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瓜”未完,一“瓜”又起。
文 | 甘笠男 阮协协 韩凤兰 编辑 | 沈小山
近日,一篇大赞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学术论文引发了不少争议。
然而,一“瓜”未完,一“瓜”又起。
1月14号,“10岁孩子在核心期刊发文”成为热议话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并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银行家》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的学术期刊,也是位列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的专业刊物。
第二天,《银行家》杂志主管单位山西省社科院机关纪委书记孙勇回应称,情况正在调查,将对《银行家》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对王松奇进行相应处理。
毕导下载整理的王青石刊在《银行家》的文章
除这两篇之外,知网还有哪些奇文呢?
带着这个疑问,小南打开知网,搜起了文章……
进军学术圈的“顶流”们
在知网输入任意流量明星的名字,就可以看见诸如此类的杂志文章:《本人娶刘亦菲的可行性报告》、《蔡徐坤心中的C位眼镜》、《杨幂:桃花眉眼演绎绿色传奇》等。
知网截图
杂志分娱乐杂志、专业性杂志和综合类杂志。然而,将《“女神+女神经”的无缝转换》这篇迪丽热巴的“个人小传”放在《中国总会计师》的版面,未免违和感稍重。
杂志内容参差不齐,姑且看之。而接下来的这些,就是如假包换的学术论文了。
中国总会计师·月刊上的迪丽热巴
一篇名为《明星黑粉的自我呈现和身份认同》论文,以黄子韬黑粉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黑粉群体的行为特点、身份认同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同为“归国四子”之一的鹿晗的相关文章数量共78篇,丝毫不逊色于黄子韬,内容涵盖粉丝文化研究、品牌营销和男明星的自我呈现各色话题。
其中,有一篇名为《微博上男明星自我呈现研究》。该研究在量表中加入了染发、眉毛、美瞳、眼线、眼影、口红、配饰等指标,“以此测量男明星照片的女性气质成分。”
此外,通过统计鹿晗等男星微博照片中出现的眨眼、嘟嘴、比V、捧脸次数,作者最终得出了男明星自我呈现的精致化趋势和背后的社会因素。
这些论文的内容好坏暂且不予置否,但文风委实清奇。
吸猫、卤鸡和屁,万物皆可入论文
除了明星文外,小南还发现了一些乍一看选题奇葩,内容上却货真价实的学术大作。
浙江大学的王畅以此现象,写成了一篇名为《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的硕士学位论文。
这篇论文不走寻常路,甚至打破了大家对学术死板枯燥的印象。
作者通过长期蹲守吸猫迷群聚集点,对吸猫迷群体展开了研究。
论文中写道:“吸猫实际上在消费着也是煽动着一种青年人的社会情绪,那就是对焦虑的抵抗和想要被‘治愈’的渴望。”
2007年的一篇名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再次印证:只有你想不到的主题,没有不能写的论文。
更有网友调侃道:“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还真是研究了个‘屁’。”
在导论中,作者高建伟称,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进行研究,是受互联网上的两篇关于“屁”的网文启发,网文中的主人公皆因一个屁,饱受折磨。
《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论文目录
仔细阅读这篇论文,就会发现它别有洞天。
文中提到,在不同身份、不同环境下,人们对屁行为看法也会不同。例如,小孩放屁无可厚非,成人则会受到道德谴责;人们在正式群体中克制“放屁”行为,亲密的人面前却无所顾忌。
作者还引用了不少有关“屁”的段子和奇闻轶事,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乏趣味。
除了不可轻易言说的生理现象,美食也可以拿来写一写。
《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称为“最美味“博士论文。
文章一经发表,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博士做这样的研究,纯属浪费才华和资源,不如直接去做厨娘。
读过这篇文章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份烹饪指南,而是通过研究香料对卤肉制品的影响,让风味实现可控,从而使卤鸡腿成功走上工厂规模化生产道路。
题目虽然简单易懂,但内容却十分严谨专业。全文长达165页,作者孙灵霞的研究水平可见一斑。
对于不少毕业生来说,写学术研究论文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要么是对自己的选题不感兴趣,要么只能生搬硬套做重复性工作。
从明星黑粉到日常事物,只要能探寻出背后的社会规律,就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外加作者秉持端正和独立研究的态度,就可以创造出兼具人文关怀和原创性的学术研究。
但这种关怀一旦跑偏,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夸奖式”论文再赏
以赞美导师和师娘为典型的“夸奖式”论文,并非孤例。
近日,一篇“崇高优美感论文弱爆了”,我们发现了一个更神奇的存在在网上传播,湖南师范大学前校长张楚廷教授被他的学生、同事轮番夸奖。
张楚廷教授既是博士生导师,又是学生们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还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委员。
小南在知网上输入“张楚廷”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共有154篇文章,其中包含有《张楚廷体育思想研究》、《张楚廷校长领导特质研究》、《张楚廷学生观研究》等。
图源:律新观察
《张楚廷校长领导特质研究》可以称得上是该教授的仕途传记,作者在文中罗列了张楚廷教授各种领导、改革事迹,并毫不吝啬地夸赞:
“他(张楚廷)以自己志存高远的胸怀、战略的目光、坚毅卓绝的品质、沉稳冷静的心态、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主动的态度,勤于思考,为湖南师范大学的改革发展出谋划略。”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曾是张楚廷教授的学生,2019年他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学生该向先生学什么》的文章。
文中阐述了张楚廷教授自创的“人主义”思想,并将该教授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
知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张楚廷教授不止一次地被同一位学者作为研究对象,蒋已兰发表了10篇以张楚廷为题的文章、姚晓峰发表了9篇。
1月17日,微信公众号“非常魏道”发表了一篇文章回应此事,作者称自己是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老师。
文章写道:“我并不相信,他是因为过于自信乃至于自负,沦落到自我崇拜以至于鼓励、怂恿和胁迫学生来讴歌自己,拿自己当'学术教宗'。”
该文评论区内也有不少人表示力挺张楚廷,并以亲身经历为该教授的人品师德作证。
湖南师大教师的回应来了:张楚廷校长其人其事评论区截图
且不论张楚廷教授是否真的如此完美,这么多夸夸文皆围绕一人,学术严谨性难免令人生疑。
奇葩论文不胜枚举,有些是披着学术外衣的低质量文,有些看似假正经实则是真学术,还有些则与权谋、名利有着道不明的关系。
归根结底,对待学术研究要保持敬畏之心,不论研究对象为何,都要始终坚持科学性、严谨性。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email protected]。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