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 害怕被围困吗?

《围城》是很有意思的一本小说,从未有一本书像这样让我屡屡笑出声。人物说话的神情、内心变化的状态让人似曾相识,好像你也置身那酒席,你也在去往三闾大学的途中。不知拒绝、才大志疏的方鸿渐,情深义重的赵辛楣,油滑老道的李梅婷、以及苏小姐、唐晓芙、孙小姐等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如数家珍,因为这些角色或多或少就出现在你生活的周围,或许完整或许部分。但“围城”这两个字现在代表的意义,几乎掩盖了小说的完整的意义。

“围城”在书中的讨论,最先出现在赵辛楣为情敌方鸿渐设的“鸿门宴”上,席间朋友慎明说英国有一句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里,离而结,没有了局。苏小姐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接着苏小姐又问,“鸿渐,是不是?”。鸿渐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慎明又道,“不管它是鸟笼罢,围城罢,像我这种超脱一切的人是不怕被围困的”。

读《围城》-- 害怕被围困吗?_第1张图片

那么后来走入婚姻的人被围困了吗?

原本赵辛楣想让方鸿渐在席间喝醉出丑,挫挫情敌的锐气,奈何苏小姐护心上人心切,反而帮他们制造了机会。那时苏小姐一心想和方鸿渐冲进城堡,也是苏小姐最美的时候。但最后苏小姐和曹元朗结婚了,赵辛楣和方鸿渐成了好友。

钱老用了不到十分之一的篇幅写了孙小姐和方鸿渐的婚后生活,两人因为琐事不断的争吵,最后惨淡收场。让人隐隐感到一种悲哀的伤痛。曾经风流倜傥的方鸿渐,在婚姻里头也处处碰壁。在我看来,那只是方鸿渐的悲剧,而不是婚姻的悲剧,家庭的支撑不是简单的隐忍,忍到最后还是会爆发。杨绛对孙小姐有这样的评价:

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麽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麽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她和方鸿渐是芸芸知识分子间很典型的夫妇。

两个人都差不多,不上不下,但日子凑合着过就越过越糟,婚姻不会围困人,只有自己围困自己

不单是婚姻、还有行业,比如有人想有个稳定的工作,有人却觉得太平庸。在围城外的人想进城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等,由外到里并不是线性的延续,婚姻比恋爱多很多其他的事情,新的工作也会有新的附加项,如果你想进某座城,就要想好自己的热情会不会被这些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冲淡;在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或许是责任、或许是兴趣的不匹配。适应不了新的规则或者要求就会觉得被规则所围困,只有自己理解之后自己主导才能走向更高处,入城的准则反而是一种门槛、一种台阶。

抽身《围城》最后一章,全书有很多精彩的地方,钱老的文采和幽默让人折服。很推荐读一读。

读《围城》-- 害怕被围困吗?_第2张图片
围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围城》-- 害怕被围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