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小城镇的特点
德国小城镇,构成了德国城市和乡镇结构的基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具有5大特点:
1.田园风光,诗韵流淌在德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受着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影响,像"自然崇拜"和"德意志森林"意识,为德国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养分,推动了德国的环保与绿色和平运动,保护了农村自然田园风光。漫游德国的农村和小城镇,犹如欣赏一幅巨大的油画,给人留下别有风味的印象:村庄城镇化,城镇村庄化。所到之处,天空澄蓝,大地碧绿;森林环抱,芳草如茵;风清气爽,道路如网;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方便静谧,适宜人居。笔者在德国学习和从事学术研究期间,在游览各地风格各异的小城镇中,领略其充满田园风光的韵味。不管在丘陵起伏的北德低地地区和波罗的海沿岸,也不管在西南德地区中部山脉梯地带,抑或在南德的阿尔卑斯山北麓的高原地区,那遍布平原、山地和丘陵的小城镇,令人流连忘返;那坐落在山麓、河岸与湖畔的小城镇如诗如画,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2.历史悠久,人文深厚德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给小城镇留下浓厚的人文氛围。游览德国的小城镇,犹如参观富有历史特色的建筑博物馆。被誉为"一切艺术之母的建筑"艺术,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表达着时代的生活情感。包括村落、城镇、房舍、教堂、城堡、宫殿、桥梁,甚至道路和港口等。如今在德国,仍然到处可见到尘封已久的古堡宫殿、古建筑,以及浓荫密布的传统园林。目前在德国,仍保存2万多座古城堡。可以说,德国的小城镇,是德意志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也是德国人追溯历史的胜地。它们告诉世人:德国人的祖辈们在小城镇建筑的进程中,已经多么注重人文和讲求质量及建筑美;而一代接一代的后来者,又是多么珍爱和保护好先人留下的瑰宝--把富有历史人文内涵的传统与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相结合的小城镇。
3.设施齐全,民生方便在德国小城镇的建设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和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大到银行、商店、邮局、交通、道路、消防队和医疗,小到休闲椅、停车场和公厕的设置,甚至残疾人无障碍通道、马路的自动收费设施等,都在规划布局中。就是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屋,都安装了现代化的卫生设备和供暖设施。德国的小城镇,不仅公共服务设施完备,还富有人性化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所有小城镇都是农业、林业、饲养业、手工业及服务业的集群地,中小企业众多,与民生息息相关。在德国35万个各类农(含林业、牧业、园艺业企业)企业中,有相当多数量的企业分布在乡镇,加上大量中小工商企业和服务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德国人引以为自豪地说,小城镇为扩大就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7年岁末,笔者到位于巴伐利亚州南部的艾斯巴赫(Reis-bach)小镇的农村合作社实习。这个农村乡镇又称为"市场"(Marktplatz),位于德国和奥地利边境,属于下巴伐利亚丘陵和多瑙河洼地区。它虽然是个乡镇,但却像是掩映在一片绿色中的、美丽的大村庄:墨绿的森林,环绕它的周围;绿色的伊萨尔河,静静从镇旁流过;冬去春来,广阔的田野变为麦田和园艺,映入眼帘的是无边的"绿"。在晴日,从镇上可清晰眺望到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小镇上,生活着3000多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有农民、工人、工商业者、教师等。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县城和宝马汽车制造厂工作的职工。镇上各种设施应有尽有:为全乡镇服务的镇政府,安置在一座二层小楼内;农村中心合作社1个,下属分布在周围村庄的还有5个分社。该合作社进行综合经营,既从事农村信贷业务,又开展农资供应服务。此外,还有邮政所1个,中学和小学各1所,超市3个,百货店2家,咖啡馆和餐馆等饮食服务店6家(其中,有2家还兼营旅馆);俱乐部1个,面包烘焙厂3座,医药诊所1个,老年之家和幼儿园各1个,苗木花圃2个,运动场、健身房和游泳池各1个,汽车和农机修理厂1个,服装厂和啤酒厂各1座。在距离小镇3km处的"绿色伊萨尔河"的河滩上,还有1个露天度假营,每当夏秋季节,城市人开着专供旅游用的厢车、在河滩上扎营度假。在这个乡镇上,笔者生活了200多天,走访了周围10余个村庄、果蔬等农产品加工厂和数十家农户(农民家庭企业),深切感受到:德国乡镇公共设施齐全,生产与生活方便,是宜居的美好家园。
4.环境美丽,旅游胜地德国小城镇在建设中,不是把精力、物力、财力投放到修建楼台亭榭等"人造形象"工程上,而是致力于追求自然美,环境美,适宜人居。走进每个小城镇,就如同进入绿色公园。从公共用地,到居民私宅,处处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甚至住房的阳台上都布满鲜花。一般,每个小城镇的森林和花园总面积都占该城的1/3。在德国,莱茵河是"母亲河"。她不仅是德国重要的河运航道,而且是著名的河谷风景区。游览莱茵河,可饱赏两岸秀丽旖旎的自然风光,还可欣赏独有风味的人文胜迹。特别是从美因茨城到科隆市之间的中莱茵河谷段最富有魅力。在长达数百公里的罗曼蒂克莱茵河谷地区,把几十个中世纪的大中小城镇串联起来,形成绿色的"城镇链"。两岸的古城堡、古教堂、博物馆、宫殿、名胜、古迹、葡萄种植园等,各色景观,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成为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旅游胜地。
