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无事处是消遣?

着无事处是消遣?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1贾坤

作为中国首档Hip-hop音乐选秀,《中国有嘻哈》在一片欢呼声中开播。率先流行于网络的吴亦凡的“有freestyle吗”梗和表情包让这个节目随之蹭高了热度,热播的同时也让社会更加关注到了中国的嘻哈文化和这一小众却光芒四射的群体。

一边被Hip-hop的活力创意和特立独行所吸引,一边也跟着制作人学习到了诸多相关的理论知识。享受着嘻哈带给我的愉悦和新奇感之余,我回想起了从小到大自己看过的一些电视节目。

小学以前看的最多的当数少儿频道的各种动画节目,在简单明快的画面和色彩中逐渐辨识真善美。不过,这个时期我印象最深的节目当数《希望英语》,这是央视一档教育类节目,在丰富的外景中能够让观众轻松学习到真实地道的英语表达及文化。还记得当时的自己每天中午捧着饭碗守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甚至有时候妈妈在身后喊我我都充耳不闻。

可惜的是,《希望英语》在初中毕业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停播了。

《正大综艺》是一档益智栏目,我从小学的时候看起,见证了它历经几次的改版和衍生,直到后来的《吉尼斯中国之夜》,每一期节目都是能让人收获新知的饕餮盛宴。王雪纯、朱迅、林海等优秀主持人的中英文掌控力,节目的国际化、新颖性和观赏度都让人流连忘返拍手叫好。

《今日说法》可谓是众所周知的一档普法宣传栏目。讲故事的同时让观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枯燥的法律知识。这个节目也是从小陪伴我长大。

高中阶段住校,学习生活紧张,没有太多闲暇时间来休闲娱乐。彼时老师精挑细选让大家利用班会时间观看次数最多的是一档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脱颖而出或是抱憾离场选手们的表现,以及职场达人老师们所传达的丰富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意见,都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短板,在万卷诗书间感知真实世界并为将来厉兵秣马。

大学以后,受老爸熏陶,开始更多地涉猎《新闻联播》《海峡两岸》等新闻节目。就做一介闲云野鹤却心系天下的渔夫吧,也确实乐在其中。

与此同时,我的兴趣和视野也更加广泛,从《全美超模》到《中国诗词大会》,《国宝档案》到《欢乐喜剧人》。《人与自然》让我领略大自然的四季更迭和生命轮回,同时也反思人类自身境况和行为活动;《朗读者》让我感动于文字和声音背后温情的故事,也重拾传统文化;《十二道锋味》让我流连忘返在美食和烹饪之间,并被谢霆锋对待所热爱之事的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所打动;《奇葩说》让我惊异于选手们的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更让我学会从不同角度看世界并懂得包容不一样的声音……太多的节目能够充实我、弥补我、给予我力量,不胜枚举。

何炅,一位高情商好脾气的优秀主持人,曾经主持过诸多节目和盛典。他说想更多地去了解做饭和食材,便来搭档王嘉尔主持《拜托了冰箱》。加盟《奇葩说》也是因为辩论是他没有涉足过的领域,所以他也极乐意来这里挑战自己。他说每逢主持一档新的节目,他都会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是否能从中学到不一样的东西。我想,这其实也可以成为我们选择电视节目的初衷,不只是单纯把这当做空虚无聊时候的消遣,而更像是在往装满石子的杯子里继续灌水一样,填补和充实人生。

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和读书锻炼旅行一样,都是能在闲暇之余给自己增值的方式。

最后想说的是,现在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各种节目五花八门比比皆是,但是流量至上、娱乐至死的导向却也超强渗透,唯望你我去粗取精皆能为己所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着无事处是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