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随想2——入行12载

话剧《简爱》国家大剧院十周年演出,前几天小A去看了。两位主演在十年的时光发酵里,似乎让人已经分不清是在演戏,还是在演自己,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穿上剧服就穿越回了那个压抑、沉重,空气里都带着故事的桑菲尔德庄园。

剧目一气呵成,没有中场休息,舞台变化也并不多,几个主要场景来回切换,可却丝毫没有倦顿感,更别说东张西望,那种无法被剧情完全吸引时的开小差。

感动之余,小A发了几张剧照外加感慨到朋友圈,除了对经典的膜拜,剩下的就是感叹,经典就是经典。它是叔本华笔下的恒星,不是那种万人空巷的璀璨,是什么时候去看,隐朔的光芒都不会丝毫衰减。

朋友圈里点赞的不少,一位20年前移民加拿大的老友,点赞之余也留了言,“文笔不错啊,不枉作编辑这些年”。

老友的一句话,让小A本已模糊的时间概念一下子清晰了,算算做编辑已有12年。现在,早已过了7年之痒、8年抗战,12年,要是按生肖算,已经是一轮。现在,早已适应了各种痒,或者说是习惯了它们的存在,又或者说是末梢神经已经没那么敏感。即便偶尔一阵刺痛,刺痛的部位本能抽搐一下,甚至还没有传递给大脑,就像一阵风,溜走了。

早在12年前小A刚踏进出版时,“夕阳产业”的唱衰之声,就一直在空气里回荡,这些年远远近近,总是有一点好转苗头,就又会出个新的声音。

新的声音有很多,数字化出版算是一个。小A的单位这几年建了数字化出版中心,它是新生命、年轻、有朝气,自打出生便在关爱中成长。大领导时不时去看看,这眉这眼,怎么看怎么个欢喜。在爱里长的孩子总是自信的,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时不时抖动它的浑身力量,总想着大展拳脚大干一番。而传统纸质出版,在大领导眼里仿佛已经成暮年老者,弓着背、驼着腰、拄着拐棍,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和新生命的朝气相比,它是那么四平八稳,像是一座大山,任风吹雨大,它看起来还是那么稳稳的,一动不动。这让大领导对它的感觉就是慢慢慢。

这位大领导,曾经也是笔杆子出身,是更大领导的秘书,都说他是第一大秘书,是更大领导最信任的人。除了上传下达日常事务,写材料占据了大领导工作的很大部分,写报告是一日三餐,写规划是饭后甜点,笔杆子也就是这么练成的。那会儿大领导喜欢读书,都说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有进有出,方才平衡。那会儿的他觉得,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知识,是认识,是认知水平,而这种认识,只有在书中在系统学习中才能获取。

不过认识是会变的。同样是一座山,远看险峻陡峭,高不可攀,走进后发现已经始于足下,不再是遥不可及。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景高低各不同,位置有时决定了认识。

大领导前途一片大好,很快从秘书提拔成了一把手,掌管报纸、杂志、网络、影视、出版等多种媒体,而这时,他的认识也有了变化。曾经他最喜欢的“经典”生产者,变成了不太受待见的;而以前不太瞧得上的“潮流”,变成了现在倾心的,比如新媒体,比如数字化。凡事和“新”沾边的,他总是一见到,眼里就充满了期盼。新的生命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对世界的不畏惧,常能让每一个在他身边的人都感到一种生命的力量,对新上任的大领导更是。

小A做编辑已有12年了,没落产业的声音已经让耳朵里生出了一层茧子,他以为会看到图书市场的一路下滑,可延续了几千年的图书,不会像是时尚潮流,说来就轰轰烈烈,说走就无影无踪。图书延续至今,一路风雨走来让它看什么都是淡定从容、不慌不忙。它刚出道时,也曾有过流星划过天际的瞬间璀璨,可现在,更多的是就在那里,默默守候,几年、几十年、上百年。

刚入职时,小A以前也曾嫌弃过图书,四平八稳,和杂志、互联网新媒体相比,太像一个老者,只是靠经验前行。可现在,12年过去了,小A渐渐觉得出版就像一个很内敛的恋人,才华横溢,并不张扬,如果没有一步步深入了解,很容易止步于他沉闷、不善言辞的表面。而只有深入接触后,才发现这里真是一座丰富的矿山,金矿、银矿、铜矿、铁矿……能挖到什么矿,就看开采者的发现力了。

“纸质出版是传承,数字出版是传播,它们应该肩并肩,一起发展”,在纸质出版编辑看着数字出版编辑干得生龙活虎,甚至对他们的受宠有些眼红时,大领导又抛出了一颗石子。顿时,千层水花在池中激起,图书编辑们突然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力量。欣喜之余,有些人也转念一想,做了那么多书,有几本书能算得上大领导说的传承,想到此,不禁又低下头,有些惭愧。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知识,是认识,是认知水平。而提高认识水平,图书是最好的渠道,因为它系统,它激发人的思考力”。大领导对传统出版的声音,让很多的编辑都开始重新思考出版的价值。

的确,在这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所有时间被切分成无数的小块,在每个小块上聚集着无数的事。它们交织着、缠绕着,让读书这个需要静下来、需要时间块相对大的事变成了一种奢侈。这种奢侈不再以钱来衡量,而是以时间。

在惜时如金的今天,阅读的差距,已经是现在拉开人与人距离的一种方式。比尔盖茨一直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会在书的空白处做笔记;  每天封闭一小时,留给阅读,而这里的阅读,纸质书大于电子书。他要求自己每年读书不少于50本,在阅读里思考,他觉得大脑是思考的工具,而不是记忆的工具。马云多次在他的演讲中提到阅读的重要,2018年他给自己的阅读目标是读完100本书。俞敏洪读的书很杂,但本本都是精品。李嘉诚一生都没有停止阅读,每天工作16、17小时,仍会抽出1小时阅读。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房子、车子、金钱、地位,这些物质可以有标准,很容易衡量,也很容易识别,它们让人躁动,感受着花花世界的五光十色。但思想深处的、精神上的富足,常是读书可以带来的,它是那样安静,默默于一角,与谁都不争,即便被全世界抛弃,书中的世界也会大门敞开。

想到这,小A便觉得自己很幸运,兜兜撞撞做了编辑,虽然无数次想过撤离,可每想到这工作可以有留下印迹的机会,可以有雁过留痕的可能,便觉工作一下子高大了很多,甚至高尚。即便自己好书做的还不多,可前方似乎有个希望,有个坚守的理由。都说再好的婚姻,也会有100次想离婚的念头,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过日子里的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工作或许也是一样,一开始再觉找到真爱,日复一日循环往返,各种琐事麻烦前,也不免生出厌烦。

都说吵吵闹闹一辈子,要是不吵不闹的冷战,那离分手也不远了。工作何尝不是,当内心不再有挣扎,或许是因为已不再有希望。只要有希望,便可能会有失望,而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的一段路,或许也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一段,不长不短,一辈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辑随想2——入行12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