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重庆——迷雾山城 钢铁森林

从凌晨的武汉出发,火车一路向西,冲进了湖北的西部山区。山连着山,一个隧道接着一个隧道,手机信号就歇菜,失联。印象中去过的所有城市都在平原,就连兰州这样被两山夹逼的地儿也是择了河流冲积扇平原建城。总想着又一个山洞穿过后会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大平原,重庆就到了。这大平原终于没有来,重庆是山的一部分。山城重庆。

火车站到酒店坐地铁很方便,却发现重庆地铁既不支持支付宝也不支持微信,向落后和封闭致以白眼,第一印象扣分!地铁从地下窜到了地上,才隔了窗子瞄见重庆的大略模样。和山区类似,地势起伏,最低处横卧着嘉陵江和长江。一栋栋楼房见缝插针,密匝匝杵在山腰子上。大略地产开发商看到会哭吧,一百米超大楼间距的阳光房怕是难做。网上传闻重庆是4D魔幻空间,这点不假。从洪崖洞一楼爬到十一楼,一楼是街道,出了十一楼还是街道。道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重庆司机的半坡起步堪称完美。

除了山,就是江。两条河流在此汇合,提供了良好的通衢条件。这样恶劣的地理条件下为何有人苦心孤诣要建一座城呢,我想是因为水运交通的便利使这里成为了西南航运的中心。有了交通就有了生意,有了生意就有了商业,有了商业就有了人的聚集,有了人就有了城。水的环绕总是让城市充满风情,是抚慰钢铁森林的柔的部分。

晚上从南山一棵树望下去,层层高楼鳞次栉比,万家灯火闪烁,江水涤荡着七彩的霓虹。环球金融中心的大楼上滚动着“世界你好,我爱重庆”的字样,不是不繁华,又有深埋于内陆的偏安一隅。每到晚间,雾气落下来,湿湿的,朦胧的不真切。对重庆的印象是稀薄的,只有巴金的《寒夜》、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一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然后发现,重庆并非如此。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路过你的全世界。”这部电影实在不怎么样,姐姐说它捕捉到了重庆的美。二厂、涂鸦街和川美都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涂鸦街就在川美门前,是破旧老街,被涮上油彩粉饰一新。那里的涂鸦不是厦大芙蓉隧道白墙上小而美的方块儿,一整栋楼才算张画布,大阵仗。一栋奶油蛋糕装饰的楼上写了2007年的字样,堪堪十年,那群搭着脚手架涂抹颜料的青年,已经散落四方,色彩却被保留下来。一个浪漫的说法是,这条街上的老屋要被拆除了,学生们不想他们被拆,选择了涂鸦的方式。川美是被高中某篇阅读理解种草后一直想去的地方。去的时候有集市向游客卖卖小玩意儿,大都是自己做的胸针耳环之类。每个小摊主都是心灵手巧年轻漂亮的年轻女大学生,真好。

对本人而言,重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大概还是吃。秉承着“轻伤不下火线”的原则,我们延续了在长沙时的光荣传统,一边胃痛肚痛哪哪都痛,一边龇牙咧嘴放肆吃辣。小面味道霸道,重油重料。我们选了花市豌杂,常能见着堆得满满的面就被倒进干水桶了。口味清淡的食客绝不要去尝试,大概吃一口就怀疑人生了,落荒而逃吧。重庆人都爱吃,走几步路就能看到“重庆小面前五强”、“重庆小面前二十强”的招牌,是百万网友票选出来的。滴车司机讲起小面和火锅来头头是道,于是我们被安利了蒋六的牛肉面。

在我的理解中,蒋六在重庆的地位,大概相当于蔡明伟在武汉。“如果你要问重庆人谁是小面的第一,那绝对是眼镜面。”司机师傅说,蒋树林做的面吃一口绝对是终生难忘。以前,他每天早上就去眼镜面店买一碗牛肉面,老婆在家里煮好面条混在一起拌一拌,还是一样好吃。说着,他的口水就好像要流出来一样。遗憾的是,蒋先生本人已经故去了,现在只有他老婆和他弟弟打着眼镜面的招牌做着。“那味道,差远了,根本没得比。”我们去了十八梯那间弟弟的店面,还是名不虚传。牛肉大块,入口即烂,嚼起来多汁有弹性,没有一点点柴。司机说,蒋在时便只用好牛肉做面,差的牛肉一斤十块钱就卖出去了。因此一碗面三十块钱,也没赚多少。又讲他娶了个悍妇,才致于年纪轻轻就累死了。真真假假,很有意思。

