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独立阅读”

1

在自己为数不多的藏书中翻了翻,看到一本还蛮新的以黑色为主色的封面的书,书名叫《暗时间》。作者叫刘未鹏,在微软工作过,非IT界的朋友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何许人。这本书是一个博客的文章合集,是博客时代的出版物。距离博客最流行的那几年,我们已经经历过了微博、微信、知乎和等一系列新内容平台的崛起和演变了。

我眼中的“独立阅读”_第1张图片
暗时间

现在互联网上流行讨论的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写作和认知升级,在这本《暗时间》书中都有提及。书中让我最受启发的几篇文章有《暗时间》、《逃出你的肖申克》系列、《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以及《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摘录几段文字:

  • 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暗时间》
  •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沙漏,每个人的沙漏里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有的人的沙漏颈部较细,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哪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却拥有更长的生命。--《暗时间》
  • 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逃出你的肖申克(一):亲身经历才能明白?》
  • 我知道很多人不书写的原因是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是一个怪圈,你越是不开始书写,总是拿有限的思维缓存去默想一个问题,就越是没有内容可以写,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 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些就会随之而来。--《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

读刘未鹏的文章就像在跟一个已经帮你解决了诸多成长困惑的牛人在交谈,文字充满了严谨与思辨。可以不夸张地说,读他的某些文章,胜过你去上读遍某些流行作者的所有鸡汤型干货文。

非常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才有底气说可以更好地读懂他的文章了,以至错失了在若干年前就开始坚持写作的成长机会。

2

刘未鹏的博客是他自己开发的,他还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是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了。他的博客从2003年开始写,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文章并不多,但质量都不错。

他的文章通常是月更,甚至也有年更的,篇幅一般都较长,有大量的科普阅读来帮助他完成每一篇文章。你可以称之为“慢博客”,他自己的定义是“价值博客”。这个创作速度和现在公众号大号相比,简直如同蜗牛般的慢。

他没有选择做知识变现,虽然他有这个能力和影响力。他选择的是价值,如同他一直在做的一样

几年之前他已定居海外,博客更新变得更加少了。我也就很少再搜索mindhacks进入他的博客。直到这天翻出他的《暗时间》,心中的某个按钮被按下了,马上打开电脑在地址栏输入了"mindhacks.cn"。是的,其实都不需要搜索,这个地址一直都记得,伴随了我很多的光阴。

博客风格做了改版,比之前的黑色系要清新些了。没想到的是,从2016的12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更新了5篇文章了。

点开了2016年发表的最早的一篇《信息时代的独立阅读者(一):内心的小声音 》开始认真读了起来。没错,这个2016年发表得最早的,发表时间是在12月1日,真的是全宇宙更新最慢。

3

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仿佛把我从浮躁、亢奋和喧闹的世界,拉进了一个安静和理性的异空间之中:

我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不管是进入什么领域,精读和细读都是我会首先做的事情

罗振宇提出的“时间战场”已经是一个事实,各种产品,包括内容产品和非内容产品,似乎都在争夺着人们的时间。在内容产品方面,作为内容的制作方,营销逻辑大行其道,而作为读者,追求速成越来越流行,仿佛没有速度就不叫阅读和学习了。

速度可能是这个信息时代的伪需求

介绍速读相关的书籍不少,却没有经典。而像《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提倡带着问题带着主动性与高自我要求去阅读的书,却是经久不衰。营销和销售容易欺骗到你,时间不会。

刘未鹏时隔近两年后再更文,给出了他对阅读的思考和定义:

  • 比阅读更重要的,其实是阅读中的思考,带着脑和心去阅读,我把这个称为「独立阅读
  • 在独立阅读中,我们对知识进行再次的深度加工,和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去对照、印证,去碰撞,去对比,去分辨,然后破立、融合、存疑、延展、细化。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的阅读,看起来我们是阅读一篇文章,但其实我们代入了自己整个身心、思维、切身经验中的第一手素材
  • 在「独立阅读」中,我们的思维才得以真正的成长,而不是成为他人的声音的跑马场,东边说打雷西边说下雨,无所适从
  • 「独立阅读」刚开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无意识的过滤掉不符合我们既有的知识和心智结构的知识,会无意识的以我们情感所钟意的方向去对事实和观点进行「再解释」,对不合我们立场、预期和情感诉求的文本弃之如敝履,对合我们立场、预期和情感诉求的文本则不假细究其论证过程
  • 常常,我们看上去在阅读思考,然而内心的情感探照灯其实只是在字里行间寻找认同感,寻找评判中的自尊加持,寻找(只)吻合自己期许、令自己心安的断言结论。当我们内在的视线因为这样的心理诉求而聚焦在文章中的结论性语句上时,文中的逻辑、视角、材料便都成为了一片模糊的光点

现在很多人知道了“元认知”这个概念,但在阅读中启动元认知的人会有多少呢?不会有多少,相信概率分布,大部分人其实是身处认知升级的幻觉当中。实际上,不论是阅读还是思考,并不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概念来帮助我们把它们做得更好,真实的思维活动就像刘未鹏所提到的“去对照、印证,去碰撞,去对比,去分辨,然后破立、融合、存疑、延展、细化”等等,甚至还包括查查字典和维基百科,朴素、严谨且具有可操作性。

而如果要追求速度,必然要放弃掉阅读中本应该有的大部分思考过程:

所以说,独立思考也是独立阅读的前提。而独立思考,更多是一种人格,不是一门技术

4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了解到,刘未鹏没有单纯地把阅读定义为读书,而是针对任意形式的文本。这让我想到碎片化阅读。

没有大把的时间去读一整本书就从读一小段文本开始,从逻辑、事实和观点三个方面把它读透了、读出言外之意甚至读成一篇文章(也就是读厚),实质上比读完一本书却没有自己的思考要来得有用。

这是独立人格的体现,无关阅读材料的长短与深浅。

这种“独立阅读”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化解焦虑。面对长长的书单、每天几十个公众号更新而且都是自己喜欢的,难免会产生因为没时间把所有的好书好文章都读完的焦虑。这个时候只要开启了理性大脑,进入到广袤的逻辑空间,哪怕只是阅读朋友圈中分享的一小段图文或清单,也能够彻底地把情绪大脑挤开,赶走焦虑。

放弃用阅读量来衡量阅读,改为用阅读带来的思维所走的路途的遥远程度来衡量,会更实用。都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思维,如果你读了很多很多,思维上却没走多远,有何意义?

我眼中的“独立阅读”_第2张图片
思维的长度

5

最后梳理下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

用刘未鹏的话说,大概就是“在字里行间寻找认同感,寻找评判中的自尊加持,寻找(只)吻合自己期许、令自己心安的断言结论”。从刘未鹏的文字中,我找到了内心深处认同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不浮夸的、是真诚的、是宁静的。

每个人都有选择权,每个人都有选择,通常让人产生遗憾的是在做选择时没有找到自己最想要的那个选项。一口气写下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确认,不论是写作还是阅读,自己找到了这个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独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