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丽萨.克龙,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写作项目的老师, 她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在出版业, 电视业工作多年, 也是纽约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洛杉矶威秀电影公司等的故事顾问.
这本书告诉人们为什么需要故事及如何写出好故事, 及从脑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来解析大量案例, 为我们把握一个故事的脉络, 读懂故事, 编故事都提供了很好的引导. 樊登老师讲过: 未来中国很有钱的人一定是内容生产者. 他说他这一辈子一定要当一回作家. 读书会与编剧都是内容生产者. 全世界最有钱的女人是J.K.罗琳, 就是因为写了一部小说叫<<哈利波特>> 樊登读书会曾投资过一部电视剧<<警花与警犬>>, 在爱奇艺播放达20亿次,全网播放量第1.
一、写作之前
1. 创作目标 ---- 什么样的故事算得上是一个好故事?
01. 真实
02. 吸引人
03. 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
2. 创作内容的本质 ---- 当我们横切一个故事, 里面到底有什么?
如果仅仅是记录一件事从开头到结尾的整个过程, 这叫情节不叫故事.
而故事是:
主人公经历一系列情节后产生的内在变化, 这种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才叫故事. 也就是没有变化不成故事. 而流水账式的文章只是记录而已.
3. 创作的原则 ---- 人们为什么需要故事
因为故事是经验的代言人.
我们大脑不仅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才能习得经验, 也能通过观察别人的状况进行学习与分析, 并思考"如何应对才更有利于我们生存"这个问题, 制定预应方案, 以便我们今后
如遇到类似状况得以更好地作出反应----
所以之所以我们们需要故事, 缘于它能帮助我们习得经验.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大脑不断升级, 它要学习更多的经验, 不仅为了生存, 更为了生活得丰富多彩. 所以它本能驱动我们去读一个好故事.
在故事中经历生活的各种"情节"时, 我们就会产生思考, 而思考的结果就是经验.
而大脑本身吸收经验的机制是通过观察到的具体事件, 自行总结得出的经验才会令它兴奋, 与之相反的, 苦口婆心的念叨只会令大脑神游物外, 所以, 人生教导条例再有道理再丰富也远没有一个故事能打动人.
故事三个环节:
开始环节; 恩宠时刻; 结束时刻(解决问题时刻).
中间会发生很多情节, 给主人公不断地施加压力, 一点点地教育他, 在错误的方向上经历很多挫折, 最终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之前他是不明白, 或认为的是其它反向的道理) .
开始, 中间, 结尾, 及主人公在这过程中想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要围绕主人翁思想变化设置重要情节.
二、写作时创作技巧
1. 第一页, 第一句话应给予读者某件事即将发生变化的感觉, 如果令人意想不到更佳. 主角越早出现越好.
2. 时刻牢记突出焦点, 切记不要出现以下情况:
01. 不知主人公是谁
02. 知道主人公, 但他似乎没有目标(不知道想干嘛)
03. 知道主人公目标, 但目标肤浅乏味
04. 主人公目标莫名其妙变了, 或者主人公死了, 以换人了
05. 故事情节与主人公的目标无关
06. 故事情节看上去对主人公的影响力不大或因果关系不明显. (太牵强)
焦点是由主人公的内在问题、主题、情节这三要素共同构成.
3. 展示, 不要讲述
让读者看到每个人的内心独白越多, 代入感就强.
高级写法: 用动词展示动作(肢体语言, 不要写大家容易想到的), 而不是用文字直接讲述或概括独白内容.
英国作家伊夫林. 沃所说:"所有文学作品都隐含着道德准则和批判, 越不明晰越好." 很多经典小故事经过不同人的诠释, 能发掘很多道理.
如望梅止渴的故事, 有人看出了曹操的狡诈; 有人则说那是领导力, 鼓舞士气; 有人说里面有生理学道理, 人们听到杨梅就分泌唾液.
隐含的道理会刺激大脑思考,提炼, 推理其中的道理, 这也是大脑喜欢干的事情之一.
4. 如何令读者自我代入
作者认为情感就是我们人类版的二进制计算机, 其工作原理就是问0还是1:
这件事对我有害还是有有益? 所以我们抓住读者情感的办法就是通过故事, 向读者传达"与我生存有益的经验".
其方法就是每件事情发生时, 让读者知道主人公内心深处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什么反应. 有以下三种方式来表现这种内心深处的反应.
01.通过外在表现/肢体反应或动作:
02. 通过读者直觉
03. 通过主人公内在想法.