5.大学城纷呈,世界享盛名德国的许多小城市都与著名大学紧紧联结在一起,因大学而著名,造就一批享誉世界的大学城。迄今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德国拥有那么多的大学城。像闻名的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耶拿大学、弗赖堡大学、马尔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等,都使所在地的小城市因大学而成为闻名世界的小城。笔者曾经走访过10多座德国大学城,从游览的浮光掠影中,对其概括出5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被称为德国第一所大学的海德堡大学,创建于1386年。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大学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沧桑。二是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德国拥有30多座大学城,遍布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率很高。三是知名度高。德国许多大学城知名度很高,造就出大批享誉世界的科学、哲学、艺术、医学大家和大师。例如,被公认为是欧洲科研文化中心的海德堡大学"摇篮"里,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就是由这所大学提出的。四是地位重要。大学与所在城市的科技、文化、经济,乃至居民生活紧密结合,持久带动了当地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像"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发源地的弗赖堡市,兴起多种新产业,成为德国黑森林山区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更体现这座山城现代化水平的,是她的名片--弗赖堡大学。五是开放式办学。实行"大学求学自由",不收学费,面向全国和国外。海德堡大学最早成为德国面向世界开放的自由大学,接纳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子。现在有数十个国家留学生在这所国际性大学里学习,其中有数以百计的中国留学生在校深造。海德堡大学还开设汉学系课程多年,目前在本系的注册学生有150多名。六是大学人员数量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大。像马尔堡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的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20%。哥廷根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的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25%。
二、发展轨迹:守护传统与求新发展的协调统一
德国是一个注重、守护传统的国家,因此被世人视为"近于保守的民族"。然而,德国在不少领域是敢为天下先、不断求新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甚至在整个城市化的进程中,德国开拓出一条把守护传统与求新发展协调统一、恰当结合起来的道路。
1.工业革命兴起,强化城镇化动力在19世纪初叶,德国受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等国。在政治上,德国当时处于四分五裂,联邦林立,保持着一个僵化的等级社会,封建贵族在其中决定一切。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在经济上.1800年前后,在德国手工业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手工业行会极力排斥竞争,利用行会规章画地为牢,阻止外乡人进入自己的销售区,以垄断本地区的产品销售和保障本地手工业业主的收入,严重桎梏了经济的自由发展。在思想上,德国早就受到英、法启蒙思想影响,各种思潮泛滥,不乏要求变革的思想和主张,但是代表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遭受到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思想的遏制,不能变为改变德国社会、经济的实践,致使直到19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个农业国。但是,当时德国也为工业革命做了一定准备。例如,在许多地方已不乏采用取代手工工场和手工业生产的机器生产。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采矿业与19世纪初比较,已经提高了30%上下。同期,消费品生产也增加了好几倍,正在为工业革命拉开序幕。
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德国工业革命全面展开,快速兴起,有力推动了德国传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工业革命犹如势不可挡的洪流,强烈冲击着德国的旧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推动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走富国强兵之路。在德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迅速实现现代化。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适应,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其他行业而进入城市。大量的产品促进交易市场愈来愈扩大,促进城市市场交易兴旺发达。
2.由生产力水平决定,城镇化发展的3段历程回溯历史,以工业革命为动力,德国19世纪中叶开始的城市化,以工业革命为动力,以"大中小并行发展"为道路,大体历经了3段历程,构建起德国城市的基本框架。
