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范式?
简言之就是,数据库设计对数据的存储性能,还有开发人员对数据的操作都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的数据库是需要满足一些规范的来优化数据数据存储方式。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这些规范就可以称为范式。
什么是三大范式?
第一范式(1NF):强调的是列的原子性,即列不能够再分成其他几列。
第二范式(2NF):首先是 1NF,另外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表必须有一个主键;二是没有包含在主键中的列必须完全依 赖于主键,而不能只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第三范式(3NF):首先是 2NF,另外非主键列必须直接依赖于主键,不能存在传递依赖。即不能存在:非主键列 A 依赖 于非主键列 B,非主键列 B 依赖于主键的情况。注:关系实质上是一张二维表,其中每一行是一个元组,每一列是一个属性
如何理解三大范式?
第一范式(1NF):
第一范式(无重复的列)
定义: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而不能是集合,数组,记录等非原子数据项。如果实体中的某个属性有多个值时,必须拆分为不同的属性
通俗解释:一个字段只存储一项信息
eg:班级:高三年1班,应改为2个字段,一个年级、一个班级,才满足第一范式
不满足第一范式
学号 | 姓名 | 班级 |
0001 | 小红 | 高三年1班 |
改成
学号 | 姓名 | 年级 | 班级 |
0001 | 小红 | 高三年 | 1班 |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定义:满足第一范式前提,当存在多个主键的时候,才会发生不符合第二范式的情况。比如有两个主键,不能存在这样的属性,它只依赖于其中一个主键,这就是不符合第二范式
通俗解释:任意一个字段都只依赖表中的同一个字段
eg:比如不符合第二范式
学生证 名称 | 学生证号 | 学生证办理时间 | 借书证名称 | 借书证号 | 借书证办理时间 |
改成2张表如下
学生证表
学生证 | 学生证号 | 学生证办理时间 |
借书证表
借书证 | 借书证号 | 借书证把你拉时间 |
示例2:
第三范式(3NF):
第三范式(属性不能传递依赖于主属性)
定义:满足第二范式前提,如果某一属性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属性,而其他非主键属性又依赖于主键,那么这个属性就是间接依赖于主键,这被称作传递依赖于主属性。
通俗理解:一张表最多只存2层同类型信息
eg:爸爸资料表,不满足第三范式
爸爸 | 儿子 | 女儿 | 女儿的小熊 | 女儿的海绵宝宝 |
改成
爸爸信息表:
爸爸 | 儿子 | 女儿 |
女儿信息表
女儿 | 女儿的小熊 | 女儿的海绵宝宝 |
示例2:
结论
三大范式只是一般设计数据库的基本理念,可以建立冗余较小、结构合理的数据库。如果有特殊情况,当然要特殊对待,数据库设计最重要的是看需求跟性能,需求>性能>表结构。所以不能一味的去追求范式建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