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马夫究竟怎样要回马的

在《智囊》看到这么个故事: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马而予之。

大意是:孔子出游,马儿吃了农民的庄稼,农民就把马扣了。孔子的弟子子贡,自告奋勇去要,子贡是著名的纵横策士,能言善辩。结果喷一鼻子灰“卑词而不得”,很谦恭的低声下气说好话了,也要不回来。于是孔子让马夫去谈,马夫对农民说:“你不在东海耕地,我也不在西海游历,我马儿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农民大喜,就把马给了还给了马夫。

故事不难懂,故事的意义也很清楚:说服别人,就要用别人听得懂的话。

但是我喜欢钻牛角尖,这里有一个问题,“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看起来很没有道理的。难道真的像《智囊》的作者冯梦龙评价的,农民和马夫都是蠢人,蠢人说蠢话,当然没什么道理。

上网查了不少翻译,大多跟本文的翻译差不多:

“你不在东海耕地,我也不在西海游历,我马儿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

然后野人竟然还大喜!是大喜哦!感觉是莫名其妙,我们就假设这农民读书不多,智商不高吧,但也不至于这么糊涂吧。假如我家的庄稼被人家牲口吃了,还这么理直气壮。我恐怕不是大喜,而是大怒,给他一锄头吧。

大概有也有人觉得这样翻译很有问题。所以做了修正,改成这样:

“你不在东海耕地,我也不曾到西海来,但两地的庄稼长得却一模一样,我马儿怎么知道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听着好像逻辑合理一些,但其实是诡辩,强词夺理。因为我们都知道畜牲并不能识别庄稼是谁家的。那个可以吃,那个不可以吃,与农民在哪儿种地毫无关系啊!难道农夫去东海耕地,孔子的马就认识农夫的庄稼而不吃了吗?

查来查去,找到这个故事的更古老出处在《吕氏春秋》,故事大同小异,马夫的话一模一样。故事结尾还做了感叹——说话这样子没道理,竟然还行得通。还有什么事物是可以依靠的(“说如此其无方也而犹行,外物岂可必哉”)。换句话说《吕氏春秋》直接认定,马夫这话就是胡说八道,没有什么道理。

总之,两处记载的作者都认定:野人是没有文化的,没水平的。所以文化水平很高的子贡低声下气说尽了道理没有用,因为野人听不懂。相反,同样没文化的马夫,说了句不知所谓的话,反而有用了。

但是,农民就一定没有文化的吗?没有文化就听不懂道理吗?会不会是先入为主的偏见呢?没文化也许听不懂那些高精尖的道理。但生活中的市井人情都听不懂了吗?

其实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农民对马夫也有有一句评价哦:

“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

说话都像你这样,才叫能言善辩, 会讲道理。哪里像刚才那个人”。农民是认为马夫才是会讲道理的,说的明白。

既然农民认为这个马夫会讲道理,那么马夫究竟讲了什么道理?至少从市井小民的角度,应该合情理才对。如果按照上面的翻译,分明是欺负人,除非傻子才听不来。

我猜想,《吕氏春秋》可能也不是这个故事的原始出处,但包括《吕氏春秋》和《智囊》在记载这个故事时下,都犯了先入为主的偏见,既瞧不起农民,也误解了马夫的话。他们认为马夫蠢,农民也蠢,所以蠢人说蠢话,没有道理。

不说远,就说十几年前,机械化还不多。一些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牛马作劳动力,牛马照顾不周而吃到别人庄稼并不鲜见。恐怕没有谁家敢打包票,他家的牛绝地不会吃到别人庄稼。讲道理的话:大家一个寨子,坎上坎下,畜牲嘛,谁家牛马不整到别人家一点呢?。严重的话,就赔偿,不严重就说几句好话就是了。

最后找到一个翻译,可能更合情合理,也更接近农民的人情世故:你不是在东海耕种,我们也不是在西海游历。我们生活在一个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我的马难免有照顾不周时候,吃到你的庄稼。

我认为这样译,马夫话才显得符合农民间的人情世故,合情合理,而农民也认为道理这样讲就明白了“说亦皆如此其辩也!”

可惜的是子贡的话没有记载下来,但是我们子贡并非口才不好,我们可以推测,子贡作为一个杰出商人,学的又是纵横术,关注的诸侯之间的勾心斗角关系,反而不懂得乡间草民的人情世故。但孔子不一样,孔子年少时吃过苦头,干过很多低贱的活,接触到下层,比子贡要懂。所以孔子见到子贡的失败,立刻就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马上评价子贡“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然后便派了马夫去交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的马夫究竟怎样要回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