第一段历程:城镇化兴起的准备阶段(大体在19世纪中叶)。在这一时段,德国农村人口依然多于城市居民,农业产值在整个德国国民经济中占绝对高的份额。然而此时,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德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东部农业区的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促进城市经济开始较快发展,推动一些大中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例如,柏林人口增长到17.2万人,汉堡增加到13万人,科隆达到5万人左右,慕尼黑增为3万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进城农民"市民化"。伴随城市的兴起和市民地增长,新的文化和商业设施拔地而起,工厂手工业也迅速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为德国城镇化的起步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更为促进城市和城镇地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段历程: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阶段(大体在19世纪中后期)。这一时期,德国西部城市发展较快,东部一些城市人口增长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自德国工业革命兴起以后,工业的发展首先集中在城市和原料产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能够给农村流动人口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他们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例如鲁尔、莱因、柏林的新兴工业区都曾经是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业革命以来已明显呈现出城镇化的新面貌,成为工业、商业集中的地区。同时这些城市不断沿公路、铁路线向外扩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张,人口也迅速增加,功能不断增多,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集中于人口和产业密集的城镇。
第三段历程:城镇化的繁荣和发展阶段(大体从19世纪后叶开始)。德国城镇化的第三阶段,可谓是其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的城镇化以普鲁士的莱因省和萨克森尤为突出:在这一时期,德意志帝国人口增加了约58%,相当于从1815年的4110万人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6490万人,增加的人口大都居住在小城镇里。在l万居民以上的城镇里,居住的人口比例从1871年的12.5%增加到1910年的34.7%。与此同时,各联邦城镇经济也蓬勃发展,手工业、商业、交通业、服务性行业等也相应蓬勃兴起。为了加强对"新市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的管理,城市划分为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商业区大多位于市内、或工业较集中的地区。与城镇繁荣和发展同步,逐步显现出城镇的多种功能的属性,包括交易、生产、消费和服务业等。多功能的发展,促使一些大中城市又进一步成长为综合性大都会。
3.大中小协调发展,城市结构相对合理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资源、交通及历史条件的影响,德国西南部和中部城市较多,北部和东部相对较少,但并未出现城镇布局失衡状况。当然,德国也涌现了一些大城市,但无畸形发展的问题。整体看,德国城镇化呈现结构相对合理、大中小并行发展的宝塔形:以少数大都市为全国城市的龙头,处于塔顶;以适量的中等城市为骨干,形成区域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处于塔中;数量众多的小城镇遍布全国各地,处于塔底,构成了基础。从分布位置上看,许多小城镇一般距大中城市半小时到1小时的车程。这种近乎于卫星城之类的小城镇,在每个大中城市的周围都分布有相对集中的小城镇群。其中,不少小城镇是产业集群的所在地。
德国属于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拥有8200多万人。但是在德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4个;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10个;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70余个;乡镇数量众多,超过13500个。其中,75%以上乡镇的人口少于5000人。以德国两个最大的州为例,南德的巴伐利亚州总面积为7万km2,总人口l200万,拥有小城镇2200个;北德的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总人口1800万,拥有小城镇360个。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都分散居住在郊外的小城镇。据统计,在德国总人口中,大约有2600多万人居住在85个大中城市中,约占总人口的32.91%;有4600多万人定居在2000-10万人的小城镇中,约占58.23%;另有700多万人居住在人口不超过2000人的村庄,约占8.86%。这些数据表明,德国人口的城市镇化率很高,但是绝大部分定居在中小城镇。
与这种城市结构及其分布结构相对应,德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各种资源分布相对合理。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德国人口迁移的流向自然呈多向性,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没有出现过分集中的局面,对德国各州和区域经济相对均衡的发展,对防止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对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差别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启示:开创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之路
