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关于大学校园内“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与发展

调研人:旅游管理二班    石佳玉

“互联网+”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社会各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传统产业应用到互联网上便可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当互联网与教育相连接,教育本身就实现了它的传播与普适价值。

互联网下的教育其实在小学中学的教学中就已存在,各种网校、网络课堂层出不穷。但由于教育体制的局限,传统课堂上的学习目的和应用形式未免显得单一。与之相比,大学生接触到的互联网教育形式更丰富,学习内容覆盖面更广。于是我对“互联网+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及反馈进行了调查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的支持,教育资源得以整合汇集并广泛传播,其主要代表就是网络课堂的运营。

首先是此模式应用的广泛度及原因。目前在市场上有许多app,如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使得在手机上随时学习更加方便;微信课堂近年来也风生水起――关注公众号,报名转发便可参与一小时免费微课学习等等。互联网教育的形式资源多样,经统计,面对“低头学习”的趋势,将近100%的大学生认为这种网络学习是有益的,但其中只有约1/3的同学能够坚持听课学习。换句话说,在大学里,学生们都知道有这样的教育模式,也对其认可支持,但难以付诸行动,这造成了网络课堂知名度高但应用率低的现象。这中间存在着很多原因,其中自律是很重要的一条。“手机在手,不想学习”“尝试过下载学习的资源,但未重视,也没再看过”这些心理是手机党们普遍存在的。另外,教育内容不够新颖有趣,令人厌倦也是网络教育不能大范围普及的原因之一。碎片化、快餐式阅读更符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一个独特的题目往往能将读者快速吸引过来;俗套的题目与内容、实用性不够强都可能导致学生或读者对这方面的学习产生厌烦之情。

这就需要全社会形成热爱学习、随时学习的氛围,加大在校园内及网络人际圈推广宣传力度;同时网络课堂的研发机构要改善形式,更突出其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优势,或在内部组成学习小组打卡以监督学习,保障学习质量。

在这运用网络课堂学习的1/3学生中,大家对学习效果的反馈也不尽相同。有的评价较高,包括我也经常使用互联网课堂,感受到网络能够跨越地域的局限,师资更丰富可选,且很多微课内容实用有效,是大学课堂上学不来的。而也有同学反映,一些系列课程收费较高且无实用,成了空壳子,或以网络为媒介传播不良信息不当言论,成为谣言的源头,对社会造成危害。

这反应出目前网络课堂发展方兴未艾,但缺乏监管鱼龙混杂的现象,提醒了网络监督部门择优宣传,打击网络教育违法行为,同时公民、学生也要提高自身辨别能力,分清良莠合理选择学习资源。

另一方面,将互联网信息化融入教育信息系统管理以提供技术支持,使学生信息更私密,查询更规范,这主要表现为各高校的官方网站和教务系统。

学校将其资质历史放在网络上,起到了宣传作用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社会的监督,学生往往能通过学校官网及教务系统快速查询到自己所找的信息,这是互联网与教育的又一合作。

在调查问题“你经常访问学校官网以获得更多教育信息吗”中,仅有23%的学生选了“是”,更多的学生仅为了选课而登录教务系统。这表示网络系统便利,但学生还不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得学校教育的相关信息。各高校还需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在官网搜索所需信息,多通过现有渠道了解本校的教育体系,同时丰富学校相关网站内容,使其有料可看

总的来说“互联网+教育”发展苗头正盛,但要培育好这样的新模式,仍需社会和相关机构的努力推进,同时我们大学生要对此充满信心并予以支持,使其首先在大学校园里绽放。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