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美

(写于2014-05-27 17:24)

几年前关注的一位年轻作家最近出了本新书,随笔集,记录她和一双儿女的故事。从她在微博里发布出的内容来看,极力渲染两个孩子的好处——成长时可以互相陪伴啊,可以分担赡养父母的重任啊,等父母故去后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亲人啊……

每次看到,我都忍不住想评论——真有如此美好么?

不过,我总不愿做一个扫兴的人,其实就是认怂,不愿意去争论什么。在自己的地盘,可以放心地畅所欲言——我真的不认为生两个孩子有多好。

在我的记忆里,对小弟的到来,最初是很期待的,因为一个人玩实在是太寂寞了,想要有个伴儿一起玩。所以在妈妈怀孕的那段日子里,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掀开妈妈的被子,看看里面是不是躺着一个小娃娃。

可是,直到弟弟出生后,我才知道多一个弟弟,并不只意味着多一个人陪我玩。事实上,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陪我玩——我低幼时,他还是婴儿;我是儿童了,他还低幼;等到我们终于都是少年了,我有我的女儿家心事,他过他的男子汉生活,玩什么?怎么玩?

所以,年龄是一道不容忽视的坎。若抱着“多一个玩伴”的想法,就不能制造太大的年龄差距。若年龄差距已经形成,只能期待两个孩子性别相同,在遥远的未来,能弥补年龄差距造成的共同语言缺失。

「多个伴儿一起玩」的加法没实现,诸多的减法却变成了现实,最明显的,就是父母的关注和爱。「给两个孩子平等的爱」绝对是教科书上的语言,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给这个孩子多一些,那个孩子就务必少一些。而给予更小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关注,是人之常情。

有一天晚上睡觉时,齐齐照常像无尾熊一样搂着我,一只小手捏着我的耳垂。我突然想到,从我4岁那年开始,就再也不能挨着妈妈一起睡了,再也不能撒娇取闹,而是要乖,要做一个听话的姐姐。我的妈妈,就这样拱手让给了另一个小婴儿。那时候,我也只不过就是比现在的齐齐大一岁而已。

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真想穿越时空隧道,抱抱当时那个小小的自己。

据妈妈说,想多生一个孩子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太乖了,没怎么折磨她,她觉得生养孩子是件很轻松的事,再生一个就生呗。

而齐齐,并不是一个乖宝宝,她有太鲜明的个性,常常让我头疼。情绪上来时,她会不依不饶地哭闹,退回到不会说话的小宝宝阶段,哭得撕心裂肺却又不肯说为什么。我心里不是不恼的,但我很清楚,她是在用这种方式确认我对她的爱。

于是,我什么都不说,只是抱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她,慢慢踱着步子,只要她对即将走过去的地方表示反对,我马上调换方向,继续抱着她走着,轻轻地拍着她的背。渐渐的,哭声变成了抽泣,最后,趋于平复。她会泪眼朦胧地跟我聊起完全没关系的话题,比如,「妈妈,瑞比晚上会给蔬菜浇水,他说月亮会一天比一天小,有一天就变没有了……」

聊了一会儿,我问她,刚才为什么哭啊?她用手捂着我的嘴,直摇头,示意我不要说这个话题。我笑笑,知道她已经觉得不好意思了。

只是,这次不好意思了,下次依然会重演。我便一次次地抱着她轻轻拍着,慢慢踱步,耐心地等待她的情绪平复。我告诉自己,她还那么小,没理由要求她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随她发泄吧,只是哭一哭而已,发泄完就好了。

每次这样慢慢踱步时,我的心里就有一个特别强烈的念头——我绝对绝对不要再有第二个!

我很清楚,这样对齐齐,已经花掉了我太多心力,是一种自我超越。若此时,旁边再多一个孩子,一个同样要求验证「妈妈的爱」的孩子,我能让两个孩子都满意吗?

