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京剧名伶程长庚小记

作者:史遇春

本文出自清人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中的《大老板》一节。

清文宗咸丰(公元1850年~公元1861年,共十一年)、清穆宗同治(公元1862年~公元1874年,共十三年)年间,京师有一名伶,名叫程长庚。

根据笔记作者陈恒庆所述,程长庚原本是文人,因为不得志,才降身梨园行,以演剧为业。(从相关资料看,此记述或非事实,且存一说。闲来思索当时关于程长庚身世的传言、笔记作者的用意,也是一种对旧事的认知。)

话说,程长庚虽然身在被时人低视的伶人队伍中,但是,在此行业,他却能够做到持身严正。他从来不会为了一点点的蝇头小利,而有苟且不堪的行为。

程长庚为其居室取名“四箴堂”,即可见其为人立身之一端。

所谓“四箴”,乃宋代大儒二程之一的程颐所撰。

孔子有言:“非礼毋视,非礼毋听,非礼毋言,非礼毋动。”

孔子所言,即程颐所本。他对孔子此语做了进一步阐发,分别从视、听、言、动四个方面,做了具体规诫,称“程子四箴”。

从“四箴堂”的命名立意来看,程长庚对个人的立世修身要求,似乎已经到了严正的理学家的高度,似乎比一般读书人还要谨严。

说完程长庚的为人处世原则,再看看他的职业表现。

程长庚演剧时,扮演的是老生的角色。

老生,属于戏曲行当,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

程长庚的老生,嗓音高亢清亮。

程长庚表演昆曲时,唱词中的平、上、去、入四声,他都能够做到字字协和韵律。

笔记作者陈恒庆说,程长庚演剧时,自己正好还赶上了时候,曾经亲眼观看过。

众所周知,程长庚乃是徽剧、京剧大师。关于程长庚表演昆曲一事,想来陈恒庆也不会出错,伶人多才多艺,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猜想,昆曲唱腔中,对平、上、去、入四声的要求较为严格,陈恒庆作为文人,他深谙韵律,所以,他特别指出,程长庚在演昆曲时,平、上、去、入四声,字字协和韵律。

程长庚在菊部,被称为大老板。

所谓菊部,亦称菊坛,泛指梨园行。

传说宋高宗时,内宫有菊夫人,善歌舞,精音律,宫中称为“菊部头”。“菊部”之称,或源出于此。

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有:

“思陵【思陵是南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年~公元1187年)的陵墓,此处代指宋高宗】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为仙韶院之冠,宫中号为菊部头。”

清代的京师戏园之中,每逢演剧,都有顺序,名角、大家,一般排演后出,或有压轴之意。

演剧刚开场时,那些十六七岁的伶人,嫩白的面庞上,搽拭脂粉,他们穿着华美的衣饰,一起站在剧场边上,似乎有依门调笑之态。

这个时候,前来观剧的纨绔子弟、那些个轻薄狎邪的看客,都会对这些貌美青春的伶人做种种非想,都会为之神游魂癫,望眼欲穿。

演剧到四五出之后,后台忽然有人高呼:

“大老板到!”

于是,那些个剧场边上的年轻伶人,马上会悄悄离开,躲进后台。

每年的冬季,程长庚都会演出内容为汉室三分的全本剧目。

程长庚的汉室三分剧目,完全不是《三国演义》的情节套路。程长庚的汉室三分,是按照正史——陈寿的《三国志》来编排的。程长庚的汉室三分剧目中,他所扮演的忠臣义士,活灵活现,俨然古人再生。

笔记作者陈恒庆其生也晚,等他见到程长庚时,程已经年过六旬了。

此时,程长庚的牙齿已经掉了三四颗。因为牙齿掉落,所以,程长庚在演剧时,咬字已经让人觉得,微微有些费力了。但是,他的功力还在,一时还是无人能出其右。

程长庚的徒弟有汪桂芬、谭鑫培等人。

据笔记作者陈恒庆说,程长庚的这些徒弟,比之师父,已经无法超越了。他们学习程长庚的唱腔与发音,只能学到程牙齿掉落之后的程度。至于程长庚中年时候的唱腔发音,他的徒弟都无法做到。这大概就是常说的调高寡和吧。

程长庚的孙子,很小的时候,就远赴德国留学。因而,他通晓德国的语言文学。归国以后,他担任外交部的翻译官,还被保荐为道员。据说,最初的时候,他还常常会讳言自己的家世。后来,共和告成,五族平等(那时的说法就是这样),就没有那么多忌讳了。那时,缙绅大夫也很喜欢和他交往了。听到这些情况之后,笔记作者陈恒庆也很高兴。

关于程长庚的事情,陈恒庆完全是从当时士大夫的角度记述和观察的,我们只要清晰辨识就好了,不需要有太多的苛责!

附文中相关资料:

【程长庚】(公元1811年~公元1880年),名椿,谱名闻檄,一名闻翰,字玉山(一作玉珊),号荣椿,乳名长庚;清宣宗道光年间入京,曾先后居住在宣南石头胡同和百顺胡同,成名以后,名寓所号为“四箴堂”;祖居安徽怀宁石牌镇,清仁宗嘉庆十六年农历辛未十月初七日出生于潜山县黄泥镇程家井,为程氏51代裔孙;父祥桂是道光年间三庆班掌班人;幼年在徽班(三庆班)坐科;道光二年(公元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首席老生;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行尊称“大老板”;曾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在京剧第一代著名人物中,出类拔萃,工文武老生,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为“三鼎甲”之首;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清光绪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亥时殁,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

【程子四箴】

视箴: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人心本来就清净虚空,应接外物没有痕迹;运心的要领,是以眼睛看到的为准则。如若被看到的东西所蒙蔽,那么,内心就会激荡变迁。所以,要从外面入手,不合礼仪的,就不要去看,这样才能使内心安宁。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礼教礼制,时间长了,心志就诚笃了。)

听箴: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人能够持执常道,这是人的天性;心智受到外物的诱惑,就会被物化、就会失去正见正觉。卓然有识,能够事先察觉,知所进退,心有定向。要摒弃闲邪之念,而心存诚笃,不合礼仪的东西不要去听。)

言箴: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已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人心动摇,是因为语言的喧扰;平息躁动和妄念,内心才能专注宁静。言辞很关键,能引起战争,也能带来和平;吉凶荣辱,也都是言语所招致的。说话过于轻率,就显得荒诞,说话过于繁杂,就会支离破碎。自己如果放纵肆意,外物一定会和你抵触;如果你说违天背道的话,那么,你得到的也是违背心志的事。所以,不符合天道礼法的话,就不要说,这是值得尊记的训教之言。)

动箴: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哲人因为诚笃的思考,所以能够觉察未来;有志之士通过磨砺操守品行,来坚守自己的行为。顺应天理,就能够处事豁然。放纵欲望,就只剩下危急;有造次之心时,要杜绝此等念想,战战兢兢地自持其身;习惯和天性成为一体时,就是和圣贤一样的境界了。)

(全文结束)

大老板:京剧名伶程长庚小记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老板:京剧名伶程长庚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