经历了漫长的德国小城镇的发展之路,为中国探索小城镇,乃至整个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理念启示:要辩证理解守护传统与求新发展的关系在德国城镇化的进程中,浓抹出德意志民族哲学意识、人文思想的色彩,从中可得到有益的启示:守护传统与求新发展可以做到协调统一;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完全可以把二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德国人的守护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守护优秀的德国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守护农业产业高素质的职业队伍;守护农村的自然田园风光。德国人的求新发展也具有重要内容。即在守护传统的基础上,推进城镇的规划人本化、设施现代化、生活富裕化、环境宜居化,城乡一体化。事实表明:守护和传承历史传统,并非是守1日和落后的代名词;求新发展,决不是"消灭乡村",或片面以"城市景观"取代"农村风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城镇化经过了曲折发展、快速发展阶段,现在进入科学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中围的城市数量达到655个,城市化率提高到49.55%。其结构构成是:全国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和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达到140个;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为232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283个;被称为小城镇的建制镇19234个。然而,在中国"狂飙突进"式城镇化"运动"中,人们对城镇化本质的认识尚不深,对城市精神也缺乏理解。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一种传承文明成果的特殊结构。城镇化需要求新发展,但不是、也不可抛弃优良传统。城镇化因人口的集聚而振兴,又要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完善和提升。鉴于此,中国的城镇化决不可失去"以人为本"的灵魂。丢了"魂"的城镇化,必然出现"城市病":简单地"摊大饼"式的大拆大扩,吞没耕地,消灭村社;片面追求快速发展,但忽视质量和民生,致使相当多的新城镇陷入"半城镇化"状态,农民虽然进城,但却没有"市民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大城市不强,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优。医治这些"城市病",首要的是挖去"病根"。即端正和加强推进城镇化的人文理念,强化其"灵魂"。即:切实关注民生和保障民生,把有利于人民、特别是农民"全面发展"的理念奉为圭臬。具体说要做到:守护和发扬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村社的优点,包括自然淳朴、空气清新、水源清洁,环境优美等;守护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要保护众多历史名胜古迹。特别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两轮驱动,在坚决防止导致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灭村运动"的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快进入城镇农民的市民化步伐。包括:采取自愿、有序、分类、统筹的方针;编制农民工市民化综合规划;放宽落户条件扩大农民工市民化;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环境;落实政治社会权利,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等。总之,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促使城镇化真正实现规划科学化、设施现代化、产业集群化、环境优美化、生活小康化。
这里,顺便以保护中国的古村落为例,简要阐述从传承历史文化角度出发守护中国农村的文化遗产。中国现有60万个村庄,其中古村落约有5000个,广泛分布在全国10多个省份。大多古村落始建于明清,有的甚至可追溯到南宋。这些历史文化凝重、民族姿彩纷呈的古村落,构成中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它们具有"史考"的实证价值、"史鉴"的研究价值、"史貌"的审美价值,堪称"稀有遗产"。然而,当前中国的历史文化村落正面临着多种矛盾,其中包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推进、对古村落守护造成严重威胁与压力。鉴于此,中国在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首先要从提高认识人手,在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注重继承和传承农村历史文化遗产,以守护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的特色。
2.方向启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三化"同步发展德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做到"三化"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如今的德国,已实现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时农业农村也实现全面现代化,城市和乡村之间已几乎无差距。目前德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3%上下,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每个农业劳力养活人口达150人之多。