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八章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1】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2】,与【3】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4】。
夫唯不争,故无尤【5】。
【注释】
1.几:近,与....相似。
2.渊:沉静 ,形容心境深沉宁静。
3.与:指与人交往
4.动善时:行动善于抓住时机。
5.尤:过失、错误。
今译:最崇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处于大家所厌恶的低下的位置,因此最接近于道。
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境善于保持沉静,待人真诚相爱,说话遵守信用,为政善治理之法,做事善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正因为像水一样与世无争,因此才没有过失。
引述
本章用水性比喻上德者的人格。老子连用七个并列排比句,对水性进行描述,从这七个“善”,推导出为人处世的处下不争。老子教人坚忍负重、居卑忍辱,像水一样,有功劳万千却泰然处于低洼,这才更接近于道的本质。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上善若水”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水之善具体为何,不见得每个人都清楚了。从水性中悟道,是老子给出修道的极简法门。
我们首先来温习下老子讲到的水的七种秉性:
“居善地”。水往低处流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老子将这种处下的特性定义为“善”。而整部《道德经》,这样的观点贯穿始终。后面第六十六章中“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点出了处下才能涵容,才能博大,才能为百谷王的道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人要低调”。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越是修为高的人,越是低调,哪怕在世人眼中,他们已经成就斐然,仍然非常谦卑。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神的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就非常符合水性人格的特征。他有极高的经营成就却不居功自傲,对待厨师和司机都非常的尊重,他的处下,并没让人觉得他真的低下,反而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尊敬。
“心善渊”,心胸深厚博大而不肤浅。有人看上去高深难懂,被人们称为“玩深沉”,真正的深沉,不是玩出来的,而是积累导致的自然结果。玩出来的深沉,会故意制造沟通的壁垒,就是要让你不懂,就是要让你无法接近;而真正的“渊”,并不拒人千里之外,你总能从中汲取力量,只不过你能汲取到多少,与你自己的心量有关。可以这样说,善地,处下,是善渊的必要条件;善渊,是善地的必然结果。通俗来说,处下才能更多的包容,才会有更多的积累以至丰厚而广博。
“与善仁”,与人交往仁爱宽厚。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时,生活在羊水中,他被温暖包围着,舒适自在充分发育成长。我曾经试过在水中静静漂浮,水波推动和簇拥着身体,这种无声的交流让你身心放松,你会感觉自己在无尽的爱中被温柔触摸与接纳,就如回到母亲的怀抱,满满的安全感。我们尝试做一个包容宽厚的人,看似付出了爱,其实自己在付出中何尝不是幸福感满溢,何尝不是在改变别人生命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生命层次。
“言善信”,言出必行谨守信用。单从字面似乎难以理解这也是水性之一,水如何能言?既不能言,信从何来?其实细思量,水是能言的。小溪的潺潺流淌诉说着欢快;大雨的倾盘而下表达出滂沱声势;泉水的叮咚作响传达了轻快灵动;水滴的滴答不停呈现了持续的韧性;大海滔天巨浪引发的海啸警示着危险的力量。毎一种声音,都真实传达出水想要表达的意思,不会掩饰和伪装。面对水一样的人,我们只需无条件信任;修炼水性人格,我们恪守真诚的表达。
“政善治”,善于处理政事。水既有无限涵容之力,又具有无比的渗透性,正如高明的治理者对政事既高屋建瓴又洞察如微,既宏观又微观,自然能治世有方。
“事善能”,做事能发挥己长。水滋养万物没有好恶的选择,再脏的地方它也不嫌弃,再差的环境它也不挑剔,完全的融入,全情专注的做事,从不患得患失,自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所长。人若心无杂念,做事就不会存一己私欲,全然投入就能发挥最大优势把事做好。
“动善时”,审时度势,把握最佳时机。水养育万物,不受环境局限,它变化无穷,主动去适应环境。春天有雨露,冬天有霜雪,水的滋养无所不在;水无常形,能适应各种容器,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随温度不同自由变幻,只为更好的存在世间,利益万物。这种灵活不僵化的禀赋,让我们懂得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有多种途径,保持本心的同时顺应变化,我们终将成就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水这么好,如何修持才能形成水性人格呢?
老子曰:夫唯不争。
利他就单纯的利他,没有功利的目的,也不求任何回报。利万物而不争,就能置身事外,最大限度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争,就不会陷入利益的纠葛,以旁观者的姿态保持清醒明白,看清事物的全貌。
老子“不争”的主张,看似在竞争激烈的现世社会无立锥之地。怎么能不争呢?不争不就是没追求么?大家都在竞争,不争我岂不是吃亏了?
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之所以争,也是害怕得不到,害怕自己所做的没被看见而收不到应有的回馈,或者害怕自己不争而别人争了就比我得到更多。
老子说的不争,并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强调专注于最大限度发挥价值。你能利一物,就会有利一物的价值回报,你能利天下,就能获得全天下的认同追随。所利越多,回报越大,只需做好自己,回报会源源不断,根本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争”上。
网络时代更是如此,由于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你所做出的成果,能被恰当合理甚至远超你预期的估值。不要害怕没人发现,只需要专心打磨自己的能力,贡献自己的价值,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会越来越丰盛富足。
钱钟书先生的夫人,著名学者杨绛女士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其实也是她丰富一生的写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老师也不争,但谁敢说她的人生不丰富?谁敢说她的人格不伟大?谁敢说她的智慧不闪光?这位历经岁月沧桑见证历史变迁的百岁老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其留下的精神财富依旧熠熠生辉。老子说过,死而不亡者寿。
不争是一种心态,是发自心底的自信,是对自己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宇宙次序和规则的充分信任。你若不争,必将广阔。
去专心做好自己吧,从水性悟人性,为自己创造更加圆满丰富的人生。
注: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