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益博社会工作抗疫誌|益见
好天气一如昨天,紧张气氛更浓重起来,特别是下了最严厉的交通管制令之后,已经感觉很难移动了。流水不腐,凝固会让像牛哥这样的人也忧郁起来,生活还要继续,生意如何经营,没有人的流动,很难看到准确预期,焦虑、紧张、恐惧感自然而然。一些真实发生在自己几百米的家属院就有案例,感同身受,特别是惟妙惟肖的描述,互联网的传递和黏连,反而让心底久久不能平静。
昨天晚上整理一个晚上把南阳新冠疫情社工心理援助网络平台和志愿服务矩阵的名单公布出来,因为整理过程中不免有些纰漏。后来潘淑珍老师说把她的名单漏掉了,参与的心情非常的高,我说还是我得责任,粘贴不上,只好用图片剪辑的办法才公布到网络上。周轻很负责任连夜又重新做了一个志愿服务名单,经过疫情,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收到锻炼也是件幸事。后来跟潘老师聊的时候,因为之前跟几个老师一起去机构参访国,又彼此关注微信,所以我也想请她为群里讲一课,她应允准备。
阳光透彻的从飘窗里投射到地板,我是的龟背竹叶子泛着光,外面的鸟声和车流声传来,似乎在这个只有我们紧张,而与这个我们在一起的鸟类似乎更加欢愉,也许一直都在,只是我们很少关注罢了。
一觉醒来,世卫组织的声明、国家疾控中心的论文、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冲突、武汉红十字会捐赠的质疑、黄冈卫健委主任的一问三不知,新时代舆情也成为一种晴雨表,不过好一点的事南阳本地的关于万兴东大药房的报道属于谣言,有的时候被别有用心的肉利用,会消费大众的感情。
八点喊孩子起床,今天没有锻炼,拉着窗帘。因为管制措施,决定一天只吃两顿饭,不然出去采买饭菜就很麻烦。一个封闭状态下,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满园春光,原来物业说南阳封城,不要乱跑。问起801一个武汉回来的人隔离的时间快到了,如果没事都安全了。夹道里一个老人在倒垃圾,往西拐弯处的小量贩也关门了。只好拐过去,夹道口路中间设置路障,几个社区干部正在门口值班,一个晃晃悠悠的老人没有戴口罩。几个马上送上的一个口罩和宣传单,界面上的车反而多起来。一辆崭新的跑车排气管嘟嘟的叫哮着掠过,除了在门口站着执勤的社区干部,没有人愿意关注。
夹道里倒是一如既往,经常卖菜的老板,一个原来在道口卖菜,后来房租低了,又跟一个卖豆腐的合租了间门面,一人半间,卖着生活必须的蔬菜,后来又卖调料。今天去一个人经营,说卖豆腐的大姐又有好的事干。这两天刚开业,咱也没看新闻,不会玩手机。社区过来发口罩,反正方便邻居。今天早晨去进菜,开门的都少。看着店里的番茄、芹菜、土豆、辣椒、茄子,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买了七十多块的青菜,菜还不算多贵,至少比超市要便宜一些。虽然我们知道大姐的菜在夹道里算是贵的,但是没办法,早市老王也不过来了。
夹道里不是一家小卖部开门,好几家。一个开油坊的老板,也卖面条,老板娘也卖馍夹菜,炕火烧。也早早的开了门,两边的标语多了起来,都是宣传抗击疫情的,要人们不乱跑戴口罩。东面院子里,几个女人穿着睡衣戴着口罩懒羊羊的晒着太阳。门卫老王把门口的快递整理一下,宣传栏上又铁了不少标语。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看到郝宁哥发的一个朋友圈《面对疫情,用好自己的耳朵、眼睛、嘴巴和内在心灵》,转到中原社工群,结束语硕:我们曾经有属于自己的耳朵、眼睛、嘴巴和心灵。但当我们成为忙碌的现代人之后,我们把这些感官的使用权都让渡给了外物,比如说手机、工作和生活,但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让我们有机会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感官,比如说想听到怎样的声音、想看到怎样的信息和画面、想说沮丧的、无助的话还是充满力量的话,只是一味向外看还是向内看自己的心灵。
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上,其实在这个时候,背一段《心经》也是不错的选择。忽然想听听熊熊作业的《像小贩一样在街头徜徉》。他们为着生活,没有想一般人看着手机吓唬着自己。人们把自己让渡给这些外物,为物所役,怎么有自己内心的安宁?拦住人,关键是安住心。
一场疫情牵动着社会各个细胞。看到鳌圆寺主持释演教朋友圈发着郭学忠书记带领职能部门去鳌圆寺视察,对防范疫情工作给出指导建议,请大家不要出门去,不给自己增加危险,不给别人增添麻烦,不给政府增添负担。不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量。这就是我们在行菩萨道。
一个早年一起下乡在遮山镇政府工作朋友联系说初二就停止休假开始上班了。目前,镇里干部都下沉到村子里值班,严防死守 ,所包的村子已经有人隔离。我说要保护好自己,安全第一,不要大意。但朋友告诉我,口罩都缺,早脱销了,单位发了两个一次性的,一个N95的,不够用。防护措施差,关键是自己免疫力。一再嘱托,免疫力一个,多买几个口罩,多采取防护措施,少往人多的地方去。
看见环哥跟几个同事,还有公安干警在迎宾大道双铺高速路口执勤,很多点赞,防控就是责任、值守进行中,自述这是初心和使命,戴着党徽和口罩,迎着朝阳,似乎这些暖心的举措才是让人们心里一暖。
生活似乎还要继续,很多同事都在一线指导疫情防控。东哥发信息说,卧龙区浦山和石桥镇存在聚众办哀事现象,一个个拿着哀杖,披麻戴孝,放着鞭炮,似乎这些在城市蔓延的疫情,乡村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尽管封了村,生养死葬,件件是大事。但是还是要择时而行。
