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从传统营销到非传统营销

毫无疑问,品牌营销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关于营销的理论书籍以及自媒体言论,多如牛毛。关于营销的课程、社群、大师,也比比皆是。

营销被当成一个“黑匣子”,讨论的越来越玄乎。只言片语的讨论,都会被无数甲方乙方,颠来倒去的分析与渲染。

所以,在理论的世界里,营销是一个打扮花俏的小姑娘,活蹦乱跳、巧笑盼兮、浑身上下洋溢着荷尔蒙气息,鼓动着所有围观者都趋之若鹜。

然而,在现实的世界里,当你在操盘过无数营销实例,从0到1运营过若干品牌之后,就会无比怅惘的发现:

原来,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


营销,只是一个暮霭沉沉的老僧,手敲木鱼,口中念念有词千篇一律的经文套路。

所谓“传统营销”与“非传统营销”,区别只在于,这位老僧,是站着念经,还是坐着念经,而已。

从古至今,凡是能读懂这些经文套路的人,只要有机会亲自实践,都速速达成了最终的品牌成长。

而读不懂这些经文套路的人,或者明明知道,却选择故弄玄虚的人,都在有意无意的浪费时间,耽误品牌的成长。

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从传统营销到非传统营销_第1张图片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品牌成长”?


因为,凡是不服务于“品牌成长”最终目的的营销,都是不负责任的自嗨,都是浪费钱,都是耍那个啥。

太多的营销活动,只是在走过程,做噱头,做所谓的中间KPI,却无法真正促进品牌成长,或者说高效率的刺激品牌成长。

Marketing这个职业存在的意义,企业中养了一大批营销界的白领精英们,到底根本价值是什么?

营销人员,并非只是来搞理论研究、搞嘴仗、摆架子、给老板上培训课、或者只是走过程,搞噱头。除非有人不做实践操盘者,只做自媒体,用笔杆子挣钱。

在实践当中,营销人员的根本价值——首先,是刺激品牌成长。其次,是提升营销效率。

如果品牌不成长,营销就是自嗨,是浪费钱,对企业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但这并不是说,每一个营销活动立即就要刺激销量,有的是短期效果,有的是长期效果。毕竟,销量并不完全取决于营销,还有销售部分的配合、以及产品本身表现、竞争环境等等。

我们曾经见过太多广告做的很好,但线上线下店内还没有铺货,消费者压根无法购买的情况。史玉柱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教训——在新产品还没铺货到位的情况下,就大笔资金砸下去做区域推广,结果轰动全城,却压根买不到货,亏损上千万。

当然更常见的情况是,营销做的风风火火,但产品品质跟不上,负面口碑爆棚,后续增长乏力。

所以,品牌成长,如果单独靠营销,或者更侧重营销,是非常危险的。

我前东家的老板,就是一位非常看重市场部的人(虽然他的市场部只做产品开发工作,还没做更多营销工作),虽然我曾经身在其中,但其实一直无法认同老板对市场部的偏爱——每个部门都是非常重要的,营销并非一个部门就能做成。做市场的,并不比其他部门更高大上或更重要,都是一样为了最终的品牌成长而努力。

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从传统营销到非传统营销_第2张图片


为什么一定要提升“营销效率”?


其实营销并不是非要专业市场部或者营销公司才能做,一个品牌当中,很多部门很多人的行为,都可以被称为营销行为,比如研发部的新品开发,其实是做营销的第一步,做一个好产品;供应链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也能增加营销预算;销售部就更是,天天都在琢磨如何营销给顾客。

但市场部或者营销公司,到底如何区别于其他部门/人?

