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

ID18682079637

开封,这座北宋都城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端,周围一马平川,地势坦荡,无险可守,从军事角度来看犯了兵家大忌,是不适宜作为一个王朝的首都的。赵匡胤具有战略眼光,“当今劲敌,唯在契丹”。他认为如继续以开封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结果不幸言中。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1张图片

辛弃疾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2张图片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976年三月初四,赵匡胤心怀迁都之念西巡洛阳。洛阳是他的故乡,他曾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自12岁仗剑出游,数十年戎马倥偬,君临天下后又日理万机,难得再有机会故地重游。赵匡胤看到西洛山川关河雄壮,迁都之心更加坚定,甚至想一迁洛阳,再迁长安

然而,大臣们安于东京开封四通八达、漕运便利、重兵屯驻、府库丰足,同时,追随赵宋起家的将相也多为后周旧臣,不少人已在开封安家多年安土重迁的意识很浓,定都开封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于是群起反对。赵匡胤满心不悦,赌气般在洛阳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似乎要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

皇上不肯起驾东返,令群臣大为惊骇,一时无人敢奏。这时,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站了出来。他劝谏说:“东京有汴河漕运之利,每年有江淮数百万斛的漕米供给京城数十万兵马,如果陛下留居洛阳,粮米从何而出?况且,府库重兵皆在汴梁,根基深厚,安固已久,怎么可以轻易动摇根本呢?”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3张图片

《雪夜访普图》。赵匡胤雪中访问功臣赵普,边饮酒边商定统一天下大计

“那就直接迁到长安。”赵匡胤决意迁都,不为所动。他向群臣解释说:“我想西迁不为别的,只是想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听后以首叩地,言辞恳切地说:“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啊!”赵匡胤沉默了下来,久久无言。面对群臣的强烈反对,他思前想后,最后不得不做出妥协。

开封府主要的优势是居“天下之要会”,汴水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富庶,但其缺点是军事上无险可守,难以御外,必须常驻数十万大军以代替山河之险赵匡胤比群臣和赵光义更有战略眼光。他随周世宗征战多年,有着相当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他得出“当今劲敌,唯在契丹”的结论。他认为如继续以开封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结果不幸言中

唐宋时期都城选址的东迁,反映了对经济因素的考量已超越于军事。在开封建都虽然有较大的缺憾,而且也并非宋太祖本意,但却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积累的必然选择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4张图片

长安—洛阳山川关河雄壮

五代以前,中原王朝的首都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摆动,长安和洛阳以山为塞,以河为池,形势险固,易守难攻,具有建都的天然优势。

自南朝历经隋、唐,中国南方经济一直呈上升的态势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通济渠成为南北水路交通的总干线,公家漕运、私家商旅都依靠此渠,唐朝廷的主要收入也来自江、淮地区

唐朝建都关中,漕运有三门砥柱的险阻,从洛阳运米到长安,漕船在三门峡多有覆没,一石能送到八斗,就算是最好的成绩。如果改走陆路,运送两石粮食要花费千文左右。民间苦于漕运,因而有“斗钱运斗米”的谣谚。唐高宗以后,朝廷每每想开凿砥柱、畅通河道,都未能成功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5张图片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喟叹:"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五代时期,除后唐定都洛阳显示自己跟唐王朝的特殊渊源之外,其余各朝均定都开封,此后也不再有建都关中的朝代。究其原因,漕运不畅,当属首要,也是北方愈益依赖南方的明证

经过梁、晋、汉、周四个政权的悉心经营,特别是后周世宗时期修筑开封外城,令王朴经营规划城内,拓宽道路,疏浚河道,又许临街开店,取消坊市分离制度,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至宋取代后周前夕,开封已经初步具备了帝都的风范。而洛阳则因战火频仍,面目已非往日

宋朝取代后周时,赵匡胤再三告诫兵将不得擅劫府库,一改以往兵变恶习,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民心的政策,不仅稳定了政局和社会生活,而且对开封的发展也起了有益的作用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6张图片

《汴京宣德楼前演象图》

宋朝建立后,一反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确立了国家与商贾共利分利的经济运行模式苏轼说“商贾之事,曲折难行,其买也先期而与钱,其卖也后期而取值,多方相济,委曲相通,倍称之息,由此而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商人辛苦经营、勤劳致富的图画。

经过北宋一个多世纪的营建,开封在 11 世纪至 12世纪初成为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人口超过百万,“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商业贸易极度繁荣、人气一路攀升的开封,也吸引了当时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出现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盛况。

高丽、印度、越南、日本等地的留学生,源源不断地来到开封。还有上百名犹太人迁徙而来,融入东京汴梁的城市生活。犹太人是流浪的,也是最难同化的,他们能在此地停留下来,并长期地定居下去,宋都开封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7张图片

东京梦华

靖康之难后大批臣民纷纷南渡,在颠沛流离之间,曾长年定居东京孟元老,常忆京城之繁华,于是撰成《东京梦华录》,他在序中记述:“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宋朝一方面被盛赞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巅峰,另一方面又被斥为“积贫、积弱”的朝代,如何理解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呢?细细推敲,宋太宗所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大量脱产之人云集东京开封,依赖全国物资和税赋,这种强干弱枝、虹吸全国的政治经济格局遗患无穷。

宋朝把募兵制作为国家的主要兵制,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军队走上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国家成为承担军需开支的主体。军队职业化,使生产者免除了兵役负担,把闹事的失业农民招到军队里养起来,并化解了不少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的隐患,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然而,由国家养兵并承担一切军需开支,必然要求社会经济达到足够高的发展水平,使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够满足军事需要。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8张图片

北宋的居养院

被大家骂作奸相的蔡京,倡导各地建立居养院和安济坊。居养院是收养那些天生残疾、弱智、伤残孤寡老人、乞丐和因贫困被父母遗弃的婴儿等弱势群体。

尽管宋代社会经济有了高度发展,但因为以军费为主的各项开支庞大,政府一直摆脱不了财政上举步维艰的困境。为了应付庞大的财政开支,宋朝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不但在手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进行超经济的强制性盘剥,而且政府也将自身变成了一个大商人,通过商业手段来牟利,导致官营经济膨胀,最终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宋朝建立和发展了极为严密而完备的专卖制度,不仅是盐、铁,连酒、茶、矾等也列入国家专卖。政府不仅严格控制专卖品的私售,对允许贩运的专卖品也实行严格管理,例如,商人贩盐必须持禁榷机构给发的交引,到指定的地点取货,对盐价也进行限制。专卖制度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却给政府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宋朝来自禁榷和商税的收入远远超过了田税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9张图片

从《清明上河图》解密北宋军队,士兵忙经商竟不值班

更致命的是,军队也卷入商品经济浪潮,参与各种营利性经营活动,必然从各方面影响军队本身职责的履行,导致军纪败坏,军备废弛,战斗力下降

积贫、积弱”也就成了当时的一大社会特征,与宋代经济和社会文明的高度发达相伴始终。它和北宋早年定都开封这一根子有着莫大的关系。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_第10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赵匡胤迁都长安不可得,预言宋朝会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