疫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是如何去审视病毒,还有那些发现病毒的人,他们做出了科学的判断,虽然有权力的傲慢,但最终还是会水落石出。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人们的链接和社区的辐射性增强,一个人可以传染两个国家,特别好高铁和互联网发展,社会的方式发生着变化。
群里跟潘淑玲老师联络,下午三点潘老师就心理辅导的一些问题做一个培训。潘老师欣然接受,发了个群通知,定在下午三点。当我在发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原来潘老师给我发的名字是潘淑玲,我一直把她的微信名字标注成潘淑珍,心里很是愧疚。
金路打电话说要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抗击疫情公布新冠疫情社工心理援助信息平台和志愿服务矩阵,公布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算是一个更好的互动,我说这样的宣传越多越好,可以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很快南阳网发布了这条消息,希望通过这些宣传让更多的人在有需求的时候提出来。
现在一天两顿饭,中午炒点米,在做一个白菜豆腐汤打发了。一院子阳光,只有一个戴着口罩的小孩领着一个小黄狗在体育器材边玩耍,爬墙虎弯曲的在墙上攀爬。前院的腊梅花最有味道,一阵风带来了花香,摘一把泡茶喝。信息的无限量传输,让人们应接不暇。
小爷打电话问子方哥的电话,婶子快要生了,想去子方哥开的诊所看看。我把电话发给小爷。小爷说今年这个武汉肺炎惹的年都没过,天天值班检查,老家在武汉湖北做生意烙馍比较多,也就成了重灾区,据说有一个贾宋人在武汉卖牛羊肉,回来后就发热,自我隔离确诊了。不过农村没有城里那么严重罢了。
三点开会,浏览一点新闻,坐在办公室里,廊道上太阳正艳,泡一杯腊梅水,看着今日头条上边,一个八十年前的北京家庭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老北京的味道,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原本开年要举办的几个社工沙龙和讲习所活动取消了。比如解放路和西河坡。幸好,在2019年冬天,我录了很多南阳大街小巷的日常,繁华与热闹,与新疫情下的凋敝判若两样。潘老师讲了说是一个科普,其实真正成为一个专业素养很高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专业训练,更需要接地气的实践。危机状态下,讲一些大的框架,或者讲一些基本的原则,会更好的提示如何去工作。心理援助关注了心理,因为危机救援本身是一个极为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协调拱振,不是单打一的事。潘老师有心理治疗、沙盘模拟和团体辅导的经历,又善于学习,层次清晰。
把网络平台的二维码放在朋友圈,才知道满二百人,需要邀请入群,不能再加了。又有几个好友入群听课。大家一起交流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而武汉江岸区台北接街道,桃源社区的一些居民的需求。看似微小的事情,都需要小心翼翼的交流。因为线上交流和线下交流是不同的。从大年初一到现在,在武汉医护人员心理援助支持和社区社工服务已经刚刚一周,我一直在想社工也好思考如何去介入建立专业的信任,没有专业的信任其实进到一个群里还是一个独立的状态。
搞好团队建设,正真在用的上的时候拿得出才是真本事。跟黑龙集工程大学苏光教授谈论想邀请讲危机下的社工,他正在思考。跟澳大利亚回国的徐伟智同学联系,晚上八点給大家分享一下国外危机社工的一些情况,也许因为中外对比会有一个更国际视野的看法,会开阔我们的思路,找到更适合本土的危机处理思路和方法,这也是我们建群一起相互碰撞的缘由了。
外面的鸟声叫的清冷。我听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静下来,更多的是想写一篇新疫情下社会工作认知与方法。但是觉得手里的实践积累的太少,思路也不够开阔,想法也有一点单薄。我决心静下来,沉淀一下,写点东西,不是被这些铺面而来的信息做快递员,只要做好自己。
延祥个看到这个网络平台也要我把他拉到群里,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角度不一样。原本南阳就成为河南的武汉了,谁知道延祥哥说,白水二十几万人口,已经从湖北武汉回来官方说175个人,现在我们这里民众心里压力太大了。其实整个疫情蔓延,哪里都是一个心情。相互嘱托少外出,戴口罩,照顾好家人 。
朋友圈又有英立、张玉滚、梁铁牛老师加入。吃完饭七点五十跟徐伟智老师做一个沟通,我先介绍徐老师的情况,也向群里的老师和伙伴介绍了培训的情况,更重要的因为疫情我们聚在一起,发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徐伟智老师在澳洲上研究生,又在医院当了一年医务社工,在尼泊尔参加了抗震救灾,可以说理论和实践积累都很好,讲课流畅情绪,从围观中观宏观做了社工解读,从个案、社区和政策等方面分享。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观点新颖。自我关怀计划这个特别好,让来访者自己有能力调节自己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后来又邀请李廷亚老师也讲一讲,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虽然培训铺天盖地,但是培训无疑是一个服务团队成长的必须。李老师欣然应允。几个老师又表达了对益博社工的感谢。其实在危机的当下,发一点向上的光,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服务社会,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