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

新时代新色彩——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展览时间:2018年6月6日-12日

开幕时间:2018年6月6日下午15:00

展览地点: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江苏省现代美术馆1、2、3号厅

历经前三届扬子晚报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和广泛影响力,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拟于2018年6月6日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举行。本次的艺术节,由扬子晚报携手江苏省文联推出,将集纳国画、书法、油画、版画四大类六个品种的江苏艺术强项,规模更大、品类更全、层次更高,形式更新颖活泼。本期我们要向大家推介的是:山水画名家包信源先生。

☆参展艺术家:包信源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1张图片

    包信源,1959年1月生于镇江,祖籍江苏泰州,画家、书法家。曾先后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主持工作)、江苏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

    山水画、书法作品1990年获上海全国艺术博览金奖,《秋山清韵》入选由中宣部批准设立的中国美术最高奖“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秋山萧瑟》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山村秋色》获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留住青山》入选“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作品展”,《新雨浑秋山》入选中国画研究院全国名家提名展,《烟雨秋山》入选2005年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作品展等。

    作品多次专题发表于《美术》、《荣宝斋》、《美术观察》、《画刊》、《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出版个人专集6册。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2张图片

满眼风光北固楼 68x68,2016

坚持与创造

——包信源山水画近作评述

                                            文/贾德江

      包信源一直是我心中记挂的朋友、惦念的画家。10年前,他来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山水画高研班进修深造,常来我办公室谈艺论道,倾诉衷肠,相见甚欢。或许是我们的家乡相近,只是苏皖之隔,自有一种亲切感。我喜欢他的正直坦诚、识大体顾大局的品格,更看重他对艺术的执著和天赋。那时他在山水画方面所显示的造诣已出类拔萃,其苦研思变、锐意出新的风格已初见端倪,并被一次又一次地选入全国性的各类美术大展,屡屡获奖,声名处于上升大势。

      嗣后,他没有在北京发展,而是回到家乡南京,先后在江苏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和江苏省现代美术馆任职,职务为协会秘书长和美术馆主政的常务副馆长。正当盛年,他却忙于政务,琐事缠身,我担心他“乐不思蜀”,难以顾及绘事,贻误了专业的发展,可惜了当年孜孜的追求。

     10年不见,我想知道他于山水画进取的程度。在我的一再催促下,他终于寄来了近年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其数量之多、风格之多样、画艺之精进,顿时打消了我的疑虑,其苦学不止、奋发不倦的精神画中毕见。我仔细地阅读这些他在公务之余的创作,发觉他的用笔已趋老辣圆劲,用墨亦渐变为厚重温润,构图益显虚实相生,丘壑益显奇变,气象益显磅礴,尤其在水墨之外,又开辟重彩山水之新境,令我深感他的创作达此境界的不易。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3张图片

松溪鸣泉 200×200,2009

      显然,包信源是一位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艺术家,他不会因为行政工作的纠缠,而影响自己的绘画探索;也不会因为埋首于艺术的创作,而忘却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他总是把别人用来挥霍虚度的时光全部用来压榨自己,在夜以继日的笔墨耕耘中,以焦墨写老辣,以湿墨写气韵,以淡墨写雅致,用线写情,用点写声,用擦写苍茫,以简写理,以繁写精,以动写静;他让书法入画、重彩入画、真情入画,他让中国山水美学的藏与露、粗与细、开与合、聚与散、燥与润、墨与色排列成无数的组合,幻化成不尽的意象乐章。他的山水画有思想、有新意、有笔墨、有境界、有个性,且与古人、今人的风貌拉开了距离,形成了苍秀兼蓄、彩墨共辉又不失浑厚劲健的画风,足以跻身江苏名家之列。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4张图片

烟雨秋山 246.5×122,2005

      面对包信源熠熠生辉的幅幅画作,我以为他的可贵之处,一在坚持,他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艺术探索;二在创造,他一直以旺盛的创造意识追求山水画的新形式、新语言、新境界。因为坚持,无论命运安排了怎样的起落,他都放不下他心中的山水;因为坚持,他的生命、生活始终与他的绘画连在一起。从临摹古人之迹开始,到师法造化;从读书、读诗、读史到精研书法;从学习江苏老一辈艺术家到负笈北上问道求师,他几乎从未间断过自我的磨炼。他于古人和大自然间出入变化,他于“南北二宗”间融会贯通,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塑造了自我的艺术品格。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5张图片

新雨浑秋 140×75,2005

      艺术贵在创造。包信源坚持不懈的努力,始终是围绕着山水画“创造”这一课题而展开的。为了创造,他拼命地锤炼“画内功”,蒙养“画外功”,深入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为了创造,他不断地改变着力点,不仅在写意山水方面出古人头地,亦在青绿山水领域推陈以出新。他的难点在于身处江苏南京这一人文荟萃、名家辈出之地,前有以傅抱石为首的钱松、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五老”的高峰林立,后有一批如华拓、卢星堂、宋玉麟、常进、朱道平等山水画精英扶摇直上,如何在这群星璀璨的追逐中,开拓新的审美领域,别开自己的蹊径,这就成为贯穿包信源山水画探索的一条主线,其艺途的艰难性不言而喻。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6张图片