小时候,妈妈带着我和弟弟走在路上,享受着别人对「儿女双全」的羡慕时,不知道是否能忘记,这些年来游走在「平等对待两个孩子」之间的战战兢兢和艰难惶恐。

平衡,是很难掌握的。曾经有位老师说,人心本来就是偏着长的,与其抱怨别人偏心,不如让那颗心偏向你。早就有研究证明,多子女的家庭,孩子们无可避免地会争宠,争夺父母的爱。

又有几个父母,扪心自问,能真的一碗水端平?这个孩子漂亮,那个孩子聪明,这个孩子听话,那个孩子优秀,「比较」充斥着家庭,充斥着孩子的成长历程,这样的家庭生态,我真不敢说有多美好。

所以,对于别人展示的「儿女双全」的全福景象,渲染的「两个孩子互相陪伴」的美好图景,我只能说,看起来很美。

这样的情景,看看就好,我不羡慕,也不想尝试。
————————————
附闺密评论:
tita:首先为这个标题赞一个!在我,多养一个孩子,意味着再一次夹在外婆和奶奶之间喘不过气,没有人带是一个问题。再加上我也没有自信能够做到不偏不倚,把两个小朋友的情绪都照顾得很好。如果将来意外的有了一个宝宝,而我们的心里也能足够成熟到再养一个孩子,财务能够足够自由到让我不上班也能带孩子,或许我们会再要一个吧。

我回复: 赞一下「心理能足够成熟到再养一个孩子,财务能足够自由到不上班也能带孩子」! 我一直认为,父母不用完美,但必须诚实。视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而不是找些「为孩子好」之类的崇高理由,才是真正的负责。

whywren:我比妹妹大一岁半,一岁生日后就被送到了外婆家,因为家里没有足够人手照顾一个小孩和即将到来的另外一个。我始终认为我是快上小学的时候才回到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看到妹妹只要爸爸不在家就爬过去跟妈妈睡,比我zhe(注:会撒娇),比我更喜欢跟妈妈说悄悄话。
还好,我们是同性别的,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一起玩,但是时至今日,我依然坚定的认为妈妈偏心她,因为她小,因为她会撒娇,毕竟在我从外婆家回来之前,她独享了妈妈,已经形成了我插不进去的感情屏障和默契。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期待五年或者十年之内政策放开给钺钺添个伴,回婆家时,老公和小叔子每晚都恨不得说不完的话,我想有些话也许只有自家兄弟才能明白。
我父母和公婆始终认为他们是一碗水端平了的,呵呵。

我回复:父母很少知道孩子的想法。如果将来有一天,齐齐强烈要求我给她生个弟弟或者妹妹,我想我会不顾辛劳地答应她。但是目前,她非常坚定地反对,「再生一个和你作伴」,只是长辈的一厢情愿。
————————————
今天的想法
二胎政策放开了,我也并不想生。倒不是担心再经历那些辛苦,「第一个照书养,第二个照猪养」,有了之前的经验,还有修炼已久的时间管理功力,再养一个应该不会太费力。

我最在意的,是齐齐的想法。如今她依然不愿与别人分享妈妈,连给别的小朋友读书都不可以,更别说抱其他孩子了。奶奶说,有弟弟妹妹就好了,但我不愿强行让她体验母爱被分享的感觉,除非她坚决要求,否则我不会考虑。

今年国庆长假,和妈妈一起聊天时,她还在试图向我证明,虽然她帮弟弟弟媳带孩子,但她还是对我更好一些的,弟弟弟媳也抱怨说她对我更好……那一瞬间,我的内心在流泪。这么多年来,妈妈依然游走在那根公平的钢丝绳上,而我已经不再争抢了。

还有之前看张艾嘉导的《念念》,戳中我的点是——这么亲密的兄妹,也会计较谁获得的爱多一些。哥哥觉得妈妈偏心妹妹,妹妹认为妈妈更爱哥哥,直到妈妈去世后很久,这个问题依然萦绕在兄妹俩的心头。

爱和精力都有限,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完整的一份。我和小弟的孜孜以求,爸爸妈妈的百口莫辩,都是烙在我心头的童年印记。我曾经在本应最轻松的家庭里依然弥漫着竞争氛围的成长体验,不希望齐齐再经历。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起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