5. 如何利用肢体语言者是正确的
好的做法就是通过肢体语言给读者以暗示, 让他能领会到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当你安排这个事发生或不发生后, 读者就有会心一笑或竟然如此的感觉.
6. 切勿主观评论
作者应牢记自己的职责, 不应在故事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可通过人物视角发声, 但那仅代表人物观点. 作者的观点应隐藏在故事中, 读者会根据人物各自的表现进行判断.
7. 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
创作故事时, 主人公会有外在目标, 他的一切行为, 都是依他本人的具体情况, 对外在目标采取合理追逐行动.
外在目标服从于人物的内心问题, 从而引发主人公对外在目标的渴望.
一般来说, 在故事之前, 有一个遥远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为主人公埋下内心问题/内在目标, 有待整个故事的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故事文本开始时, 某件事正在发生, 它将推动主人公出发去追求他的外在目标, 在前进道路上, 所发生的事件都是驱动性的, 带着"不得不"的性质令主人公奔波.
外在目标实现与否, 最终都会令主人公转向内在目标.
8. 细节
细节对故事异常重要, 缺失往往令故事无法以精准的画面投射进读者脑海. 以下为"缺失具体细节"的地方:
01. 人物做某件事具体原因
02. 隐喻没有阐明
03. 在主人公心理引起的某个回忆的特定情况.
04. 人物对一个重大事件的具体反应: 花了笔墨写了一堆, 最后却莫名收场.
05. 人物思考过程缺乏交待
06. 人物改变心意背后的具体缘由.
9. 利用悬念制造冲突
在脑神经科学领域, 经由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显示: 强烈的社会排斥感激活的大脑区域和生理痛苦激活的区域一致.
大脑表明的观点是: 冲突带来痛苦. 所以我们会力图尽快平息冲突, 累积经验才能更精准迅速地解决冲突.
鉴于大脑对冲突的激烈反应, 文学作品要做的就是抓住冲突并利用它们制造悬念.
10. 为了最后的"大揭秘", 请不要吝啬提示.
要记得时时给读者留下线索, 令读者警觉到在自己视线之外另有事情发生.
11. 对你的人物狠一点
故事的意义在于向我们提供生活的经验---- 可学习的, 他人历经苦难后的经验. 因此, 我们必须对主人公心狠手辣, 否则他们不足以授人以经验. 他们不经历苦难不足以成长.
作者在书里向我们提供了十一条实用的破坏准则:
01.不要让主人公未经逼迫就承认一件事情;
02.让主人公拥有秘密, 但不要对读者保守秘密;
03. 一定要让主人公的所有补救行为只会让形势更加恶化, 在方向错误时, 越努力 越糟糕, 直到荡入谷底;
04. 一定要保证所有可能出错的时候全部出错;
05. 一定要让主人公开始赌上一美元, 最后押上一座农场;
06. 不要忘记世上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回事;
07. 一定要让主人公撒谎;
08.一定要引入当下的明确的不断加深的危险, 要有大白鲨.
09. 一定要确保故事中的反面人物也有好的一面, 所有的大反派在结束前一定要演讲, 说话, 之后被毁灭.没有任何坏人一开始就是坏的.
010. 不要塑造完美人物, 一定要暴露人物的缺点 , 恶念和不安.
011. 一定要暴露你自己的恶念.
12. 次要情节: 让故事复杂丰满的方法
当主要情节的冲突过后, 就是插入次要情节的最佳时机. 次要情节不是无关痛痒的情节, 所以作者列出三个检验次发情节起作用的层面.
01. 提供的信息影响到主情节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02. 主人公的追求难度加大.
03. 告诉我们某件事情, 加深我们对主人公的理解.
三、写作之后 (接受反馈及改稿)
初稿之后就是创作的新起点. 往往经历过无数次改稿后, 我们的故事才会变成一个成熟且感人的好作品.
创作之后, 首先要做的是自我核检, 检查故事是否前后连贯, 逻辑通顺, 有没有漏补的铺垫和伏笔.
而后, 我们需一些专业的读者, 如" 写作"组的同伴, 出版代理人, 内部编辑或自由职业文学顾问, 他们会更高效且锐利地向你提供来自读者视角的对故事的意见与建议.
多写, 多改, 多思考 , 这才是我们成长的方式.
所有故事一定有一个道德前提或叫主题. 如<<泰囧>>的主题: 家庭比事业重要.一个要做事业的人得先顾及家庭.
结语:
故事的核心是变化 . 主人公一定要有外在目标和内在冲突/目标, 好的故事一定要围绕焦点, 让读者感受到的而不是作者说出来的.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推荐相关书目:
<<故事的道德前提>> <<剧本写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