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

      最近大家在朋友圈传播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折射出两代人受到不同教育后所呈现的不同价值观,不能真正领会名校的精髓,就很难将所受教育与个人的人生规划完美结合。读完吴军《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厘清了听过的一些概念,比如sat,常青藤等。作者以其经历,告诉我们

而这些知识打开了我们的见识,对教育这件事想的更透彻了,对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更为看重了,上名校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终身保持学习的兴趣与态度才是更为重要的,而人生这本大书也远不是知识类的学习那个小块,其他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努力的。

面临当下北上广深居高不下的学位房,到底要不要去拼?你焦虑么?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她们也能相互学习。她们相互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读到的行为判断力。

过往的成长里,我们把学习狭隘得理解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了考试升学而学习,这种单一的学习目标长期来看难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在不断探索学习方法,期待可以更快更好。

文中讲述了两种高等教育理念,让我明白为何我们读书时是以洪堡体系为主,以及改革开放这些年,我们的大学如何一步步越来越开放,向欧美名校学习,为何有条件的家庭尽可能送孩子去国外留学。我说的现象,也是一个好的趋势,大学生活是很重要的时候,

作为家长,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保护他们的求知欲,


纽曼式的大学(以牛津等英美名校为代表,通识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有识之士,传授神和自然的大道(数学、艺术、修辞学、自然科学和神学),在学业上少管他们,但必须教他们对自然美德的追求,让他们了解生活的知识,懂得商业的信用,具备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拥有生活品位,以及对国家的贡献,而不是教授谋生手段。这种通识教育要求学生有很高的自觉性,同时学校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学生有自由选课和允许自由换专业,二是有大量丰富的课程可以选择。

洪堡体系(以中国的大学为代表,专才教育):虽然强调“知识的总和”,但学生毕业时必须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精深的了解,这就要求大学最后两年是完全学习非常精深的专业知识。对于一个需要迅速走向工业化的国家而言,对于一个刚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学生来说,技能教育均是当务之急。在这样的阶段,倘若片面追求素质教育,就如同在灾荒之年对赢瘦的灾民提供山珍海味而不是能够果腹的粥饭一样,既是资源懂得浪费,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务之急。这种体制的问题是,专才教育可以培养出很好的执行层面的人才,但很难培养出拥有广阔视野的领袖以及实业家。

对比下来,两种教育理念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教育,要看一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个受教育者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最好的情况莫过于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研究生阶段专才教育,时间安排充裕。

关键词2:博士后——不是学历,而是一种临时性职位。为了让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的博士,有一个地方继续做研究。

通过这个概念了解作者遇到挫折时的选择,如何在逆境中更上一层楼。

吴军的大学教育历程:

17岁,上清华(中国最好的大学),计算机系(最热门的专业),洪堡体系,多刷题得高分,自己处于兴趣多读书,弥补了欠缺的通识教育,有几位老师亦师亦友,对融入社会帮助很大。

作者感受:5年下来,基础课忘得差不多,专业课一半不知怎么用,另一半则根本没有用,做科研的机会也不多,甚至搞不清自己对计算机科学的哪一部分感兴趣。这样的困惑不是你的问题,这或许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5年后毕业,须先工作两年再来读保送的研究生,换专业(无线电系)。

工作的2年:发现自己销售也做得不错。

2年研究生:研究的起点,好的导师比好的学校重要。

1995年,赴美深造,目标是在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读一个高水平的博士,成为这个领域世界级的专家。

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未通过。

接下来,不气馁,有了新的重要突破——找到了两种最大熵模型的快速训练算法。

第二次论文答辩,顺利通过。

但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崩溃,进入行业的冬天,就业市场冻结,可以通过博士后过渡,但作者选择在学校多呆一年,继续丰富博士论文。

最后,进入google.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