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良师(人才培养现状01)

通过培训,其实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然,这并不是仅靠一堂课、一次训练、一天的讲座就能解决问题的。往往它是一个体系,实施的过程循序渐。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一定要经历播种、施肥、雨露,才能开花、结果。不过目前我们的很多企业都犯了“急功近利”症,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企业长远发展所应具备的要求。心疼员工培训经费的投入,对员工重使用,轻培训。

做好良师(人才培养现状01)_第1张图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一个员工进入公司后,如果不经过企业的培育就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在面对员工的培育问题上,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听到以下的声音:

员工个人:

“我不需要培训,干得好好的,没时间,我要保证产量”,尤其对计件制的工种,员工很排斥。对于他们来讲时间就是金钱。

“这个培训不是我想要的”。你要是问他,到底要什么,他又答不上来。

“没有必要参加培训,我又不打算做多好,差不多就行了”。完全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

“学的多,做的多,拿的又不多”

对员工而言,总的来讲,还是意识不到位,对自我的发展缺乏规划,没有目标,意识不到未来的竞争不仅仅靠的是劳力,更多的是对知识、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这类员工需要我们去引导。

案例分享:

2015年夏天,在为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搭建培训体系的时候,公司老总向我抱怨了一件头疼的事:他们计划提拔几名操作能手做管理,却无一例外地的被拒绝了,让他们很苦恼。我也感到很奇怪,公司要提拔,还有员工不乐意的事情。经过了解,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个公司规模不大,连设计、市场等所有人员在内100多号人,操作员工大概7、80人左右,实行的是计件制,其中有几名员工的操作速度及水平都非常的高,月薪近一万多,相对普通员工的6、7000确实要高的多,如果被晋升为基层管理人员的话,尽管有岗位、职位的薪金补助,但薪水远不能和当初的计件制相比。总之,这些员工都不怕一线的辛苦,对于他们来讲,目前的操作岗位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薪水,这个是问题的根本。于是我就尝试着分别找那几位员工沟通了一下。

“听公司讲,要提拔你做班组长,这是好事啊,为什么不乐意呢?”

“我也知道是好事啊,说实在的,一旦做了班组长,就要参加各种培训、会议,这样每月我就拿不了那多么工资了”

“哦,那你是不是每个月都能保证拿这么高的薪水呢?”

“嗯。。。。。。也不是。近一年公司效益好,基本每月都能拿到”这位员工想了想。

“也就是说,薪水的多少还是和公司订单有关的,对吗”

“那肯定了”

“你想过没有,现在整个行业都不是很景气,万一影响到我们公司,那你很可能拿不了那么多了,甚至只能拿个基本工资了”

“。。。。。。”员工不作声。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工厂都采用了机器人,实现了产线自动化,这个你知道吗?”

“嗯,是的,听说富士康引进机器人后辞退了不少人”

“那你想过没有,哪天我们公司引进机器人,会怎么样呢?”

“。。。。。。”员工不说话。

“比较糟的情况,公司可能也会裁员。你觉得如果裁员的话,公司会优先保留哪些人,是一线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呢?”

“嗯,估计还是会先辞退掉一线工人吧”

“嗯,是的,我认为公司很可能会这么做。其实即使不裁员,现在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科技越来越发达,以机器人代替劳力是趋势,你说呢?”

“嗯,好像是的”

“其实我们都要看的更远点,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公司待一辈子,要想在以后的职场道路中走得更好,最终还是要想办法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硬道理啊”

“。。。。。。。”

“其实作为管理层后,你可以学到更多的相关管理知识,同时,职位津贴还可以保证你在生产订单不稳定的情况下,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如果你再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有技巧的传授给你的下属,使得你这个班组的绩效整体提升,那你获得的绩效奖励就更多了。你觉得呢?”

“嗯,倒也是,让我再考虑考虑。可我担心做不好。”

“没有谁天生就是做管理的,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好吧,我再考虑下,明天给公司一个回复。”

果不其然,次日老总就带来了好消息。

其实很多的一线员工和他们一样有时候并不是很太乐意被提拔,更不愿意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认为培训不能改变什么,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收入。在此,我们暂且不考虑那些员工到底适不适合做管理,但对于我们这些管理者来讲,至少需要引导他们改变一些意识,进行不断的自我提升,才会在职场的竞争中走的稳、站得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好良师(人才培养现状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