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日志:传播声量

1898年,英国的 Oliver Lodge 爵士依照电话传声筒的原理发明了锥盆喇叭,是现代喇叭的鼻祖。爵士把这个玩意儿称之为“咆哮的电话”。

不过这个“咆哮的电话”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直到18年后,自称为“无线电之父”的 Lee De Forest,发明了真空三极管才为扩音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的岁月里,工程师们不断完善喇叭的失真度和音量问题,让高分贝、高保真的喇叭帮助我们有限的喉咙和胸腔,制造振聋发聩的效果。

说到振聋发聩,车展是个不错的体验。

2年前的上海车展,有2000展商参展,首发车型109款,新能源车103款,概念车47辆。媒体报道数量,大概要以百万计算。

今年的上海车展,有超过100场整车企业的新闻发布会,首发车型155款,新能源车119款。

五花八门的品牌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车展现场和之后的持续传播期里,让匆匆而过的媒体、观众记住它们层出不穷的产品?

大概,唯有声量。

所以,这必将是一个“喊破喉咙”的活动盛会,整车厂的老板们,带着他们的公关、市场员工,将在这36万平米的“四叶草”展馆,演绎声量的艺术,而3,000多家媒体的1,0000多名记者,是推舟人,他们的镜头、键盘、声音,将继续制造数以百万计的报道,在纸上、在电视里、在广播里、在网页上、在微信微博APP里,在所有可以用来作为传播渠道的存在里,描述这场大会。

至于谁会看,从来都不是整车厂的老板,他下辖的公关、市场员工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毕竟,这是个连大多数媒体都不会思考谁在阅读自己的年代。

重要的问题似乎只有一个,声量。

于是,展台可以是金碧辉煌的宏大场面,也可以是风情绰约的夜总会形态;可以是极简的宜家风情,也可以是繁复冗杂的迷之结构。总之,来看的人,不管是普罗大众还是媒体,要被吸引,被震撼,要被引入到一种生活观念里去。

是的,选择一个品牌、一款车,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一种的内化灵魂的契合。

于是,新闻发布会要别出心裁。车不能简单地开出来、摆上去,要从无到有般降临;老板发言的句势要出其不意,永远少不了最、首个、第一,延伸到中国、亚太、全球,恨不得要画上全宇宙的概念。

是的,修辞从来都是一个学问,如果没有了极致的修辞,这个品牌、这款车,将贫乏得令人揪心。

于是,专访连轴转,从展台到会议室到媒体展台,从新闻发布会结束的那一瞬间到日落西山。整车厂的老板,带着他心爱的公关,从“四叶草”的这头走到那一头,从一楼走到二楼,看尽江湖,讲尽他心爱的公关熬了无数日夜修改了千百遍的“关键信息”。

是的,作为一个公关,修改是通向内心宁静的朝圣之路。从的字的删减到逗号的留存,从中文的表意到英文的押韵,日和夜在公关的键盘间悄然流过,最后老板也许讲了另外一回事儿,他心爱的公关不会介意,只会记下来,填入下一场活动的“关键信息”里。

这是车展的开始,但声量之战早已打响。

一天的新闻发布会已经不能满足整车厂的传播需求。于是媒体日,从一天变成了两天,虽然传统的整车厂都觉得,如果竞品放在了第一天,它坚决不能放到第二天。这对公关、市场员工并没有带来新的挑战,难为的是媒体老师们匆忙的行程。

去A还是去B,对于大部分媒体老师来说,是个问题,前提是,车马费、食宿、媒体合作以及和老板的私交不是主要参考因素。毕竟,这是个主流媒体逐渐势微的年代,是个采编和经营合一的年代,生存还是死亡决定写还是不写,以及怎么写。

但公关和市场从来都不缺对于增大声量的创意。于是在正儿八经的车展第一天开始之前,整车厂的老板们已经出现在了品牌的“之夜”上,一起出现的还有全新车型、全新概念车型、全新车身、全新系统、全新理念,全新的一切,一切都是全新的。每个品牌都声称自己是行业的引领者,颠覆者,但这个行业如果按三十多年来计算,从桑塔纳开始,就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除了一拥而上的,更多的是存在于PPT和TVC里的,新能源车。

于是,已经预感到车展媒体日疲惫的媒体老师,又要在正式疲惫的前一天,出现在“之夜”上。但业内人士都知道,能出现在“之夜”上的媒体人,不是一般的媒体人。所以当朋友圈出现“之夜”的照片,不要忘记点赞,并珍惜PO图的KOL。在全民自媒体的时代,他们是不辞辛劳的,真·KOL。

早在“之夜”之前,在踏破皮鞋高跟鞋的媒体日之前,运筹帷幄的公关、市场员工,早就已经和他们的代理公司媒介,排好了一张大表,里面密密麻麻列满了媒体的落地日期。

对于声量,他们志在必夺。

但不是每个品牌,都有挥霍的底蕴。

所以,当你在媒体日的“四叶草”穿行,路过某个展台,被他们的喇叭,我是指音响,弄得振聋发聩的时候,请从心底里原谅他们。

他们,也只不过是想通过调喇叭的方式,提高声量罢了。

最后,祝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车展越办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关日志:传播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