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微设计(ID:land-2013)
本文已获得授权
最美乡村民宅改造
01.
上海奉贤南宋村宋宅
建筑单位: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文明的进步和幸福指数并非是简单的正比关系。上海,作为中国GDP最高的城市,也是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及其郊区的乡村,同样面临各自的困境和冲突。在城市打拼的普通市民,他们努力工作的回报,并不能完全化解现实的压力。而乡村社区和人居环境的衰落也同时在发生。
故事的缘起是委托人老宋居住在奉贤乡下需要照料的老母亲、年久失修的老屋危房;以及辛苦工作的孝顺儿子老宋在上海城区的住所难以给老人提供舒适独立的居住条件,老人也完全不能适应上海顶层阁楼的蜗居生活。
老宋夫妻的梦想是退休后从上海城区回到家乡奉贤南宋村,将老家的危房拆除重建,造一栋适合老年人使用,全家老少都喜欢的新房子,更好的照顾自己已经82岁的老母亲。
为了帮助在上海的女儿女婿安心工作减缓生活压力,老宋和太太商量邀请身体不太好的亲家夫妇一起回奉贤,方便相互照应抱团养老。为此作为工薪阶层的一大家几乎动用了所有积蓄,这栋房子也凝聚了他们一大家老少四代八口对未来田园生活的美好想象和热切期盼。
项目用地范围为原有宅基地,审批通过的自建房建筑占地面积104平方米,两层总面积208平方米(实际建造可不超过213平方米)
建筑限高:2层建筑层高限定为6.7米, 檐口标高8.0米,屋脊标高为8.0米+房屋进深的1/4
不计面积部分:2层以上,阳台(出挑不大于1.5米)、飘窗(出挑不大于0.6米)、楼梯平台(出挑不大于1.0米)不计入建筑面积
常住5人(委托人老宋:55岁,电工,身体健康;委托人夫人:53岁,退休,身体健康;老母亲:82岁,农民,农保,患心脏病、时常头晕、行动不便、听力障碍、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亲家:68岁,退休,身体不好,经历2次大手术,有时需要用轮椅;亲家母:66岁,退休,患腰椎颈椎疾病,神经衰弱,睡眠质量不佳)
周末节假日回家3人(女儿:31岁,公务员;女婿:36岁,通信行业;外孙女:5岁)
设计延续奉贤当地新民居二开间朝南的空间格局,在规则方正的体量中心运用新民居不常用的天井,形成空间和生活的中心。五个有确定使用对象的卧室和不同尺度的公共空间围绕天井布局,形成独立性、私密性和公共性交织互联,兼具仪式感和归宿感的家。
一层起居室和老太太卧室朝南,卧室内仍然使用老太太以前用的雕花木床等老家具,老太太卧室也是全家温馨生活记忆的场所,是讲故事的地方。卧室旁边布置卫生间,尺寸放大的淋浴间可以二人使用,需要时为老人洗浴提供帮助。起居室是全家一起日常使用和待客活动的地方,壁炉是起居室的中心,冬季寒夜围炉夜话,其乐融融。
穿过房子中心的天井,北侧是餐厅和厨房,开放厨房和餐厅是一个大空间,是大家一起做家务聊天餐聚的地方,根据业主的要求,厨房使用了煤气灶和土灶二套灶具,不会用煤气灶的老太太也能自己做饭。壁炉和土灶形成二种生活方式的快速切换。
通向二层的楼梯姚力
天井是建筑的中心,它是精神性的,站在天井中间地面镶嵌的不锈钢宋字上,老宋会强烈感知属于他们家的一方天地。天井也是功能性的,建筑北侧的房间都能朝南向通风采光,这里也是一家人户外活动、晾衣休憩的日常场所。
建筑二层南侧是二间相邻朝南的卧室,供委托人老宋和亲家二对夫妻使用,方便身体健康的委托人夫妇照应身体不太好的亲家夫妻,二间卧室连着开放的家庭室,亲家们不用下楼就可以在这里休憩聊天。从一楼大门旁边起步环绕建筑设置的坡道也在这里从室外进入室内,方便轮椅上下。
家庭室旁边的无障碍卫生间可供轮椅进出,二对亲家相互照应使用。二楼北侧是老宋女儿女婿的卧室,年轻人节假日回来需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方便回家看望、陪伴和照顾老人时使用。
姚力
老宋亲家夫妇有时候会使用轮椅,他们目前在上海的小区没有电梯,很少能下楼活动。坡道的设置主要是满足轮椅上下的需求,也是老人适当户外活动,感受建筑周边田园风光,接触自然联络邻里的场所。
坡道提供了另外一条感知建筑空间的路径,设计创造的大量半户外和户外场所具有丰富的游逛性和体验性。
姚力
适老性住宅除了在功能上满足老年生活的需求,让他们感觉用起来很方便很舒服,更需要得到年轻人喜欢,年轻人带着孩子多回来陪伴,才是老人最开心的事情。
回到新家兴奋的一家老少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和老人交流建新房的要求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设计在一层老太太卧室和起居室之间,二层亲家卧室之间及卧室和家庭室之间均设置了观察窗,既可以从公共空间方便观察到老人的活动状态,老人们也可以在卧室感受家庭活动的氛围。
