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00 认知方法论:认知中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83/100 认知方法论:认知中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机器学习——我在茫无头绪中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自己慢慢摸索,逐渐形成了一些所谓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是一种暂时的、不那么执着的规律,我要怀着谦卑之心,拿这种规律和模式去跟世界碰撞。如果我是对的,那就深化这种认知;如果我是错的,那就进行改进。然后,通过这种不断地迭代,不断地格物致知,我的认知能力会越来越强。

我们的认知中有一种类似于“熵增”的东西:神经元突触减少,反应变量减少,这是客观的,你要对自己的这种认知局限、固化、老化和退化有一种警醒和谦卑。换句话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认知天然就具有退化、固化、老化的特点。

“熵增”不可被避免的时候,“如何以更大的努力减少熵增”就是“终身学习”。

总结:1. 我们今天从“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的差别讲到了人认知的变化,或者说,是退化、固化、老化,这种认知当中的“熵增”现象。

2. 我们看到“认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要保持认知的活力,就要尽可能让自己的认知处于一种“自下而上”的状态,或者说“让自己有一种饥饿感、愚蠢感”,这是优化认知,实现“终身学习”的一个前提。

我们从“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这两种技术推演开来,谈人的认知。人的智能跟人工智能毕竟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本质相通的地方在哪里?这种相通意味着什么?我们下节课接着讲。

#感:想要实现终身学习,就要时刻保持认知的活力。而维持认知活力的源动力就是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并且用迭代式的成长不断打破固有认知。

#思:我们说一个人老了,其实并不是指年龄上的老化,而是指心态上的、认知上的老化。人老的标志就是他是否还乐意接受新的认知、新的讯息,并愿意通过新的认知做出调整和改变。

#行:像查理芒格这样不断优化自己认知的人,怎么会老呢?
83/100 认知方法论:认知中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83/100 认知方法论:认知中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