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被失业折磨,不如用失业赚一点钱

  当我看到《失业这件小事》这本书的时候,正在纠结怎么劝退一个下属,读作劝退,写作裁员。

  用这样的句子开头我是不是已经成功提高了逼格——一下子从被失业、被管理阶级上升到了主宰裁员大权的管理层,还带着一点不屑的吐槽感,简直不能更有优越感!  

  但是,你想想看,凭什么诺大一个公司年中裁员就走4个人我的团队就得占一个名额,传说中紫微命盘身宫入夫妻宫表示极度护短的我也护不住这个人,原因还是求别说了。  

  我从今年三月份开始独立带团队,从最初的光杆儿,招聘,面试,培训,定kpi,考核,奖惩,到现在“劝退”,也算是把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个遍,不过真实回忆起来,最惨的其实还是当初招人的那会儿,一度怀疑是不是我曾经放过的鸽子拒过的offer这会儿都得到了报应,才让我遇到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奇葩应聘者。面试被放鸽子,或是拒绝offer的都已经算是给脸的了,更过分的是打电话过去直接说,我不记得投过你们公司了,或者问一句你们公司是干啥的,明明写了是客户经理,为啥还有辣么多意向职业是it技术、司机、电力工程之类的人会投简历,简直让人掀桌不能。我也只是一年多没进入招聘市场,怎么现在的人找工作都这么不走心了吗? 

  经历了数轮1VS1、1VS2以及群面的我已经身心俱疲,困难度比当年自己找工作上升了一万八千七百多个level。最后能够找到几个相对靠谱的小弟,我感觉已经花光了此生嫁给王思聪的运气。  

  回到我先在真正纠结的问题——劝退,其实人选倒是不难决定,哪怕面试的时候可以装,实际工作了这么几个月也已经心知肚明,哪些人是单纯冲着工资来的,哪些人是有事业心和野心的,哪些人是能干大事的,哪些人是浑水摸鱼的,我只是作为一个超市促销大妈都会习惯性地去讨好的人,怎么拉下脸去说如此难以启齿的事情…… 

  绕了这么久,如果你觉得我胡言乱语没有重点吗?别急,马上就快上重点了。但是,如果你真的这么觉得那还怎么看得下去这本200多页一直在叨逼叨直到最后三章才有点所谓重点的书吗?  

  重点就是:找工作就像找老公,长长久久的秘诀是:别为钱,为爱。怕你看不到这句精华直接告诉了,是不是很贴心~一次失业的伏笔,埋在上一次失业之后的每一次投简历、面试和选择中,若是选择了钱、待遇、交通,那么就只是一场苟合的交易,若是为了爱与梦想,那么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献身,我怎么吧心理话说出来了,望天~  

  个人觉得,这本书的受众群体是那种平时不太看书的人,读起来会感受到蓬勃热烈的阅读快感,整个阅读过程轻松加愉快,翻到最后还能看到一丢丢的鸡汤加正能量,简直不能更赞。但是如要真的解答“如何潇洒炒掉坏老板?如何帅气踹飞烂工作?如何机智的度过失业期?如何狂霸酷炫的开始再就业?”这些来自职场的天问,这本书好像还没有做到,这本书更像是一碗浓素速溶鸡汤,方便、快捷,但是贵在作者添加了无数脱水蔬菜、小虾米、小香肠等等等小作料,虽然一碗下肚不管饱,但好歹解渴解馋。 

  哎呀,我是不是在黑作者呀?其实并不是啊,作为一本答疑解惑的书,它确实还需努力,但是作为一本书本身,它的出版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隐喻——作者让你以为她在狂吃猛喝不务正业蹭吃骗喝,就好像一个永远不会告诉你自己有多努力的学霸,但是在最后,她有透露过,在失业之后写了4万字,并且出版了这本书。如果你遭遇坏老板和烂工作,该如何度过失业期、再就业?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在书中明说,但是她用自己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把坏老板和烂工作变成自己讲故事的素材,在失业期写书,等待再就业。粗看以为是一道坎,却被作者填成了一个跳板,这才是这本书可贵的地方。  

  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那么多,却只有那么几个人用那段不幸的遭遇开出花来。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堪比狂霸总裁的理科男,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有个靠谱前领导等着拉你入伙,但是在逆境中亟需力量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有人说与其教育傻逼,不如赚傻逼一点钱,作者告诉你,与其被失业折磨,不如用失业赚一点钱。  

  最后,我决定提上这句“与其被失业折磨,不如用失业赚一点钱”再将它赠给我的不靠谱下属,希望砸在脸上的感觉不会太痛。


与其被失业折磨,不如用失业赚一点钱_第1张图片

如有需要;欢迎调戏:http://weibo.com/shenleyang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其被失业折磨,不如用失业赚一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