房子里面一楼和二楼楼梯间及走廊拐角处装有反射镜,公共空间尽量不留死角,方便老人孩子彼此观察照应,年轻人也很乐意对着镜子自拍美照,开心分享。
墙上的反射镜马海依
屋后不大的庭院里仍然留出了五陇菜地,是老太太日常劳作的私人定制菜园,竹篱笆围出的半户外辅房,给农村屋外清洗的使用习惯提供了便利条件,也用于放置日常使用的农具。
庭院示意
庭院示意
绿水青山粉墙田园是秀美江南典型的动人画面,方案阶段的设计构想是采用白水泥清水混凝土墙面,表现建筑纯净的肌理,成为绿色田园中浪漫的养老居所。
由于造价及工期原因,实际建造改为砖混结构,老宋家拆除的老房子外墙和地面都是使用的水泥砂浆,设计师希望白水泥饰面的策略能够有效的回应熟悉的文脉环境。
城乡一体,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无法一蹴而就,然而对于家住上海城区的老宋,一个简单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正在实现,成为时代大潮的一分子。
年轻人在市区勉力工作安居乐业,50公里之外,老年人在奉贤老家老有所养,情有所依。一个大家庭的亲密血缘关系,将城乡空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拆除前的危房及房主老宋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老宅及老家具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东立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单位: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地址: 上海奉贤
建筑面积:280平方米
设计/建成时间:2018/2018.10
项目性质:农民自建房-危房拆除重建
主持建筑师:张雷
设计团队:马海依,洪思遥,章程,袁子燕,黄荣
摄影师:姚力
委托方:上海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组
02.
边界住宅
设计单位:里建筑事务所
项目位于中国河南省漯河市市郊的村庄,基地在村尽头,直面田野,远处有什么?山丘、脱硫塔和不想回巢的岩雀。
夜景鸟瞰
很久以来,自己都想给父母建一所房子,因为旧房子三十年了,现实情况已经不适宜居住了,几经翻修,也是缝缝补补,父母虽然不明说,但是想住上一所新房子是老人多年的愿望。
工作以后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个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姐弟两人不常在家住,平时就是周末回家。对新房的希望主要集中在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容得下父母,姐姐一家,还有以后成家的自己,不过大多数时候只有父母两个人居住,小而温馨是当时考虑的主要现实因素。另外一个就是想建一所有趣的房子。
在房子进入建造阶段后,父亲的精神好得出奇,每天都在现场一起参与施工,以前每年都有一两次感冒的父亲竟然奇迹般的全年都没有生病,那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还没有装上门窗的一天,我跟父亲通电话,当时他在二楼的阳台,电话里我能感到那个位置的夏风拂面,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不善言辞的父亲轻轻地说,像画一样,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总平面图
由南向北望
由西向东望
西立面
项目的第一件事是建立一道围墙,这不是设计师的初衷,而是当地的约定俗成。围墙不意味着阻隔,他更是细胞膜,建构了一种选择透过的机制,也为设计定下起点与依据。
推倒破旧的红砖墙,把他们搜集起来,作为新家的建材;移去原有的盆栽植株,暂时安顿在家门口的田埂旁;松开院子里的水泥地,露出湿润的泥土和青草。围合的这块地里,有一家人几十年的回忆。
老房子的中心原有一棵桂花树和一棵玉兰树,这棵不高的桂花树长得不错,陪伴了主人的童年时代,少年时代,一直到考上大学,毕业,工作。玉兰却在主人年少时死了,他很怀念她,说树很高,年年开花。
主入口
小庭院
庭院钢架
