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弹指一挥间,各国仍在变化——跟我一起读资治通鉴18

公元前330年,辛卯年,显王三十九年

秦国攻打魏国,围困焦、曲沃两座城。魏国将少梁、河西的土地献给秦国。

公元前329年,壬辰年,显王四十年

秦国攻打魏国,渡过黄河,夺取了汾阴、皮氏。攻克焦城。

魏国步步退让,换来的是土地尽失,节节败退。割让土地换来一时的安逸,无异于饮鸩止渴。如果全民奋战,未尝不能打败秦国。可是魏国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实在让人叹息。

楚威王薨逝,他的儿子熊槐即位就是楚怀王。

宋国国君剔成的弟弟宋偃袭击他,国君剔成逃到齐国,宋偃自立为国君。

公元前328年,癸巳年,显王四十一年

秦国公子华和张仪率领军队围攻魏国的蒲阳,占领该地区。张仪向秦王进言,请秦王将蒲阳还给魏国,并派秦国公子繇去魏国当人质。张仪借此向魏王游说道,“秦国对魏国真是太宽厚了,魏国不能对秦国不讲礼义。”魏国只能把上郡的十五个县送给秦国作为答谢。张仪回国,并被秦王封为国相。

一个公子换来十五个县,魏国还要讲公子礼待为上宾,免得给秦国提供攻打的借口。而公子入魏,也能随时讲魏国情况通报秦国,即使不通报,成为弃子,秦王未见的在乎。这就是张仪的计谋。鬼谷子的学生都对人性了如指掌,人们常指责纵横家们巧舌如簧,倒不如说他们对人的弱点能够深知,并且熟练的运用计谋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确有用,然而鬼谷子的学问不能像其他学问那样被世人推崇,也正是因为阴暗诡计太多,太过奸狡,有伤天和,用计太过,因此,这些人结局都不是很好。

公元前327年,甲午年,显王四十二年

秦国打败西戎的义渠国,将义渠设为秦国的一个县,将义渠国君贬为秦国臣子。

秦国将焦、曲沃还给魏国。

公元前326年,乙未年,显王四十三年

赵肃侯薨逝,他的儿子赵武灵王即位。赵武灵王就是倡导胡服骑射的那位,他设置了“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监督帮助自己的施政。同时,他即位后先问候了先王的贵臣肥义,增加了他的俸禄。

公元前325年,丙申年,显王四十四年

夏季,四月,戊午日,秦国国君首次将自己尊称为王。

卫国的卫平侯薨逝,他的儿子嗣君即位。卫国有一个苦役犯逃到魏国,并且这个人治好了魏国王后的病。卫侯嗣君听说了,就想用五十金把他买回来。五次要求,魏国都拒绝了。卫侯就想用左氏城来交换这个犯人。卫侯身边的大臣就向他进谏,说“您用一座城买一个逃犯,值得吗?”卫侯答道,“你们不知道,治理政事不忽略小事,就不会有大乱子。不建立严明的法度,当杀的的不杀,即使有十个左氏城也是无用的。法度严明,违法必究,就算失去是个左氏城,也没有大害。”魏王听说这件事,说“这是一国国君的愿望,不满足他不会吉祥。”于是就用车马将逃犯送回卫国,没有要任何报酬。

公元前324年,丁酉年,显王四十五年

秦国张仪率领军队攻打魏国,夺取陕。

苏秦和已故燕文公的夫人私通,被燕易王知道了。苏秦感到恐惧,就找了个机会对燕易王说,“微臣在燕国不能是燕国增强力量,可我如果出使齐国一定能增强燕国实力。”燕易王同意,并派他出使齐国。于是苏秦就假装得罪了燕国,出逃到齐国,齐宣王封苏秦做了客卿。苏秦劝说齐宣王修建宫殿,扩大园林,来显示齐王的威名,想借此来削弱齐国,为燕国谋取私利。

公元前323年,戊戌年,显王四十六年

秦国张仪同齐国和楚国的国相在啮桑会谈。

韩国、燕国也都相继自称为王。唯独赵武灵王不肯这样做,他说,“没有这样的实力,怎么敢用这样的名分。”他命令赵国人仍然称呼自己为君。

公元前322年,己亥年,显王四十七年

秦国的张仪从啮桑回来后被免除国相职位,张仪就去了魏国当国相。想让魏国向秦国臣服,引导各诸侯国带头。但魏王不听。秦王攻打魏国,夺取曲沃、平周,又暗自送给张仪丰厚的财物。

想不明白为什么魏国会用一个在秦国当过国相的人在自己的国家当国相。

公元前321年,庚子年,显王四十八年

周显王崩逝,他的儿子姬定即位就是周慎靓王。

燕易王薨逝,他的儿子姬哙即位。

相对于其他诸侯国国君的频繁更替,周显王在这个战国时代也算是超长待机了,它见证了诸侯国的纷乱无常,也早已掌控不了周王室的命运。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王朝,周朝还没有结束,他将继续存在几十年。

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年弹指一挥间,各国仍在变化——跟我一起读资治通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