雨过千山泼黛浓 145×271,2007

      作为江苏籍的山水画家,新金陵画派“五老”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包信源曾用尽自己的全部精力膜拜前辈的光芒,或探索“抱石皴”的磊落潇洒,或研讨钱老图式风格的新变,或沉潜亚明不拘一格的气韵高华,或钟情魏老积墨太行的苍浑凝重,而最使他倾心的则是宋文治晚年变法开拓的在泼墨中施色的重彩山水。他一方面从“五老”的影响入手上溯清、明、元的笔法与气韵,以求更多的变异与发展;一方面他又北上进京考入由龙瑞担任导师的首届山水画高级研修班,领进了黄宾虹的艺术天地里,补上了“五笔七墨”这一课,开始直面北方山水的写生实践。以博奇雄浑、苍凉悲壮为基调的北部山水的描绘,拓展了包信源山水画客体的表现范围,也创造出符合特定地域特征表达的笔墨语言。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7张图片

清阴澄夏 180×98,2005

      博采众长、融合古今,包信源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对传统的笔墨已经运用自如、从容不迫了。若与那些把笔墨皴法作为一种固定程式的人相比,包信源更注重在现实生活的感受中,去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灵活地运用他所掌控的笔墨理法,强调感受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几乎成为他的每一幅作品的探索之源,他的每一幅能够拨动人心弦的作品无不得益于他在真山真水中获得的新鲜感受。他的心态沉稳,画风扎实,因有感而发,笔墨境界较少落入前人窠臼,因注重实境感受,他的作品“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语),自然与众不同,自成家数。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8张图片

万壑松风入画图 160×96,2007

      比如他以万点恶墨表现《烟雨秋山》的苍茫,他以层层积墨描绘黄山《峰色松声》的沉雄,他以点线交织的焦墨展示《万壑松风入画图》的壮伟,他以粗笔大墨抒写《松山万壑万里晴》的浩气,他以散锋点戳与长线披麻结合显露《溪山焦翠》的神秘,他以泼墨与勾勒融为一体辅以淡彩突现《春风碧嶂》的韶秀,他以风行云动的斜势画出了《积雪浮云端》的奇辟。同时,一大批以江南景色为主体的青绿重彩山水,也陆续出之笔下。

【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_第9张图片

溪山集翠 72×72,2004

      如果说,包信源的写意山水法无定法,调动了多种手段描绘着他对自然山川的感受和印象,那么,他的青绿山水则是在此基础上更强调色彩与水墨的交织,更注重在水墨写意中融入青绿山水的旨趣使他的作品更富新意。或者说,他的青绿山水因多种写意笔墨技巧的介入,早已突破了传统青绿山水的规范,摆脱了流于匠气的弊端,呈现出新的形式美感,提升了青绿山水的境界和格调。在布局上,以跌宕起伏的结构,将峰峦峻岭、林涛瀑水的万千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技法上,简笔勾斫、复笔皴擦、青绿设色、水墨渍染以至泼墨、泼彩、积墨、积彩等诸多方法,参差互用,彩墨交融,不仅写出《春云带雨出山林》的奇幻瑰伟、《雨过千山泼黛浓》的壁立雄强、《秦岭秋月明》的巍峨挺拔、《嵩山高远见雄姿》的无限风光、江南《山情水境日月长》的种种意境,而且富有笔墨色彩浑厚滋润明洁蕴藉的风神自现。包信源可谓是水墨写意和青绿重彩双翼齐飞,成为既是延续传统型的全能画家,又是富有现代气质的创新画家,给古老的中国山水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气象。

      各种艺术都是生命的载体,中国山水画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艺术承载了情感,具备了传统的笔墨技巧,表达了“天人合一”的山水画精神,又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和面貌,融入了时代新机,无疑,这就是成功的作品和成功的艺术家。包信源当然不会例外。

      他的作品是真情的,溢满了他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深切爱恋,画中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都承载着他生命的情意。他爱家乡,画江南的风景;他爱祖国,写神州的山川,他的每一幅新作品的诞生,无论是设色还是水墨,都是这种挚爱的产物;他在技法上的每一次探求,都饱含着他的真情和苦心。

      他的作品是有传统功力的,既有传统的形式,又有传统的笔墨,这笔墨体现了书法的精神和雄强的骨力。他学过古人,又不同于古人;他学过前辈,又不同于前辈。他不受山水画史上“南北二宗”的门户限制,取宋人之丘壑,撷元人之笔墨,化合现代金陵诸家浑厚苍润之优长,加上生活的感受,在不断创作实践中,使山水画传统逐步与时代脉搏相适应,焕发出新的光彩。

      他的作品是有新意的,他继承了江苏老一辈艺术家勇于变革、开拓新貌的精神,既在写意山水“温故知新”的潜能上用心,又在青绿山水“染乎世情”的范围上下工夫,寻找新的境、新的意、新的形和新的线。即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筛选传统的图式资源与笔墨资源,给予优化与重构,使之为传统山水画注入生动、鲜活的时空变化,以化古求更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图式与语言,为当代山水画的发展贡献一己的力量。

      包信源是一位勤奋严谨、好学深思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潜心于艺术的实干家。他珍惜时间、珍惜笔墨,犹如珍惜生命。他不会大喊大叫,也不会趋炎附势,只会默默地扎扎实实地探索,用自己的作品说话。对于这样一位贵在坚持、旨在创造的艺术家,我们有信心看到他对当代山水画的再认识再发展会有更多的贡献。

                    2017年6月29日定稿于北京王府花园

                  (作者系著名出版人、美术评论家、画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节巡礼·山水(8)】第四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包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