窗户是用来沟通内外的媒介,设计师在围墙一周上安排了九扇窗,他们大部分位于行走的路径上,形态各异,有的正对内院的向日葵地,为了让花开变成一幅画,挂在墙上;有的歇斯底里得长,为的是截取白桦林的树梢;有的冲破墙角,只为望见更远处的山脉。
庭院里重新种植了玉兰,来自遥远的长春大山里一家叫做北国之春的苗木场。他们把树连根拔起,包好粗枝,减去细枝,装在卡车里连夜运到家里。
三年来,这棵玉兰树一直水土不服,不曾开花,直到去年,枝头突然绽开一丛丛白色的花,幽香扑鼻,全家人乐坏了,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朝阳的童年时代,孙叔的青年时代。
庭院夜景
由二层望向主庭院
小庭院夜景
主卧室的窗
客厅
形体组织的逻辑围绕边界墙体而发生,入口在南侧靠近邻居三叔家,进入之后绕着边界墙体顺时针运动,经过亭子,走道,钢构架,小庭院。到西侧,或是进入客厅,或是走向二层。进入客厅,看到的是主庭院,那里有玉兰树和旧时的桂花树。
树底下有通往高处的钢楼梯,高处,也就是亭子的屋顶,是一个独立于西侧大平台的小空间,虽然面积不大,视野却异常开阔,向南向西望,都可以看见远处墨绿的树林。
二层西侧的大平台则连接着一望无际的田野。亭子、客厅、卧室,三个体量分别占据南面,西面,北面,形成对内部庭园的夹持。
入口亭子顶面
二层平台
以类型学的方式考量,在边界空间中,形体与围墙产生了九种空间关系,类比中国传统住宅对于边界墙体的处理,此处的九种类型分别是:房间与围墙的贴合与包含,楼梯与围墙的贴合,平台与围墙的贴合,钢架与围墙的包含与打断。
其中钢架与围墙的抽象关系较少出现在中国传统住宅中,类似构造在拙政园卅六鸳鸯馆北侧廊架和留园北侧又一村廊架中出现,只是他们是连续的,线性的,此处则强调空间转折时的过渡。
入口小庭院
婆娑
二层平台向南望
透过西面的窗户可以望到远方,隔着南面的围墙能听到邻居的闲谈,或是在北面的小庭院里种植不愿见光的苔藓,在东面的院子里划出碎石的图案,在玉兰树下闻到春的气息,在南面的灌木丛里看到向日葵开的肆无忌惮。
一切都在这个不足100平米的地方发生,偶然的,却循环不止。他们在行走里被捣碎,与烟火气一起融入日常生活里,虔诚而具体。
钢构架
向日葵
北望
夜读
夜饮
月下
燕归来
庭院钢楼梯
两棵树
走向客厅
夜景主庭院
边界空间原型
新房子造好以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住宅对家庭的生活意义,姐姐的小女儿才一两岁,每次一到家就在院子兴奋的嬉戏,绕着房子跑来跑去,因为有丰富的路径和空间让她玩耍。父母每天都会看一看院子里的玉兰,桂花还有那些自己栽的花花草草,去菜园劳作,回到家里享受着生活的朴实。家里总有亲朋好友来串门,由于客厅和卧室的相对独立,我总是能不被打扰的安静读书。
春天,院子里的玉兰开花了,不时有鸟儿栖息在枝头,房子的侧面有田野,透过长条窗看去,绿油油的麦子如画卷般映入眼帘。
夏天,父亲更多的时候都是在打理庭院,给树和花浇水,忙碌中的满是闲适,夜晚,二楼的阳台总是微风习习,父亲有时会在那里抽烟,喝茶。秋天,院子里开始多了落叶,借着圆形天窗,很容易感受到秋高气爽,偶尔甚至还能看到有飞机划过,这个季节的傍晚时分,打开室内灯光,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温馨。冬天,左邻右舍,叔伯成了家里的常客,这实在是房子光线的功劳,亲朋好友坐在客厅,阳光透过玻璃门透射进来,大家聚在一起闲聊,满是冬天的舒适。
如《我的空中楼阁》中所说,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此节文字摘自与屋主人的聊天记录)
圆天窗
卧室南望
天窗
施工过程
手稿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细部大样图
住宅
一曲关于生活的民谣
而我所认为的生活
寻常却不失深意
项目名称:边界住宅
项目地点:中国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孙店村
设计/建设时间:2016.12-2019.6
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庭院面积:95平方米
设计单位:里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郦文曦
设计团队:庞梦霞、来鹏飞
摄影、摄像:映社
- End -
广告投放:微信chenran5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加微信:chenran58,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