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语言”这把利刃

最近,读了《非暴力沟通》,意识到“沟通”是一种艺术,而语言是一把利刃,用的好,它能帮你披荆斩棘,快速达成目标;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伤人伤己,斩断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最受语言暴力所伤的,是我们身边的亲人。不知你是否有此体会,很多事,如果面对的是稍稍陌生的人,我们即便不乐意也会很有涵养的拒绝。但如果面对的是家人,我们会缺乏耐心和尊重,一言不合,立马翻脸!然后美其名曰“真实”。

那么,哪种语言最具杀伤力?——道德评判。

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都是在评判人。

我认为,喜欢评判是自恋的一种表现,心语是:“你不对,我对。你看,我比你强。”

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别人做的都是错的。下面这段话让我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是敲响了一记警钟!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面前,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的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们头脑中有把度人的“尺”,这把尺一般长不过我们的世界。

在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鲁米

道理我们都懂,难的是当自己想张口训斥的时候,多数时候真的刹不住车,说之前觉得“不吐不快”,说完之后又常常后悔。

我突然意识到,是否自己内心就住着一个爱批评的小人,一看到不合它心意的人和事,它就跳出来掌控我的大脑,发泄它的私欲?

而且,它不止看不惯别人,也看不惯“我”。心理学术语称它为“内在的批评者”,也可以称为“超我”。每个人内心都有,它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我们,我们每产生一个念头,它就跑出来衡量这件事的可行性和危险性,它能帮助我们作出理性的决策。但每个人的内在批评者的力量强弱不一,若它太强,一个人就表现的懦弱,缺乏勇气。

“内在的批评者”从哪儿来?

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的意志经常受到压制,经验告诉我们的“内在批评者”,你的哪些想法是不被允许的。每次你产生念头,它都怕你受伤,于是率先提醒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会有什么危险,不要去挑战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然后,我们的内心渐渐越来越少发声,我们习惯了按照头脑中形成的“生存法则”来行事。

这样看来,我们像极了画地为牢,待在一个自己给自己画的圈里。小时候,我们的力量弱小,为了生存,在这个小圈圈里呆着是最安全的。

但是,随着长大,当我们的力量足以和外部抗衡时,我们还在那个小圈圈里呆着,意识不到,环境已经变化,而我也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去尝试更多了。

理解了它,告诉它,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我了,相信我,我能行!

潜意识和外部世界是镜像的关系。你如何对待外部世界,映射出你的内心。内在父母苛责内在小孩,你会容易否定自己和他人。内在小孩害怕内在父母,或许你就恐惧外部世界。

带上觉知,出发!

第一站:注意自己的语言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成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的炉子——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成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说他的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这只是我的意见。

——鲁思.贝本梅尔

这段话提醒了我们的思维和语言的局限性。形容词,即便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第二站:拿掉评判,代之以观察

印度哲学家Krishnamurti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下面的语言,第一句是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第二句是区分观察和评论的,相信你能感受到哪句话更客观和准确。

“你太大方了。” VS “当我看到你把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前者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即便是夸奖,也要有节制。(/笑哭)

“她无法完成工作。”VS “我不认为她能完成工作。” 或 “她说:‘我无法完成工作’”

前者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测当做唯一的可能。简言之,太武断。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VS“如果你的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

前者把预测当作事实。

“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VS “米奇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

前者缺乏依据。

“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VS “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评价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做事实。

“苏菲长得很丑。” VS “苏菲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读完这两种表达方式,是否觉得自己用评论语言更多呢?我们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trip。如果我们经常这个看不惯,那个也看不惯,那么最该反省的是我们自己。

评判他人,多数是无效沟通,因为:

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

举个栗子:

总是很忙。

在需要他的时候,他从不出现。

“(⊙o⊙)…这也不行?还让不让人说话啦?”有个小人在我心底抗议~~但是细想想,我们说“总是”和“从不”的时候,是否内心是有情绪的呢?——我们在抱怨、在指责。所以,能戒就戒了吧,伤己又伤人,于诸事无益。

另外,“经常”和“很少”这样的词语也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

“你很少配合我。”(评论)VS “ 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参加。”(观察)

“他经常过来。”(评论)VS “他每周最少过来三次。”(观察)

哇,有点颠覆认知了吧?看完书中的例子,真的有种每天都淹没在了评论声中的感觉。要从这海洋中爬出来,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持之以恒,直至养成新习惯。

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所以我们都应当学习非暴力沟通,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杜绝绝对化的结论。

“评论”,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观感受,难免以己度人,一叶蔽目;而“观察”,更加客观、公正,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而后者的最大好处,是让自己内心保持冷静、平和,这是千金难求的。


思考:

我试想,是否克制自己,不评论他人,能削弱“内在批评者”的力量?我们会变得尊重事实,是否也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

鉴于非暴力沟通有那么多确定的好处,那么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顺带手的事儿了。实践出真知,去践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心“语言”这把利刃)