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高效能阅读》:读了这本书才知道,阅读的终极目标

罗曼罗兰曾说:“阅读不是为了雄辩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当我们处在迷茫与困境时,静下心来阅读,你会发现书中的这些话,从你看的第一眼开始就会被它征服。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命题曾被无数人探讨过。有人说,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明辨是非;也有人说,读书是为了知道,这世界上还存在着不一样的生存法则。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本书作者日本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他认为:“人类是喜欢表达并被评价的生物,读书便是其手段和食粮之一,读书这件事情归根到底,是为了创造独属于自己的原创内容的书,或是为了产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现读书的这个终极目标呢?

首先,我们需要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这就需要培养我们的垂直型阅读能力,往“专才”的方向发展,营造出“主场思维”。

其次,我们需要拓宽文章视角的广度。这就需要我们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水平阅读能力,营造出“客场思维,向“通才”的方向迈进。

最后,还需把握好文章深度与广度的结合比例,使知识呈现结构化、立体化。让“通才”辅助“专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书评 | 《高效能阅读》:读了这本书才知道,阅读的终极目标_第1张图片
一、建立“思考的主场”的垂直型阅读

若想成为专才,在垂直方向上深化特定领域的读书是不可或缺的。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理解应用于行业的所有专业知识的本质,同时对于各种行业固有知识具备高敏感度和强忍耐力,这种广泛、深入地领会特定专业的读书,就是“垂直型阅读”。

出书,是每一个作者的梦想。然而很多作者,直至生命的尽头也没能完成这个终极目的。究其原因,是写得太少吗?并不是,是写得太过繁杂。

有些作者,今天写散文,明天写故事,后天写议论文,好像什么文体都会,却又什么文体都不够擅长。

再比如,有些作者今天写写情感文,明天谈谈心理学问题,后天再研究历史该怎么写。写得广度异常宽广,可是深度却不够。

试想,如果你要出版一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是不是应该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呢?同时,是不是还应该探究一下与该主题相关联的其他主题呢?

要想写出该专业的好文章,就必然要吃透该专业所有知识的本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深度。

当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自然而然就会营造出一种围绕于本专业的“主场思维”。

就像大野晋先生说得那样:“我有主场,若遇到困难,我总是会回到那里思考。”

假如你的专业是历史,当你遇到难题时,你会不自觉地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历史就是你的主场。

通过不断的垂直化阅读,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形成主场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加深文章的深度,使人眼前一亮。


书评 | 《高效能阅读》:读了这本书才知道,阅读的终极目标_第2张图片
二、利用“客场思维”深化“主场思维”

要想成为通才,需要在水平方向上阅读所有专业领域的书籍,无一遗漏地掌握所有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能实践应用,这就是水平型阅读。

水平型阅读形成的是客场思维。它有利于扩宽文章的广度,不让其局限在专业知识的角度看待问题。

特别是当一个问题用主场思维得不到解决时,尝试用客场思维进行思考,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知识的本质可以说是共通的。它就像是一个T字型,T字的“l”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它是一根主轴,支撑起知识的主线。也像一个磁铁,吸引着周围相关联的知识。

T字的“—”代表的是一个人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所有知识,随着“—”长度的扩展,主轴“l”也将随之得以延长。

要想写出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好文章,除了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形成主场思维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培养出水平型阅读的能力,成为一个兼具“通才”身份的“专才”。


书评 | 《高效能阅读》:读了这本书才知道,阅读的终极目标_第3张图片
三、如何平衡两种思维关系

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是不是就意味着能写好一整本书呢?答案是否定的。

书是专业知识结构化的产物,要写出一本好书,除了需要读者对该领域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对其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延伸以外,还需把握好书中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比例,以及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做到这些,就要求作者不仅仅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贮备,用主场知识来构建整本书的框架。还需要作者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来丰富整本书的内容,拓宽其知识面。

书,是作为思想结晶而存在的产物。所以需要作者充分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客场思维辅助主场思维进行逻辑化的证明。

要培养好这些思维,就必须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是处理好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摄入比例。

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曾提出“70:20:10模式”的“投资基准”,根据该黄金比例,谷歌将70%的资金和时间用于充实现有服务,20%用于充实现有服务的周边的服务,10%投资于全新的未知领域。

把这个基准引用到读书中来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把70%的比例用于专业领域的书籍,20%用于专业领域周边的书籍,剩下10%用于任意未知领域的书籍。

为什么要根据这样的比例进行阅读呢?

朱光潜先生曾给出答案:“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它的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所以他建议:“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

这样,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既可以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满足精神粮食的需要。又可以通过其他领域的书籍来加深知识的内涵,促进知识立体化、结构化的形成。

书评 | 《高效能阅读》:读了这本书才知道,阅读的终极目标_第4张图片
总结

曾国藩曾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这里所说的气质就是格局。格局决定了人生,而阅读可以放大一个人的格局。

我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所有知识的主轴,它是一条线,是单个维度的。而单一维度阅读投入,往往止于多读。

当这根主轴吸引而来更多专业领域周围的知识时,就形成了一个面,是二个维度。但是它所能容纳知识的广度,也是十分有限的。

而任意未知领域的阅读,却可以把阅读的维度拓展至三个维度,甚至是三个维度以上。我们都知道,三个维度就是是体,三个维度以上则是更加复杂的空间。

维度越多,它所能容纳的知识就越多。就像,一个人越是博览群书,他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的包容程度就越大。

而单维度思考问题的人,则常常容易局限在自己的思维定势中,最终困死在思维墙内。

只有多维度产出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原尻淳一认为“有价值的产出型”阅读,就是要实现通过阅读实现改变自己、影响他人的目标。

所以,我们不仅要单一性的阅读投入,形成主场的思维。还要同时进行多维度的阅读投入,让客体思维辅助主场思维,拓宽知识的广度,实现知识的立体化、结构化,最终实现多维度的阅读产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 | 《高效能阅读》:读了这本书才知道,阅读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