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直以来中东地区给我的印象就是这几个关键词混乱、战争、恐怖分子、石油、宗教。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 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中东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_第1张图片

“中东”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 以色列、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阿曼、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而我的学生多来自这些中东国家,加上自己的兴趣,我就特别想了解这一地区。正好,朋友在微信读书上推荐了这本《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_第2张图片

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几千年来,犹太人散落在世界各地。犹太教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可是他们还需要一片土地,一个物质的、实体的家园。

整整两千年,犹太人离散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过着流浪的生活。在流浪的二十个世纪中,重返以色列,建立自己的家园已经成为犹太人的首要精神支柱。特别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队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得犹太人的建国需求空前强烈。

这块地中海东岸的狭长土地,对于散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来说,是他们的先辈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生活过的土地,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可能建立犹太人国家的地方。而对于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来说,这里也是他们的祖先生活了上千年的土地。但是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这里只是各国之间博弈的筹码。

一战期间,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在宣言中,英国政府承诺将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家园。于是,在英国正式开始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之后,大量在欧洲受到排挤和迫害的犹太人纷纷踏上这片应许之地并定居下来。但是随着犹太人的大量涌入,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冲突。

这时英国人意识到了这两个相互仇视的民族是无法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于是提出了分治方案。把这块土地的20%划出来给犹太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给当地的阿拉伯人分了70%,剩下10%由英国人统治。对于这个方案,犹太人觉得大大低于他们的期望,而阿拉伯人觉得他们时代生活的土地决不能让出一寸。

随着二战的结束,巴勒斯坦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然后,英国人就把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这个烂摊子扔给了联合国。联合国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进行调查后,给出了一个分治方案。把国际共管的圣城耶路撒冷之外的土地划分成了个区域。为了让双方互相制约,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获得其中三块不连续的土地。其中犹太人获得了56%,阿拉伯人获得了43%,犹太人获得了远比第一个分治方案更多的土地。

现在建国的第一道难题就摆在了犹太人的面前。要想建立一个合法的国家,就需要让这个分治方案在联合国通过,而当时57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手里就握着犹太民族千年来的建国希望。

很多阿拉伯国家盛产石油,阿拉伯国家便用石油禁运来威胁西方国家不要投下赞成票,而且还用发动战争来警告那些可能投赞成票的国家。而犹太民族没有一个主权国家,不能给其他国家带来利益,也没有用来警告或威胁其他国家的筹码。但是,对于智慧的犹太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他们拼全力也要抓住这一丝建国的希望。

全世界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们立刻行动起来,对成员国代表们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发挥自己当地文化背景、语言、人脉、经济影响力的优势,对该国代表进行游说。但还是有很多代表迫于国内穆斯林众多或者与阿拉伯国家接壤等原因和压力投了弃权票。

这时,这个小胡子男人,将来的以色列第二任总理,摩西·夏里特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_第3张图片

                                                       以色列第二任总理:摩西·夏里特

夏里特是当时犹太人的外交代表。就在投票当天他还在一遍一遍地计算着争取到的票数。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犹太人还是没有拿到足够的票数。但是夏里特和所有犹太人一样从不轻言放弃,他决定采取拖延战术。大会上夏里特发表了冗长的演说,把会议时间拖到了傍晚。大会决定投票环节延期举行。第二天刚好是感恩节,于是夏里特成功地为犹太人争取到了两天的宝贵时间。

在这两天里,犹太人展开了疯狂的外交活动。包括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内的各路权势人物都接到了犹太人的请求。最终在美国撤销经济援助的威胁下,犹太人又争取到了关键的几张赞成票。(美国人在这时愿意帮助犹太人大概是因为美国犹太人的经济影响力太大的缘故)

这块土地上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谁该走,谁该留,已经不是一个历史问题或者说道义上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法律上和军事上的问题。法律问题已经解决,联合国181号决议的通过已经让这个犹太国家合法化了,也就是说它在名义上已经是一个国家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该不该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谁能留在这块土地上,除了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权衡,剩下的就靠双方的实力较量了。

当时的犹太人并没有正式的军队,更别提武器弹药方面的储备。而他们要面对的是周边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国的正规军。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简直不能更悬殊了。而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英国人即将从这块土地上撤离,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163天。

此时,犹太民族的智慧、团结、严谨、不畏艰难让犹太人的优势立马就凸显出来了。高瞻远瞩的犹太人领袖大卫·本-古里安早就意识到这场战争不可避免,要依靠犹太人自己的力量让这个国家变成现实。要打赢这场战争必须要解决的就是资金、武器和人这三大难题。而解决这三大难题下面这几个关键人物功不可没。


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_第4张图片

                                                    第四任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

梅厄的任务是筹集资金。但是梅厄并不是第一个前往美国筹集资金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当时的犹太人已经对世界各地犹太人的捐款请求感到厌倦了。直到飞机降落到美国时梅厄的心理都还没有一个完成这个别人都没有完成的任务的计划。两天后,她争取到了一个在美国犹太人联合大会上演讲的机会。没有讲稿,她就用事实打动人心。她没有讲什么民族大义,什么匹夫有责。她靠自己8岁移居美国练就的一口流利英语和23岁回到巴勒斯坦后的亲身经历打动了这些美国犹太人。当初带着10美元到美国的梅厄离开时筹集到了5000万美元。

而关于武器,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斯拉文。早在英国第一次提出分治方案时,高瞻远瞩的犹太人领袖本-古里安就陆续派出数位特使前往世界各地为未来的犹太国家寻找武器。当时的犹太人还没有一个主权国家,而军火这种特殊商品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所以犹太人只能在黑市上购买武器,或者自己造。

几乎不会讲英语的斯拉文来到美国为一个尚不存在的犹太国家建立军工业,在“不管有多困难,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信念支撑下,他竟然真的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克服了语言障碍,搞清楚了每种武器的生产工序以及每道工序中要用到的机器。

但是美国在联合国181号决议刚通过不久久宣布了对巴勒斯坦的武器禁运。(美国人帮助犹太人获得建国的权利,明知战争一触即发,却眼睁睁地把手无寸铁的犹太人放在阿拉伯人的包围圈里。大国永远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斯拉文硬是把搜集来的各种机器拆成了75000个小零件,编上号码,再彻底打乱,运到巴拉斯坦重新组装起来,没有一分一毫地差错。

犹太人的严谨和智慧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只为成功找方法”“一切皆有可能”这种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口号或者座右铭般的存在,而对于犹太人来说,就是融进骨血里的本性。这种本性让他们会作出一切努力,付出行动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而不是盲目地去相信它会成为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