德国"三化"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同步发展的方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坚持"三化"同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催生了工业化革命;工业化革命的兴起,推动了城镇化的涌动;工业化和城镇化齐飞,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动。只有坚持"三化"同步发展,才能实现统筹协调、共兴共荣。近年来,中国"三化"建设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是,统筹协调处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三化"的辩证关系。诚然,工业化、城镇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导和动力,但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创造了必要条件和基础,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当前,必须纠正或避免忽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种倾向"。一要转变重城市、轻乡村的城市倾向。即:既要重城市,又要重乡村;既要重城市老居民,又要重进城农民工;既要重进城农民工,又要重留在乡村的农民。二要纠正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倾向。要坚持农业粮食的"双基础"地位,公共资源配置要向"三农"倾斜,要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和支持力度。与此同时,要坚决遏制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倒流向城市;坚决杜绝农业被"兼业化"、"边缘化"。三要防止忽视或放松粮食安全的倾向。为全国要严守18亿亩(1亩=l/15hm2)耕地、16亿亩基本农田的"红线"不可逾越,还要坚决做到"三防止":防止粮食主产区滑向粮食平衡区;防止粮食平衡区滑向粮食主销区;防止粮食主销区滑向自给部分越来越减少,调入量越来越增大。
3.道路启示:大、中、小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德国城镇化产生的相对合理的大、中、小并行发展、并形成宝塔形结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城市结构的合理,标志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并必然引导人口多方向流动。借鉴这一经验,结合本国国情,中国应该选择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大、中、小结构合理的、可持续的、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其要点包括:
(1)切实把少数特大城市做强,构建成"龙头"。目前,中国拥有10余座特大型城市。然而,严格说没有一座既大、又强的世界级大都市。中国应该选择3-4座具有基础条件的特大城市,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充实其内涵,提升其现代管理水平,构建为各具特色的、立于全球城市之林的世界级大城市,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的"龙头"。
(2)切实对一批大城市充实内涵,构建成"骨干"。目前,中国拥有大型城市100多座。一般说,这些城市规模已够大,但内涵不充实,质量不高,城市功能不强,辐射作用不大。中国应该积极、大力把这批大城市建设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物流中心,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城市,构成中国城市体系的"骨干"。
(3)积极发展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构建成"基础"。如前述,中国已拥有数量多达近2万个小城镇,但总体质量不高。要从各地实际条件和资源出发,选择和发展适宜的产业,作为建设小城镇的支撑实力。在此过程中,促使小城镇建设走紧凑、集约、环境友好、资源节省、适宜人居、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要合理配置要素,促进形成以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产业集聚区。总之,中国既不能片面走集中型的大城市化的道路,又不能片面走分散型的小城市化的道路,只能择取大、中、小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统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三化"同步发展,既是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国道路",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当代,弘扬这种创新精神,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勇于突破陈规;需要继续坚持走自己的路,别国的经验和模式只能作为借鉴,决不可照搬照抄;需要继续迎着历史的潮流和站在历史的高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体现时代性、规律性的新认识,以促进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本文的结论是:结合本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创新具有中国特点的、可持续的"三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和大、中、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中国城镇化需要采取三大举措:一是,为城镇化注入"灵魂"。即:强化"以人为本"、传承农村丰厚文化遗产、便利和造福民生的理念。二是,"三化"同步发展。即: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三是,选择大、中、小相结合的城镇化道路。即:以几座特大城市为龙头;以近百座大城市为骨干;以大量小城镇为基础,开拓"三化"同步发展的道路。
(来源:世界农业,作者: 丁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