根本就在于——市场部和营销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提升营销效率。人人都可以做营销,专业的人做营销,更要有效率。

效率是当下很多企业主最看重的——对市场部的要求是一分钱花出去,必须要赚回来10块钱。每一个广告,都希望能带来更多的新顾客。对每个营销公司的期待,都是希望能考核最终销量转化。

我曾见过很多品牌老板,都是直截了当问销量。但实际上,这是很难的。

现实中,往往市场部或者营销公司压根无法许诺老板销量,或者投资回报率。为什么?有几种情况:

不专业,只会忽悠,只会自嗨,不知道营销的根本目的。

如果不知道营销根本目的,就会只追求营销热闹、做活动好玩、花钱讲排场的情况,或者只追求省钱、不愿意投资在营销上的短视行为。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提升营销效率,更无法给企业主做出任何承诺。

懂专业,但没法许诺,因为销量的驱动因素不限于营销。

专业人士都知道,营销是销量的最重要驱动因素,但不是所有,还要依赖于产品品质、供应链、销售等各方面工作。盲目去许诺销量的人,往往都是非专业、纯忽悠,就利用企业主喜欢听销量增长的好话,故意夸大宣传,胡乱许诺。

这种固然可以吸引一部分营销预算,但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赌博。真正负责任的专业人士,会提前告知所有的可能情况,方便老板或者企业主做出更优的选择。

懂专业,但明知道基础性营销工作,无法刺激即时销量。

我见过很多老板一开口,就问做一个LOGO能带来百万销量吗?换个代言人就能扭转生意下滑吗?

这些都是非常哭笑不得的问题。就比如,一个相亲频繁失败的人问你,换个帽子是不是能相到一个大美女?

有些基础性工作是在做铺垫建设工作,离开了基础性工作,根本没法开展后续的营销活动,但它自身并不产生直接销量,而是对长远销量与品牌成长有帮助。

总之,专业的营销人员,首先要有这个意识——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提升营销效率。

而这个意识,会指导我们做更为合理的预算分配、营销资源分配、以及节奏分配,从而更有效率的刺激品牌成长,进而总结出符合自己情况的投资回报率,并作为后续营销行为的参考。

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从传统营销到非传统营销_第3张图片


传统vs.非传统,日光之下无新鲜事


营销界每出一位大师,都会把之前的营销叫做“传统营销”,而定义自己为“颠覆者、非传统营销”——当然,也就包括我曾经翻译的那本How Brands Grow(中文名:非传统营销)。

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从传统营销到非传统营销_第4张图片


这本书在全球营销界都非常有名气,但在行外的影响力,远远赶不上【定位】。

关于HBG和定位的区别,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章:从品牌操盘手的角度分析两大营销基础理论【定位vs.HBG】

HBG第1册,基本70%以上的篇幅,都是在嘲笑传统营销理念,认为传统营销方式是一门迷信,堪比雄霸欧洲2000年的放血疗法,压根没有数据支持、实践支持。

而HBG所提倡的“非传统营销”,则是基于大量实践和数据,分析不同行业,得出的一系列看似颠覆性的结论,比如:

【定位】提出“细分市场”的概念而【HBG】则认为,现实商业社会中,压根没有或者不需要细分市场。

【定位】认为“差异化”是NO.1最重要的营销策略,而【HBG】则认为,不必要非追求差异化,只要有一定“独特性资产”就行。

【定位】认为品牌的竞争对手是和自己相似定位的,而【HBG】则认为,这都是YY,一个品牌面临的竞争对手,是整个品类的其他所有品牌。

【定位】认为差异化定位会吸引来忠实顾客,忠实顾客贡献更多销量,而【HBG】则认为,这也是YY,压根不存在什么忠实顾客,顾客都是变色龙,而变色龙顾客才是品牌持续增长的真正源泉。

【定位】侧重讲差异化,忽略了大渗透,而【HBG】的核心理论就是“大渗透”(营销+渠道的大渗透),没有太多篇幅在独特性上。


……


还有很多。

这些针锋相对的理论观点,到底有多少实用价值?到底在现实中,有本质性区别吗?

