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1

成年初显期的我们都在思考什么

成年初显期不算是很严谨的心理学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奈特提出的,我第一次接触到是在KY上,也断断续续听了一些课程。成年初显期用来形容18-25岁的时间段,我们开始慢慢学会去适应大人这一角色,开始用自己的一套法则去感受和探索这个世界,对于之后的人生轨迹,职业规划,生活方式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而这套法则在这段时间也一直不停地被更改。崭新的生活工作理念不断迭出,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这赋予了这一概念更为贴切的意义,对于婚恋、生育、关系、工作、家庭,社会中都出现了不同于常规的处理方式,被人们接受并践行。也正因为这个社会给了我们颠覆传统,突破范式,逃脱路径依赖的机会,让我们更容易迷失在各种路径探索中的交叉网点上。

焦虑迷茫未知,是这段时间不可避免的,也是周围同龄人都面临的现状。


/  关于自我

我们不是在探索自我,而是选择自我

自我是隔离到只剩自己继而感知最深处力量的自我,也是和别人产生互动交流,在关系构建中感知价值的自我。我一直认为,每个人不只一个自我,而最真实的自我或许从未外显过。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我能不能改变自己成为另外一个人?正是成年初显期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根基。认识自我是一个永恒课题,感知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也都基于此。自我永远随着环境在进化,它在一开始也很不明晰。以前我一直觉得我们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都是在帮助我们探索自我,但现在我发现或许说我们是在这些过程中选择自我更为合适。这是人主观能动性最大的体现,选择怎样的自我外显,选择怎样的自我和自己相处,选择丢弃哪一种自我,选择现阶段更适合的自我。自我,更像是一套规则体系,和自然界生存法则一致,它也遵循优胜劣汰。何者为优,何者为劣,标准和规则全在于你。你是结果,也是结果的主宰者。

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追求的又是什么?这是我们时常思考的又一问题,包括在年初超迷茫的那几个月,我发现不是太难抉择,不是选项没有正确答案,根本原因在于我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并可以一以贯之的人生准则,所以会为每一种选择动摇,对于完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也没有勇气说NO。现代社会想要获取各方面的意见成本太低也太容易了,听取意见后,你会发现做任何选择还是要忠于自我。找到这样的人生准则不容易,交给时间吧。像法国哲学家Foucault说的“始终关注自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雕刻自身的存在,是人毕生的使命。”

至于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从不否认,但也觉得近几年各种传媒真的夸大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人生这么多维度这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对冲不掉家庭带来的影响吗。或许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太有发言权,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我身上很难找到和原生家庭的链接。但我仍然觉得人应该尝试去突破原生家庭带来的束缚(尽管这真的很难),而不是任由它一直羁绊住你,还将它当做你性格弱点的借口和挡箭牌。

我希望给别人带去快乐,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快乐,有人就是天生的乐观派,但有人无比努力也没让快乐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孤独低落才让他感到自在。如果快乐真的很难,那我祝你想哭就哭。

Anyway,客观平和地看待和面对平凡的自己


/  关于职业

找到平衡自我与现实的支点

身边的朋友对工作多多少少有抵触情绪,谁想工作啊?谁又真的能不工作啊?我们接受不了从舒适的学习环境中突然切换到整天拼死拼活还不确定能不能养活自己的阶段。实际上我们完全不用这么悲观和担忧,并且迟早要接受这样的现实:和学习相比,工作才是今后几十年的总基调,生活的有序进行离不开工作。基于这一原则,我们没必要把工作高尚化和妖魔化,你需要工作继续你的生活,你所谓的梦想不一定必须依附于你的工作,况且,能真正做到将兴趣理想和工作高度有机统一起来的人真的不多。既然这样,工作也就没那么可怕了,你反而相当需要它,让它服务于你的生活,服务于你的梦想。生活需要工作,但生活从来不是只有工作。

近半年来对体制内看法的改观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考公从未成为我的选择,对于非体制内不可的人我甚至有点鄙夷(我知道这样很不对!)。身边考公的同学并不少,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我也发现,对于追求稳定的人来说,体制内是挺好的一个选择,特别是在当下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大和极不稳定的环境下,虽然提供不了上限,但体制内的工作能稳定地提供下限。比起职场性别歧视,体制内对女性也更为友好。比起996,体制内也能为自己的爱好和生活腾出更多的时间。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去衡量一个职业,大家都是成年人,做选择总有自己的思考。

关于职业选择,这或许也是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在高考之前,我们没有机会去了解各领域真实的职业环境,填志愿选专业的建议也都来自各路亲戚朋友听起来极为恳切又带有很强主观性的评价,而进入大学后学校提供的深入感知真实就业环境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四又必须赶紧找工作赶紧签三方稳住学校今年的就业率,对这个行业根本不了解就开始疯狂海投。太急了,真的太急了,这个慢不下来的中国社会不给我们任何喘气和歇脚的时间。对于延毕,gap,能真正积极客观看待这些现象的人太少了。职业选择是真的很需要时间,去不断试错才能努力找到平衡自我与现实的支点。

有时候我就在想,中国的人口红利早已消失,我们应该是到了竞争最激烈的一代,考公、考研、找工作的难度都前所未有,在我们之前和我们之后的竞争程度,都不及我们这一代。那怎么办呐,加油呗哈哈哈哈哈

其实还想和大家分享关于性关系、婚恋、生育、人际交往方面的想法,但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我可能还要花时间再捋捋,再找时间吧。


另附上一个价值观澄清方法,属于定性方法。是自上而下的澄清,这种方式非常快,在精度上,当然也就有所损耗,但对自己有个定性的了解,这是足够的。

接纳公平爱负责信念/信仰忠诚冒险家庭专注力艺术或音乐自由自然体育友谊开放庆祝有趣耐心挑战慷慨和平/非暴力合作感恩个人成长承诺幸福宠物社区努力工作政治同情和谐积极影响能力健康实用性写作助人解决问题勇气诚实可靠创造力荣誉足智多谋好奇心幽默自我同情纪律独立自力更生发现革新简单效率正直优势热情互相依赖传统平等欢乐信任伦理领导力意愿优秀终身学习智慧

把这些价值观全部复制放到word中,然后从头到尾删除不重要的,一遍下来之后,会留下5-10个左右,保留这个结果,再从这5-10个里头再次删除,以此类推,多次重复,直到只剩下3个,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能了解,哪些价值观,虽非核心,但也是我们非常看中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当你决定删掉或保留一项时,你都在权衡什么,这更重要。当然,可以过一段时间(时间期限可以规定得更长,半年以上之类)再尝试这个方法,或许每次保留下的三个都会不同。

用余世存的一句话做个ending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不是焦虑时间,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