小面是小,火锅是大。“重庆火锅前三强”佩姐火锅终于排到了队,司机却向我们推荐了南山上的枇杷园。不是好吃,不是经济,不是地道,“”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里的火锅,那就是——宏伟。”我们一听乐了,定要见识见识这“宏伟”的火锅。于是,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和姐姐、姐夫,和我最爱的家人们吹着重庆冬天嗖嗖的冷风,在这座布达拉火锅宫大快朵颐。山势连绵数百米,上下几层,是枇杷园八百多张桌子和几千号捞火锅的人。远处,点点灯火闪烁,一束束绽开的烟花预示着新年的到来。每个灯笼,点亮一个团聚和相伴的时刻。想起最后一次和姐姐跨年,还是捧着香飘飘和巧克力圈看湖南卫视的跨年演唱会,已有七八年了。

下了山,重庆人都已奔赴民族路解放碑了。每年大概有10-20万人来到解放碑一起跨年,也算去重庆一个保留节目了。网友们说超震撼超激动,我觉得是挺尬的,莫名其妙的开始,莫名其妙的结束。如果想去经历就看知乎回答吧!我们去了千与千寻村——洪崖洞。网上流传的照片拍的啥样,那儿就是啥样。然后,洪崖洞和长江索道、磁器口一样,属于那种没来过就等于没到重庆,到了发现就是那样的地方。不过在城市里旅行不就是去这种地方吗,在武汉就去户部巷长江红楼,在成都就去武侯祠锦里草堂,在西安就去回民巷鼓楼城墙……来过。

重庆的日常面目,挺特别。不知为何,重庆的很多楼很多店都给人古老的感觉。大批的楼都好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就连门上的招牌都是浓浓的复古风。只有在极小的时候,我在一家已经非常古老的商场见过类似的调调。里面卖毛线、卖劳保用品、卖火锅,好像时间倒流二十年,恍然闯入了另一个世界。而街道的另一边,是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小区。历史发生了断层,偷走了中间的二十年。

在重庆也遇到两种非常“古老”的职业。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人力挑夫,也就是棒棒。能看到四五十岁的棒棒背着远大于他数倍的的衣柜工作,周围连个搭手的人都没有。还有一种是擦皮鞋,一个头发枯燥身形佝偻的女人在低头给她的顾客服务,而她的客人是一个穿着鲜红毛衣吸着香烟的油腻中年,一副老子就是拽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之所以要擦鞋,也不是皮鞋就脏死了,而是要享受那种别人为自己俯首低眉做下贱工作的优越感。我以为这种羞辱别人尊严的工作已经成为历史了,没想到在这里依旧存在。

是的,在重庆就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呀。文艺青年的挚爱之地——十八梯被拆了,代表重庆味儿的老街一条条不复存在,作为游客真是惋惜。我们去十八梯,去浩正街,不就为了找那份破旧,找时光的味道吗?咔嚓一声,加个滤镜,那就是货真价实的文艺青年本人了。可是这些老街又是些什么地方呢,摇摇欲坠的房子,黑乎乎的房子,交通不便的房子,没有马桶和下水道的房子。里面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不体面的,贫民窟的生活。看到一个修理钥匙的匠人,简直不是住在房子,倒像住在渣滓洞。

是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非鱼焉知鱼之乐。但是,他们可能没有能力逃离住在老街的生活呢?人人都有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的希冀吧,吃干净的饭,满足精神需求,用抽水马桶。因而我又欢喜,让这一条条老街消失吧,建成千城一面的住宅小区。老重庆的味儿不复存在又如何呢?这是住在高楼里的人发出的感叹。城市的职能应该是让居住其中的人有更好的生活,城市文化是末次的东西。即使连那八十年代感的复古感都消失,也是值得的。

重庆的人,却生活的自豪又乐观。从长江索道下来要打车的时候,我随口说了句“还能去哪儿呀,重庆又没什么好玩的。”旁边一位司机瞬间跳脚,用方言激动得说了一大通,“重庆都没有好玩的地方那哪里还能好玩”。一提起吃,提起小面和火锅,他们不知道有多少话要说。重庆某前领导人被处置那时候,重庆一周时间全城断网,真是有情有义的人呐。司机说,重庆人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工资在五千以下,百分之五十的人工资在三千以下。希望他们能将这座城市建设的更好。

重庆,我只是路过,记一点零散的见闻。如果你去了那里,想来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过,重庆——迷雾山城 钢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