其实,当我们观察现实中的品牌成功/失败案例时,就会发现,很多企业家早在知晓理论之前,就已经融会贯通的实践了这两个理论。

比如,曾经有一篇行内非常有名的深度解析文章《OPPO与VIVO的“人民战争”》,其中早就揭示了OPPP与VIVO的成功秘诀——就是靠“大渗透”。

相对于竞品,OPPO和VIVO用营销的大渗透,能够影响更多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又用渠道的大渗透,让更多消费者能更便利的购买到。

史玉柱曾经在《我的营销心得》中反复提到自己的营销套路——也是“大渗透”。靠猛砸广告+渠道渗透,迅速拉动销量。

从改革开放到社交媒体诞生前的30多年里,其实很多中国本土企业,早就在用“大渗透”理论,各领风骚三五年。吴晓波在《激荡30年》当中,已经讲了太多案例,归根结底,都是在说“大渗透”。

而社交媒体的诞生,让营销变得碎片化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用CCTV广告或者报纸做大渗透了,很多企业转投社交媒体的怀抱,但同样换汤不换药,用社交媒体来做“大渗透”。

所谓流量经济,和过去的CCTV砸硬广,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营销的大渗透”。


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从传统营销到非传统营销_第5张图片


那你可能会问:除了“大渗透”以外,企业家们还有没有用过“差异化”?

当然用过。

很多民营企业家都非常喜欢“差异化”这个词,但他们在操作时,往往都做不到真正的差异化,而且也打心底不想做差异化。多年后我才理解,这就是民企的聪明之处啊!

民企普遍的做法,是在品类当中,找到一个最迎合品类消费者需求的卖点,也许这个卖点就是抄袭国际大牌的,但没关系,只要挥动“营销大渗透”这个大棒,必然会加深这个核心卖点。

最终,表面看起来,这像是差异化,其实压根不是,只是嗓门比竞争对手更亮。

其实,这更像是“独特性”,比如VIVO和OPPO主打音乐和电池续航卖点,都不算是差异化,而是宣传上更为独特而已。

又比如,我们化妆品行业的很多本土品牌,主打的“补水就用XXX”“美白就用XXX”等卖点,也不是差异化,只是利用营销大渗透和渠道大渗透,做出来自己的独特性而已。让大家想到补水/美白,或者某个颜色,都首先会联想到他们。

很多外企也喜欢“差异化”这次,实际操作中,也往往会兢兢业业的做差异化,非要寻找一个有意义的差异化卖点,往往到最后,这个卖点就相当“生僻”——因为,不生僻的,肯定不符合smart的领导们对“差异化”的要求……

早些年,宝洁CEO麦当劳,曾经视频连线全球所有员工,传播自己的理念“Penetration”【大渗透战略】,当时原话大意是

“宝洁的战略,就是让更多消费者、在更多地区、更多次听到我们的广告、更便利的买到我们的产品”。

彼时,我们在电视机前面听老大这番话时,都面面相觑,不可理解——因为,垄断我们脑海的理论仍旧是字面意义上的“差异化”。CEO这个说法,和我们的理念看似完全相悖:

哪儿都卖、谁都能买,岂不是压根没有“差异化”了?还用做“战略选择”吗?

时隔多年,我常常回想起,当时看电视直播的场景,心里不免唏嘘——有一种“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的感觉……

当时,因为外企当中还是有很多smart的同志们,大家普遍信奉一个字面意义上的“差异化”,所以都很喜欢给自己的品牌/系列做差异化定位(不仅是功能差异化,还有情感差异化),然后研究竞争对手时,也只研究和自己定位相似的竞品,有意无意的漏掉更多的本土品牌(觉得太LOW,应该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吧……)

当然,也并不是说大家只盯着差异化,其实也有很多“大渗透”的努力,比如铺分销、砸广告、做试用Trial。只是这些工作,因为营销战略的问题,显的很难出彩。

总之,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传统营销,还是非传统营销,真正有智慧的企业家们,早已经在融会贯通的实践——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也大致相同。

营销本身,并没有那么新鲜,并不会出现“一个新想法/新理论就能刺激一个品牌飞速成长”的情况,所有品牌成长的背后,都是殊途同归——通过营销和渠道的大渗透,将品牌的独特性/或者叫差异化,变得深入人心,从而影响消费者选择,并让消费者能更便利的买到。

而专业营销人员存在的意义,就是始终要有“促进品牌成长”的目标意识,并尽全力去提升营销的效率——套路虽然一致,但效率各不相同

而这,也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

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从传统营销到非传统营销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从传统营销到非传统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