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喧哗不止

生命不息 喧哗不止_第1张图片

前天晚上去北京站取退票凭证,排在我前面的大姐想用12306客户端买票,却总是登录不了,要让窗口工作人员帮忙验证。工作人员一查,发现大姐自己的身份证并没有开通12306账户。大姐却一口咬定自己注册了,但又说不清用的是谁的身份证,也不记得关联的是谁的手机号。两人一来二去就发生了争执,最后僵持住了。

值班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鼻尖上冒着汗珠,脸涨得通红,说一口虽然客气但并不友善的北京话,满口“您•••您”的尊称,语气里却满是厌倦和不耐烦。我理解她的心情,她每天要面对多少这样难以应付的场面啊!幼稚可笑的问题,焦急而不知所措的旅客,让她每天的工作都在的焦灼、愤怒和疲惫中度过。青春的光彩就这样在不断的抱怨和骂骂咧咧中渐渐暗淡了。她是许多一线城市劳动者的缩影,在城市高速发展下超负荷地运转。在高压的现代社会,去寻求生存,也寻求疾病和死亡。

从北京站出来坐公交,碰到来问路的一家三口。听爹妈口音像是河南人,儿子倒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上来就问怎么去天安门。老实说,虽然在北京也呆了几年了,可还真不知道怎么从北京站去天安门。让小伙子自己查一下百度地图,答复我说没流量,让我帮忙查一下。看来三大运营商光是取消漫游费还不够,什么时候不再有本地流量、全国流量之分就好了。

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想到,自己唯一一次去天安门还是在2009年。那时候刚上大学,在国庆节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首都,第一站便去了这小学课本上反复念叨的圣地。拥挤的人流和满地的垃圾,被建筑和交通切割成一块一块的广场,让自己不无失望。后来无数次经过,无论是上学、上班还是休假,无论是在夜里、黄昏还是清晨,都再也没有去走一走、看一看。只是听说,经过这些年的整治,环境和秩序好了很多。

不知道为什么,在北京生活,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古城的灿烂历史和文化,也不是作为国际都市的繁华和现代,而是中国的人多。无论走到哪里,永远是蜂拥的人流。任何一个公园,任何一片广场,在任何时候,永远是摩肩接踵,永远充满了喧嚣。而上下班时刻的地铁,节假日的火车站,则更是挤得让人胆战心惊。每次都要怀着莫大的勇气和不怕死的精神,才能艰难地穿过人群,走到目的地。

前不久出差去了诸暨,这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县级市。地方不大,却出了许多名人,譬如历史上著名的大美女,西施姐姐就生于此地。我住的地方是一片刚开发不久的新城,有着宽阔整洁的街道、草木丰盛的绿地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可惜的是,人烟稀少。晚饭后去散步,一路都没碰到什么人,只在一座剧场旁的小广场上,有小群大爷大妈说说笑笑,在看露天电影。剧院里咿咿呀呀,不知道在演出什么节目。到了晚上八九点,高楼上亮灯的窗户还屈指可数,在黑沉沉的夜里显得凄清而寂寞。

有那么一刻,我居然觉得:也许还是人多一点比较好。

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人在网络上掀起逃离北上广运动,每个人都有不得不走或者不得不留的理由。留下的人继续抱怨高昂的房价、拥挤的人流和嘈杂的环境;离开的人或许有那么一两个瞬间,会回味深夜璀璨的灯火、便利的公共服务和快速的脚步以及奋斗的青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不息 喧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