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应该”

张婷婷 洛阳  初级五期 坚持分享第914(732+182)天 20200203 周一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们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如“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但他们要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到“好样的”,目的其实只是赢得父母的爱,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应该”越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越强大,就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舒俊林说,受外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理性的,是缜密地去计算成败得失。但受内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凭直觉,是倾听并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罗杰斯说,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罗杰斯认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那些规则是由父母制定的还是有文化制定的。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和矫揉造作的人,或者任何被强迫的人,或者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人,他们认识到,他们并不重视这样的目标或目的,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按照这样的目标度过了他们的大部分人生。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应该”,更多的拥有一颗难得之心,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日子也终会越来越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远离“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