须时刻下功夫,反省体察,克己复礼,才能逐渐有所得。现在这些人,言必称天理,却不知道心里一瞬间又夹杂了多少私欲。对于那些偷偷发生而无法察觉的私欲,自己用力省察也不容易发觉,口头上说说,怎么能全部发现呢?如今只管空谈天理,却不照天理去做。空谈人欲,却留着人欲不摒弃,这怎么能说是我的格物致知之学?后世的学问,即便是做到极致,最多也不过是‘义袭而取’罢了。”

义袭而取,出自《孟子》,对应的是集义而生。孟子讲养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不是偶然遇上一件大仁大义的事,奋发励志,像搞突然袭击一样,搞一场就能得到浩然之气的。不管曾经多么大仁大义,一旦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不义之事,这浩然之气,一下子就泄掉了,真气没了,气馁了。

简单的说吧!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做一次好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

这句话,如果只当一场话说,那就是口耳之学,道听途说,没往心里去,就觉得讲起来有意思,也不知道有啥意思。

做一次好人,就是义袭而取。一辈子做好人,就是集义而生,就养成天人合一的浩然之气。如果听懂了,真的一辈子做好人,真做到了,这就是学以润身,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达到《中庸》说的至诚无息的境界,没有停息,每时每刻,对每个人、每件事,都一片至诚。无息则悠远,则博厚,则高明,活在他人想象之外,王天下易如反掌。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传习录》【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